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钢专利>正文

发电项链的发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67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电项链的发电器,它包括有外壳、初级线圈绕组、初级铁芯、次级永磁体和导轴,初级铁芯紧固在外壳的内壁上,初级铁芯上开设有线槽,初级线圈绕组设置在线槽中,导轴竖直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紧密套接在导轴上,初级铁芯与次级永磁体之间设有气隙,导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导轴的顶部紧固有挂栓,挂栓伸出外壳的顶部,外壳的底部连接与发电器配套的充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人体行走时会自然地上下周期性振荡的特点,使外壳带动初级线圈绕组上下往复运动,切割次级永磁体磁通产生感应电势,在无市电情况下能为充电器供电,从而为数码设备充电。(*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
,特别涉及发电项链的发电器。技术背景人体每天所产生的多种能源是蕴藏广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据测算, 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一天所消耗的热量约2500千卡,若 将这些热量收集起来,可将50公斤的水从(TC加热到5(TC,将世界 60多亿人口的人体能源开发利用起来,就相当于建造了十座百万千 瓦级的核电站。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体能源如果能在 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其效益是相当可观的。现实生活中,便携式数码产品比比皆是,我国超过总人口一半 的人,每人随身至少有一件数码产品,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急剧上 升,这些数码产品绝大部分都使用可充电电池,但是任何可充电电 池的储电量都是有限的,在脱离电网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不新增耗 能、环保、可再生、无废弃物,又能够利用人体行走时产生的能源 延续可充电电池的使用时间是当今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直线发电机可以利用往复式运动的能量进行发电,它包括有外 壳、初级线圈绕组、初级铁芯、次级永磁体和导轴,初级线圈绕组 设置在初级铁芯上,导轴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套接在 导轴上,次级永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切割初级线圈绕组产生感生电势,从而进行发电,但是人们仍无法将直线发电机应用于人体能源发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人体 行走时自然的上下振荡发电的发电项链的发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发电项链的发电器,它包括有外壳、初级线圈绕组、初级铁芯、 次级永磁体和导轴,所述初级铁芯紧固在外壳的内壁上,初级铁芯 上开设有线槽,初级线圈绕组设置在线槽中,导轴竖直设置在外壳 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紧密套接在导轴上,初级铁芯与次级永磁体 之间设有气隙,导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导轴的顶部紧固 有用于连接项链挂链的挂栓,挂栓伸出外壳的顶部。所述次级永磁体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次级永磁体同一端的磁 极极性相反,且相邻两个次级永磁体之间通过非导磁隔离片固接。 所述次级永磁体的内部磁力线方向垂直于导轴的中心线。 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竖直设置有导柱,导轴套设在导柱上并与 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外壳底部紧固连接有底盖,底盖内侧设置有圆套,导柱的 底部紧配于圆套中,导柱与底盖同轴心。所述气隙为0. 5mm-L 5mm宽的空气隙。所述挂栓为扁平状柱体,外壳顶部开设有与挂栓间隙配合的扁 平孔。所述挂栓的顶部固定有拉环。所述挂栓与外壳之间设置有软质防尘罩。所述初级线圈绕组为三相线圈绕组。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有外壳、初级线圈绕 组、初级铁芯、次级永磁体和导轴,所述初级铁芯紧固在外壳的内 壁上,初级铁芯上开设有线槽,初级线圈绕组设置在线槽中,导轴竖直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紧密套接在导轴上,初级铁 芯与次级永磁体之间设有气隙,导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导轴的顶部紧固有用于连接项链挂链的挂栓,挂栓伸出外壳的顶部, 外壳的底部连接与发电器配套的充电器,本技术利用人体行走 时会自然地上下周期性振荡的特点,使外壳带动初级线圈绕组上下 往复运动,初级线圈绕组切割次级永磁体磁通产生感应电势,通过 连接线连接发电器配套的充电器,从而为数码设备充电,本实用新 型没有使用机械传动系统,无需任何燃料、无需润滑、无噪音、无 排放污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方便随身携带,充分体 现循环再生、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在无市电情况下能为充 电器供电,方便实用,环保健康。