【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引导线的具有凹坑的接合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使管腔内装置(诸如支架输送导管、球囊扩张导管、斑块切除术导管等)在体腔内前进的引导线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典型的冠状动脉手术(procedure)中,具有预先形成的远侧末端的引导导管借助于常规的Seldinger技术经皮引入患者的外周动脉(例如股动脉或肱动脉)中,并在其中前进,直到引导导管的远侧末端位于期望冠状动脉的口(ostium)中。存在两种基本技术可以使引导线前进到患者的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内的期望位置,第一种是预加载技术,其主要用于线外(OTW)装置,第二种是裸线技术,其主要用于快速交换型系统。利用预加载技术,引导线定位在OTW装置(诸如扩张导管或支架输送导管)的内腔内,其中引导线的远侧末端正好靠近导管的远侧末端,于是两者都通过引导导管前进至其远端。引导线首先从引导导管的远端出来并前进到患者的冠状脉管系统中,直到引导线的远端穿过进行介入手术的动脉位置(例如待部署支架的待扩张的病灶或扩张的区域)。可滑动地安装在引导线上的导管在先前引入的引导线上从引导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引导线,其包括:长形芯构件,其具有被构造成维持在患者体外的近端和被构造成前进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的远端;接合部,其具有布置于所述长形芯构件的远端的穹顶形状;以及多个凹坑,其布置于穹顶形状的所述接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在穹顶形状的所述接合部上均匀地间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穹顶形状的所述接合部由焊接材料或熔接材料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以0.001英寸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具有0.001英寸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以处于0.0005英寸到0.005英寸的范围的距离间隔开。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具有处于0.0005英寸到0.005英寸的范围的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具有0.001英寸的直径并且以0.0005英寸间隔开。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具有1.0微米的深度尺寸。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具有处于0.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