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53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5
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其装置主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架杆,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入液通道和排液通道,内部安装有第一安装圆杆,第一安装圆杆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第一混合叶片和第二混合叶片,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本体可带动第一安装圆杆进行转动;其传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圆杆的外表面,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安装有三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圆杆,且第二安装圆杆的顶端皆通过轴承与装置主体的内壁顶端连接,第二安装圆杆的外表面皆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三混合叶片,且第三混合叶片的转动半径小于第二混合叶片的转动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中和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中和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中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溶液中和装置
,具体为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磷酸三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全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磷酸三乙酯为高沸点溶剂,橡胶和塑料的增塑剂。也是催化剂。也用作制取农药杀虫剂的原料。以及用作乙基化试剂,用于乙烯酮生产。
[0003]目前在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时需要使用到中和装置对其进行混合工作,但是现有的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大多不具有提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导致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的速率较低,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0004]基于上述,需要设计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大多不具有提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导致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的速率较低,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的问题。
[0006]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传动齿轮;
[0007]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装置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架杆,装置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入液通道和排液通道,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圆杆,第一安装圆杆的外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混合叶片和第二混合叶片,且第一混合叶片的转动半径大于第二混合叶片的转动半径,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本体,且电机本体可带动第一安装圆杆进行转动;
[0008]所述的传动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圆杆的外表面,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安装有三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圆杆,且第二安装圆杆的顶端皆通过轴承与装置主体的内壁顶端连接,第二安装圆杆的外表面皆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三混合叶片,且第三混合叶片的转动半径小于第二混合叶片的转动半径。
[0009]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0010]所述支撑架杆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防滑底垫,且防滑底垫的底端皆均匀开设有防滑纹。
[0011]所述入液通道的数量为六个,排液通道的数量为两个。
[0012]所述第一安装圆杆的外表面通过安装基座固定安装有三个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底部刮除叶片,且底部刮除叶片皆与装置主体内部的底端紧密贴合。
[0013]所述从动齿轮外表面的底部皆活动套设有稳定套筒,稳定套筒靠近装置主体内壁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架,且安装机架皆与装置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圆杆、第一混合叶片、第二混合叶片、电机本体、传动齿轮、第二安装圆杆、从动齿轮和第三混合叶片,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利用第二混合叶片和第一混合叶片的转动半径差,可对使得混合更加具有层次感,提高了中和的效率,其次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二安装圆杆的啮合来带动三个第二安装圆杆进行转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第一混合叶片、第二混合叶片和第三混合叶片三种不同的搅拌叶来大大提升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的速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大多不具有提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导致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的速率较低,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的问题,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立体局部拆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结构立体局部拆分示意图。
[0020]图中:100

装置主体;110

控制面板;111

支撑架杆;112

入液通道;113

排液通道;114

第一安装圆杆;115

第一混合叶片;116

第二混合叶片;117

电机本体;118

传动齿轮;119

第二安装圆杆;120

从动齿轮;121

第三混合叶片;122

稳定套筒;123

安装机架;124

安装支架;125

底部刮除叶片;126

防滑底垫;127

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和传动齿轮118;
[0022]所述装置主体10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10,装置主体10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架杆111,装置主体10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入液通道112和排液通道113,装置主体100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圆杆114,第一安装圆杆114的外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混合叶片115和第二混合叶片116,且第一混合叶片115的转动半径大于第二混合叶片116的转动半径,装置主体1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本体117,且电机本体117可带动第一安装圆杆114进行转动;
[0023]所述的传动齿轮118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圆杆114的外表面,传动齿轮118的外表面啮合安装有三个从动齿轮120,从动齿轮120上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圆杆119,且第二安装圆杆119的顶端皆通过轴承与装置主体100的内壁顶端连接,第二安装圆杆119的外表面皆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三混合叶片121,且第三混合叶片121的转动半径小于第二混合叶片116的转动半径,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利用第二混合叶片116和第一混合叶片115的转动半径差,可对使得混合更加具有层次感,增加其中和的效率,其次通过传动齿轮118与第二安装圆杆119的啮合来带动三个第二安装圆杆119进行转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第一混合叶片115、第二混合叶片116和第三混合叶片121三种不同的搅拌叶来大大提升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的速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大多不具有提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导致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的速率较低,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的问题,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
用性强。
[0024]所述装置主体100的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127,且观察窗127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装置主体100内部进行观测。
[0025]所述支撑架杆111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防滑底垫126,且防滑底垫126的底端皆均匀开设有防滑纹,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的增加本装置的置放稳定性。
[0026]所述入液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三乙酯生产溶液中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和传动齿轮(118);所述装置主体(10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10),装置主体(10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架杆(111),装置主体(10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入液通道(112)和排液通道(113),装置主体(100)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一安装圆杆(114),第一安装圆杆(114)的外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混合叶片(115)和第二混合叶片(116),且第一混合叶片(115)的转动半径大于第二混合叶片(116)的转动半径,装置主体(10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本体(117),且电机本体(117)可带动第一安装圆杆(114)进行转动;所述的传动齿轮(118)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圆杆(114)的外表面,传动齿轮(118)的外表面啮合安装有三个从动齿轮(120),从动齿轮(120)上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圆杆(119),且第二安装圆杆(119)的顶端皆通过轴承与装置主体(100)的内壁顶端连接,第二安装圆杆(119)的外表面皆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三混合叶片(121),且第三混合叶片(121)的转动半径小于第二混合叶片(116)的转动半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晓初张婷张铁民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永林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