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剖视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 2,发电项链的发电器,它包括有外壳l、初级线圈绕组2、初级铁芯3、次 级永磁体4和导轴5。初级线圈绕组2为三相线圈绕组,以提高电流 交变频率。初级铁芯3紧固在外壳1的内壁上,紧固方式包括但不 仅限于卡压、超声波镶入、卡槽、紧配嵌入等,初级铁芯3由高导 磁合金钢制成。初级铁芯3上开设有线槽31,初级线圈绕组2设置 在线槽31中,导轴5竖直设置在外壳1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4通 过包括但不限于锁销、螺母或粘合剂等方式紧密套接在导轴5上, 初级铁芯3与次级永磁体4之间设有气隙6,气隙6为lram宽的空气 隙。导轴5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导轴5的顶部紧固有用 于连接项链挂链的挂栓8,紧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装配、锁销、 嵌入等,挂栓8伸出外壳1的顶部,外壳1的底部连接与发电器配 套的充电器。本技术利用人体行走时会自然地上下周期性振荡的特点, 使外壳1带动初级线圈绕组2上下往复运动,初级线圈绕组2切割 次级永磁体4磁通产生感应电势,通过连接线连接发电器配套的充 电器,从而为数码设备充电,本技术没有使用机械传动系统, 无需任何燃料、无需润滑、无噪音、无排放污染,结构简单,成本 低廉,体积小,方便随身携带,充分体现循环再生、绿色环保、节 约资源的理念,在无市电情况下能为充电器供电,方便实用,环保 健康。所述次级永磁体4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次级永磁体4同一端 的磁极极性相反,且相邻两个次级永磁体4之间通过非导磁隔离片9固接。次级永磁体4的内部磁力线方向垂直于导轴5的中心线。次 级永磁体4数量可以是2、 4、 6或更大数目,结合发电器输出功率 规格而确定,进而确定外壳1外径和长度。次级永磁体4为高强磁 材料,其包括但不仅限于稀土永磁体。所述外壳1内腔的底部竖直设置有导柱10,导轴5套设在导柱 10上并与导柱10滑动连接。外壳1底部紧固连接有底盖12,紧固 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超声波焊接、螺纹连接、倒扣等方式,底盖12 内侧设置有圆套121,导柱10的底部紧配于圆套121中,导柱10 与底盖12同轴心,导柱10的中心线与底盖12上平面相垂直。挂栓 8、导轴5、复位弹簧7、隔离片9、导柱10均为非导磁材质,以减 少对次级永磁体4的磁损耗。所述挂栓8为扁平状柱体,外壳1顶部开设有与挂栓8间隙配 合的扁平孔ll,配合间隙为0.5毫米左右,两者的配合可防止外壳 l相对于挂栓8旋转,挂栓8的顶部固定有拉环81。所述挂栓8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软质防尘罩13,防尘罩13由包 括但不仅限于皮革、布匹等柔软材料制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外壳1的底部连接充电器,在装于 充电器内的数码设备和充电器本身的重力作用下,外壳l向下运动, 而挂栓8通过挂链挂于人的颈部,不会随外壳1一起向下运动,即 紧固于外壳1的初级线圈绕组2相对于次级永磁体4发生了向下的 位移,次级永磁体4与初级铁芯3形成磁回路而产生磁通,初级线 圈绕组2向下切割磁通,在初级线圈绕组2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势,再经连接绳与充电器、数码设备形成回路产生电流,从而为充电器、数码设备供电;外壳l向下运动时,会挤压内部的复位弹簧7,复位 弹簧7被挤压到一定程度,外壳1向下的运动会停止,这时数码设 备向下的作用力与复位弹簧7的变形反弹力相当,当人体行走振荡 方向与复位弹簧7反弹力方向相一致时,此两力的合力大于数码设 备向下的作用力,外壳1会被合力作用反弹向上运动,从而使初级 线圈绕组2变为向上运动,即初级线圈绕组2向上切割磁通,这时 线圈内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外壳1相对于次级永磁体4完成一个 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电项链的发电器,它包括有外壳(1)、初级线圈绕组(2)、初级铁芯(3)、次级永磁体(4)和导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铁芯(3)紧固在外壳(1)的内壁上,初级铁芯(3)上开设有线槽(31),初级线圈绕组(2)设置在线槽(31)中,导轴(5)竖直设置在外壳(1)的内腔中,次级永磁体(4)紧密套接在导轴(5)上,初级铁芯(3)与次级永磁体(4)之间设有气隙(6),导轴(5)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导轴(5)的顶部紧固有用于连接项链挂链的挂栓(8),挂栓(8)伸出外壳(1)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钢
申请(专利权)人:代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