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腔体内高速流动混相介质的液位动态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6641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腔体内高速流动混相介质的液位动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高压高速流动条件下的混相介质试验装置;S2、将介质输入端、压差传感器PH2以及高压气源与PLC控制系统连通,PLC控制系统连通控制介质输入端定量供应固液相介质,多相介质腔内的液位信号反馈给PLC控制系统;S3、根据要求动态调节多相介质腔内的液位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腔体内液面高度的动态控制;由于介质输入口以及介质输出口均设于液面上方,介质高速流动的状态下输入或输出介质亦不会使液面产生较大波动;受气压驱动,介质通过介质输出管自下而上逆向向外输出,最大限度的防止了液面产生波动,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腔体内高密度的固相介质。以最大限度地排除腔体内高密度的固相介质。以最大限度地排除腔体内高密度的固相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腔体内高速流动混相介质的液位动态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自动控制
,具体是高压腔体内高速流动混相介质的液位动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动密封被誉为流体机械的心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中,机械动密封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过程的效率、安全,因此,对机械动密封进行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混相介质高压机械动密封由于工况复杂,压力高且含高压气体,更需要的通过测试试验来加以验证;现有技术测试机械密封性能时,将介质输送管管口延伸至多相介质腔的混相介质的液面下方以输入介质,使多相介质腔内液面达到预定高度,需要调整液面高度时,再将介质从多相介质腔的底部向外排出,试验过程中混相介质是处于非流动状态的;但在混相介质高压高度流动的条件下,固相,液相和气相介质在有限的空间和管道内部流速较高,固相,液相和气相介质都有从高压向低压流、从进口向出口流动的趋势,并且受到的阻力各不相同,且固相,液相和气相介质受到相同的介质压力所产生的体积变化相差很大,因此试验过程液面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应用上述方法无法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腔体内高速流动混相介质的液位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高压高速流动条件下的混相介质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包括壳体(10)以及转动配合在壳体(10)内腔中的转轴(20),壳体(10)内腔中设有机械密封(40),以便在该内腔中分隔形成多相介质腔(11);多相介质腔(11)内开设有高于混相介质液位高度的介质输入口(111)以及介质输出口(112),介质输入端通过介质输入口(111)向多相介质腔(11)内持续输送固液相介质;多相介质腔(11)内设置有介质输出管(113),介质输出管(113)的管体入口延伸至多相介质腔(11)底部,介质输出管(113)的管体出口与介质输出口(112)连通;高压气源(114)与多相介质腔(11)的腔体连通并维持多相介质腔(11)内气压保持稳定,且高压气源(114)的接入口高于混相介质的液位高度;多相介质腔(11)内设置有压差传感器PH2以监控多相介质腔(11)内的相对液位高度;S2、将介质输入端、压差传感器PH2以及高压气源(114)与PLC控制系统连通,PLC控制系统连通控制介质输入端定量供应固液相介质,多相介质腔(11)内的液位信号反馈给PLC控制系统;S3、根据要求动态调节多相介质腔(11)内的液位高度:需求液位高度降低时,PLC控制系统提高高压气源(114)的气体输出压力;需求液位高度升高时,PLC控制系统降低高压气源(114)的气体输出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腔体内高速流动混相介质的液位动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介质自介质输出口(112)流出后,依序经电磁阀D1002、悬液分离器(61)、降压冷却器(62)、节流阀V1003流回试验介质罐(63);所述介质输入端由两条介质管路组成:第一条介质管路处介质从试验介质罐(63)流出经开关阀V4002、高压往复泵(64)、高压蓄能器(65)至与进液口连通的电磁阀D1001处,此外设有旁路支路经节流阀V1002返流至试验介质罐(63);第二条加固支路介质流出固液介质混合罐(67)依序经开关阀V6003、计量泵(66)、开关阀V6010后经电磁阀D1001连通至介质输入口(111)处;高压气源(114)的气体由高压空气压缩机排出后,依序经开关阀V5012、调节阀V3007及开关阀V2010进入多相介质腔(11)的腔体内;多相介质腔(11)的介质输入口(111)处布置流量传感器Q1及压力传感器P3,多相介质腔(11)的介质输出口(112)处布置流量传感器Q2;降压冷却器(62)的介质出口端布置压力传感器P2及温度传感器T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粤华沈宗沼张晓东李香丁思云刘杰李鲲李凤成王永乐谢星姚黎明郑国运吴兆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