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3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60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6
本申请提供一种与人LAG3特异结合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还提供编码该抗体的核酸分子,以及用于表达该抗体的表达载体、宿主细胞和方法。本申请还提供包含该抗体的免疫交联物、双特异性分子、嵌合抗原受体、和药物组合物,以及使用本申请抗体的治疗方法。以及使用本申请抗体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AG3抗体及其用途
[0001]本申请是2020年6月5日提交的题为“结合LAG3的抗体及其用途”的中国申请CN202010509498.X的分案。


[0002]本申请涉及一种与LAG3特异结合的抗体、及其制备和用途,尤其是其在治疗与LAG3相关的疾病例如癌症、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3]免疫应答的过程十分复杂,免疫细胞上多种刺激性和/或抑制性分子被活化或去活化,以将免疫应答保持在合适或最优的状态。比如,抑制性受体如PD

1和CTLA

4会上调来平衡刺激性受体的活性,限制免疫细胞的活化,从而防止自身免疫或自身炎症的发生。然而,这种免疫抑制的机制会被肿瘤细胞利用,保护它们自身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引起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在外来病原体的感染、尤其是慢性感染的情况下,LAG3也大量表达,引起免疫抑制,导致脓毒症、麻风病、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Bunn PA,Jr.(1998)Seminars in Oncology,25(2suppl 6):1

3)。在临床上已经开发了靶向PD

1和/或CTLA

4的抗体来治疗癌症,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对该治疗没有反应(Topalian SL et al.,(2012)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6:2443

2454)。因而,研发人员又将目标转移到更多的抑制性受体上,例如LAG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和TIM3(Anderson AC et al.,(2016)Immunity 44:989

1004)。
[0004]LAG3,又称CD233,是I类跨膜蛋白,结构与CD4较为相似。LAG3最初在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上发现,并被认为对T细胞活化/功能以及NK细胞增殖起到负调节作用(Turnis ME et al.,(2015)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45:1892

1905)。细胞膜上的LAG3首先形成二聚体,然后稳定结合MHC II类分子,LAG3

MHC II相互作用通过下调抗原依赖性的CD4+和CD8+T细胞刺激而减弱免疫应答。例如,褐色素瘤细胞上的MHC II分子与浸润T细胞表面的LAG3结合,引发T细胞的耗竭(Hemon P et al.,(2011)Journal of immunology 186:5173

5183)。过多的LAG3可以在溶酶体中降解,或通过金属蛋白酶ADAM10和ADAM17而从T细胞表面切除,从而减轻免疫抑制作用(Clayton KL et al.,(2015)Journal of virology 89:3723

3736;Bae J et al.,(2014)Journal of immunology 193:3101

3112;Woo SR et al.,(2010)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40:1768

1777)。
[0005]LAG3还能与半乳糖凝集素

3或LSECtin结合,分别引起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抑制、以及抗原特异效应T细胞的IFNγ分泌抑制(Kouo T et al.,(2015)Cancer Immunol Res.3:412

423;Xu F et al.,(2014)Cancer research 74:3418

3428)。
[0006]另有研究发现,LAG3在静息的调节T细胞(Treg)上组成性地低量表达,而在激活的Treg细胞上高水平表达。LAG3表达是Treg分化和抑制活性最大化所必需的,而MHC II与Treg上LAG3的结合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活化和成熟(Huang CT et al.,(2004)Immunity 21:503

513;Liang B et al.,(2008)Journal of immunology 180:5916

5926)。
[0007]从以上可以看出,LAG3的作用是抑制免疫系统,下调免疫应答。研究发现,LAG3与病原体感染的严重程度强烈相关,而肿瘤浸润T细胞上的LAG3高表达可能帮助肿瘤细胞进行免疫逃避(Richter K et al.,(2010)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22:13

23)。另一方面,LAG3不足可能引发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0008]已经开发出拮抗型LAG3抗体,例如MK

4280(Merck,人源化IgG4抗体)和BMS

986016(Relatlimab,Bristol

Myers Squibbm,人源IgG4),用于实体瘤治疗,包括乳腺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成胶质细胞瘤和胃癌等。临床上也在研究LAG3抗体与PD

1/PD

L1抗体的联合使用。拮抗型LAG3抗体还被设计用于靶向并消除自身免疫病人病灶内的LAG3+免疫细胞。例如GSK2831781(GlaxoSmithKline)目前正处于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临床试验阶段(Andrews LP et al.,(2017)Immunological Reviews.276(1):80

96)。
[0009]鉴于LAG3对于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作用,领域内需要更多更好的LAG3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申请提供一种分离的单克隆抗体,例如,与LAG3(例如,人LAG3和猴LAG3)结合的鼠源、人源、嵌合或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其与现有技术抗体例如BMS

986016相比,具有相当的人/猴LAG3结合活性、相当或更高的LAG3

MHC II阻断活性、更强的T细胞激活能力、以及相当或更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0011]本申请的抗体可以用于多种应用,包括检测LAG3蛋白、LAG3相关疾病的治疗等。
[0012]因此,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分离的单克隆抗体(例如,人源化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与LAG3结合,可以含有重链可变区,该重链可变区含有VH CDR1区、VH CDR2区和VH CDR3区,其中,VH CDR1区、VH CDR2区和VH CDR3区可以分别包含如(1)SEQ ID NOs:1、2和3;(2)SEQ ID NOs:1、2和4;或(3)SEQ ID NOs:21、22和2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上述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与LAG3结合,包含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该重链可变区包含VH CDR1区、VH CDR2区和VH CDR3区,该轻链可变区包含VL CDR1区、VL CDR2区和VL CDR3区,其中VH CDR1区、VH CDR2区、VH CDR3区、VL CDR1区、VL CDR2区和VL CDR3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s:21、22、23、24、25和26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SEQ ID NOs:27、28、29或3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SEQ ID NOs:31、32、33或3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和所述轻链可变区分别包含(1)SEQ ID NOs:27和31;(2)SEQ ID NOs:28和32;(3)SEQ ID NOs:29和33;(4)SEQ ID NOs:29和34;(5)SEQ ID NOs:30和33;或(6)SEQ ID NOs:30和3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包含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其中所述重链恒定区为人IgG1或IgG4恒定区,所述轻链恒定区为人κ恒定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SEQ ID NO:3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恒定区包含SEQ ID NO:3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a)与人LAG3结合;(b)与猴LAG3结合;(c)不与小鼠LAG3结合;(d)阻断LAG3

MHC II复合体相互作用;(e)促进T细胞激活;和/或(f)具有体内抗肿瘤效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为鼠源、嵌合或人源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稳奇李江美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放天实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