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钢专利>正文

发电项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66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项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电项链,它包括有挂链,挂链上连接有利用人体行走时自然的上下振荡发电的微型直线发电机和利用微型直线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充电装置,微型直线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充电装置电连接,人体行走时会身体自然地上下波动带动充电装置和数码设备上下周期性振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微型直线发电机将此振荡动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充电装置为数码设备充电,没有使用机械传动系统,无需任何燃料、无需润滑、无噪音、无排放污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方便随身携带,充分体现循环再生、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在无市电情况下能为数码设备充电,方便实用,环保健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项链
,特别涉及发电项链。技术背景人体每天所产生的多种能源是蕴藏广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据测算, 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一天所消耗的热量约2500千卡,若 将这些热量收集起来,可将50公斤的水从(TC加热到5(TC,将世界 60多亿人口的人体能源开发利用起来,就相当于建造了十座百万千 瓦级的核电站。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体能源如果能在 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其效益是相当可观的。现实生活中,便携式数码设备比比皆是,我国超过总人口一半 的人,每人随身至少有一件数码设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急剧上 升,这些数码设备绝大部分都使用可充电电池,但是任何可充电电 池的储电量都是有限的,在脱离电网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不新增耗 能、环保、可再生、无废弃物,又能够利用人体行走时产生的能源 延续可充电电池的使用时间是当今人们所关注的问题。项链作为随身佩带的物品为人们所喜爱,项链一般包括有挂链 和挂坠,其具有较佳的观赏性,但是现有的项链仅仅作为观赏的饰 品,并不具备发电和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人体 行走时自然的上下振荡发电、并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发电项链,其作 用是能够减少数码设备对电网的依赖,进而减少能耗和污染,减少对一次性电池的使用,从而减少固体废弃物,保护环境;其结构简 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方便适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发电项链,它包括有挂链,挂链上连接有利用人体行走时自然 的上下振荡发电的微型直线发电机、和利用微型直线发电机产生的 电能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充电装置,微型直线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 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微型直线发电机包括有外壳、初级线圈绕组、初级铁芯、 次级永磁体和导轴,所述初级铁芯紧固在外壳的内壁上,初级铁芯 上开设有线槽,初级线圈绕组设置在线槽中,导轴竖直设置在外壳 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紧密套接在导轴上,初级铁芯与次级永磁体 之间设有气隙,导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导轴的顶部紧固 有挂栓,挂栓伸出外壳的顶部并与挂链连接,充电装置通过连接绳 与微型直线发电机的外壳连接,初级线圈绕组的输出端为微型直线 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初级线圈绕组通过输入导线与充电装置电连 接。所述微型直线发电机为两个,两个微型直线发电机的挂栓通过 挂链连接。所述次级永磁体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次级永磁体同一端的磁极极性相反,且相邻两个次级永磁体之间通过非导磁隔离片固接, 次级永磁体的内部磁力线方向垂直于导轴的中心线。所述外壳底部紧固连接有底盖,底盖内侧设置有圆套,外壳内 腔中竖直设置有导柱,导柱的底部紧配于圆套中,导轴套设在导柱 上并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挂栓为扁平状柱体,外壳顶部开设有与挂栓间隙配合的扁 平孔。所述挂栓与外壳之间设置有软质防尘罩。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有盛装数码设备的盛装袋,盛装袋上设置有 魔术贴带,盛装袋的开口通过魔术贴带粘合,盛装袋上还设有充电 电路板、充电插头,充电电路板包括有充电电路,充电电路板的输 入端通过输入导线连接微型直线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充电插头的 一端连接数码设备,另一端通过输出导线连接充电电路板的输出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有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指示电 路,微型直线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 路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稳压电 路的输入端,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指示电路的输入端,指示电路 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插头。所述盛装袋上设置有USB接口和DC接口两种类型的充电接口, 充电接口与充电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有挂链,挂链上连接 有利用人体行走时自然的上下振荡发电的微型直线发电机、和利用微型直线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充电装置,微型直线 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充电装置电连接,人体行走时会身体自然地 上下波动带动充电装置和数码设备上下周期性振荡,本技术利 用微型直线发电机将此振荡动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充电装置为数 码设备充电,没有使用机械传动系统,无需任何燃料、无需润滑、 无噪音、无排放污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方便随身携 带,充分体现循环再生、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在无市电情 况下能为数码设备充电,方便实用,环保健康,而项链的装饰特性 更美化人们的生活。其次,微型直线发电机包括有外壳、初级线圈绕组、初级铁芯、 次级永磁体和导轴,导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导轴的顶部 紧固有挂栓,挂栓伸出外壳的顶部并与挂链连接,充电装置通过连 接绳与微型直线发电机的外壳连接,初级线圈绕组通过输入导线与 充电装置电连接,微型直线发电机利用人体行走时会自然地上下周 期性振荡的特点,使外壳带动初级线圈绕组上下往复运动,初级线 圈绕组切割次级永磁体磁通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输入导线连接充 电装置,从而为数码设备充电。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剖视图2是微型直线发电机的剖视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4是本技术充电电路的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4,发电项 链,它包括有挂链15,挂链15的材质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金、银、 玉、皮革、植物藤、织物等材料。挂链15上连接有利用人体行走时 自然的上下振荡发电的微型直线发电机、和利用微型直线发电机产 生的电能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充电装置9,微型直线发电机的电源输出 端与充电装置9电连接,人体行走时会身体自然地上下波动带动充 电装置9和数码设备16上下周期性振荡,本技术利用微型直线 发电机将此振荡动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充电装置9为数码设备16充电o微型直线发电机包括有外壳l、初级线圈绕组2、初级铁芯3、 次级永磁体4和导轴5。初级线圈绕组2为三相线圈绕组,以提高电 流交变频率。初级铁芯3紧固在外壳1的内壁上,紧固方式包括但 不仅限于卡压、超声波镶入、卡槽、紧配嵌入等,初级铁芯3由高 导磁合金钢制成。初级铁芯3上开设有线槽31,初级线圈绕组2设 置在线槽31中,导轴5竖直设置在外壳1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4 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锁销、螺母或粘合剂等方式紧密套接在导轴5上, 初级铁芯3与次级永磁体4之间设有气隙6,气隙6为0. 5-1. 5ram 宽的空气隙6。导轴5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导轴5的顶 部紧固有用于连接项链挂链15的挂栓8,紧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 纹装配、锁销、嵌入等,挂栓8伸出外壳1的顶部并与挂链15连接。外壳l、底盖12和挂栓8的材质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金、银、玉、 石、木等材料。微型直线发电机为两个,两个微型直线发电机的挂栓8通过挂 链15连接,充电装置9通过连接绳17与微型直线发电机的外壳1 连接,初级线圈绕组2的输出端为微型直线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 初级线圈绕组2通过输入导线94与充电装置9电连接,连接绳17 包覆在输入导线94的外部。连接绳17内包覆输入导线94,输入导 线94与初级线圈绕组2的输出端头相焊接。连接绳17的作用主要 有两项 一是传导数码设备16与充电装置9因重力作用而形成向下 的势能,牵动外壳1及内部的初级铁芯3、初级线圈绕组2相对于次 级永磁体4向下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电项链,它包括有挂链(15),其特征在于:挂链(15)上连接有利用人体行走时自然的上下振荡发电的微型直线发电机、和利用微型直线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充电装置(9),微型直线发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与充电装置(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钢
申请(专利权)人:代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