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05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应急通信保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所述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包括:位于核心层内的若干动中通卫星车和静中通卫星车以及位于边缘层内的若干无人机中继。所述动中通卫星车和静中通卫星车均通过无线信号与卫星连接,所述卫星通过无线信号与指挥中心连接。所述无人机中继通过无线信号与基站连接,所述基站通过无线信号与指挥中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操作性强,对于应急通信保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各类通信链路不会受到干扰,能够集约高效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效益,不受次生地质灾害影响,部署快速便捷,机动灵活。机动灵活。机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应急通信保障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伴随着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通信无时无刻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秩序的调度,一旦发生地震、台风、泥石流等大型自然灾害时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在第一时间确定灾区人员位置实施救援显得至关重要,作为救援工作的神经中枢“通信”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救援工作成效。然而地震等自然灾害一方面导致灾区基站损坏,光纤中断,电力系统故障,造成通信阻塞,另一方面灾害引起的社会恐慌导致通信话务量递增造成通信拥堵。因此在发生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后第一时间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应急通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0003]应急通信目前存在的工作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无法预测,很难提前做好人员和通信器材准备工作;(2)是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等级不同的灾害对于通信设备的破坏程度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的人口密度也不同,无法有效预测通信基本容量需求;(3)传统的应急通信保障方式是融合利用卫星通信、短波通信、集群通信等各类通信方式,各个通信链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现象,无法做到应急通信保障高效集成化;(4)救援力量需要联动应急管理部、军队、电信公司等单位,各救援力量职责任务不尽相同,通信系统之间存在交叉干扰,应加强各类通信资源的相互融合,形成专职化的应急通信保障力量,统一调度通信资源,协调使用通信设备,形成应急通信保障合力,提升保障效益。
[0004]现有技术中,文献“王成.应急通信技术综述[J].科技信息,2009(27):434+465.”中提出统一构建应急通信信息平台和建设天地结合、模式多样的立体应急通信网理念,强调利用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小卫星电话、短波电台作为救灾临时通信设备,利用WIFI、WIMAX等无线宽带技术组网方便,反应快捷特点,推广到应急通信使用。
[0005]文献“吴平,唐文照,沙飞.无人机在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中的新应用模式[J].空间电子技术,2014,11(04):48

50.”提出利用无人机作为航空中继进行应急通信保障的新思路,当无人机测控站处于地面移动通信网覆盖范围之内时,无人机测控站做为移动基站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当无人机测控站处于地面移动通信网覆盖范围之外时,通过卫星链路与地面移动通信网进行数据交换。应急通信保障优势是无人机应急通信系统不受灾区供电、灾害以及次生灾害影响,不受道路交通状况的影响,具有系统时效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0006]文献“高冲.短波通信网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9):182

184.”中指出短波通信作为一种远程无线通信手段,是唯一可脱离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的远程无线通信模式,提出提升短波通信网在应急通信领域中应用的质量策略,通过完善通信指挥网,科学选择电台,合理地使用不同类型天线使短波通信网络作为应急
通信的重要支撑。
[0007]以上技术分别谈到了无人机、短波通信网在应急通信上的应用策略和方法,介绍了各自通信特点,但未结合不同的环境通信需求做出策略明确,具体实施步骤未进行明确。比如在文献“吴平,唐文照,沙飞.无人机在抗震救灾应急通信中的新应用模式[J].空间电子技术,2014,11(04):48

50.”中,提出测控站只需要布设正在灾区边缘,不用进入灾区上空工作中就能够为灾区提高通信服务,但未明确灾区边缘是如何界定,无人机是如何部署的,可操作性不强。比如在文献“高冲.短波通信网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9):182

184.”中提出利用短波通信抗毁能力强、自主通信的特点,完善短波通信指挥网,加强日常的维护和使用,提升此保障效益,但短波电台只能作为保底的通信工具,无法满足大量的灾区群众需求,效益受限,其次是当发生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时,道路中断,设备无法运输,短波电台依赖于灾区储备的数量,然而自然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因此发挥短波通信应急保障具有数量不足、容量不够、易受环境干扰等缺点。
[0008]文献“王成.应急通信技术综述[J].科技信息,2009(27):434+465.”中提出我国应急通信发展方向是统一构建应急通信信息平台,建立“灾害发展趋势、预期后果、干预措施、应急决策、预期救援结果评估”为一体平台,以及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应急通信网络,但对于具体实施方法和细节未进行明确,尤其是环境研判、通信需求分析、责任分工未进行细致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0009]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10]现有的应急通信方法无法结合不同的环境通信需求进行实施,无法满足大量的灾区群众需求,效益受限,具有数量不足、容量不够、易受环境干扰等缺点,同时环境研判、通信需求分析、责任分工未进行细致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0011]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由于灾害类型程度不同,事发突然,造成的通信环境背景不尽相同,需要进行通信保障的重点范围和优先级不同,针对不同的灾后通信环境特点,选择一种高效集成的应急通信保障模式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单独一种通信保障模式无法达到应急通信保障要求,多种通信保障模式之间会造成信号串扰,因此难度是如何根据不同的灾后通信环境情况,合理有效地规划调度使用几种通信保障模式以其组合,满足灾后应急通信保障各个层次需求,因此难度是在灾害无法预料之下,能够在灾后第一时间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应急通信保障策略,该策略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通信保障需求提供一种有规可循的高效保障方法。
[0012]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是能够为同种类型下的应急通信保障提供一种操作行强的实施办法;三是更好服务于国家应急力量建设,为各类力量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撑;三是能够满足抢险救援大局,为减少挽回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发挥基石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
[001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所述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包括:
[0015]位于核心层内的若干动中通卫星车和静中通卫星车以及位于边缘层内的若干无
人机中继。核心层使用即有通信工具卫星车、短波电台等,边缘层采取无人机中继通信,与基站链接提供低时延高容量的通信。
[0016]进一步,所述动中通卫星车和静中通卫星车均通过无线信号与卫星连接,所述卫星通过无线信号与指挥中心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无人机中继通过无线信号与基站连接,所述基站通过无线信号与指挥中心连接。
[0018]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技术可操作性强,对于应急通信保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各类通信链路不会受到干扰,能够集约高效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地震灾害的分层应急通信保障装置包括:位于核心层内的若干动中通卫星车和静中通卫星车以及位于边缘层内的若干无人机中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忠周洋谢文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