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5838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及其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二图像;图像融合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相连,用于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处理;控制器,控制器与图像融合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值对远光灯和红外补光灯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能够解决车辆夜间远距离目标不能精确检测和识别,并且在车灯开启造成摄像头过度曝光后,行人目标不能精确检测和识别的问题。和识别的问题。和识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一种车辆照明灯控制方法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白光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成熟,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小角度远距离照明,成为可能,并具备了灯具体积小成本低,易于推广的优势。但是白光激光光源存在亮度高、荧光粉容易破损、蓝光泄露问题,如果使用不当,会对人眼造成伤害。
[0003]目前车载已经使用前视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夜间300m以内的前方车辆,可以控制激光远光关闭,避免对前方车辆产生炫目。但是激光远光夜间有效照明距离可以达到600m,超过现有车载图像识别器的识别范围;在车灯开启造成摄像头过度曝光后,行人目标不能精确检测和识别;同时激光光源内部也没有检测蓝光泄露的传感器,一旦发生碰撞造成荧光粉破裂,蓝光会直接出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能够解决车辆夜间远距离目标不能精确检测和识别,并且在车灯开启造成摄像头过度曝光后,行人目标不能精确检测和识别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二图像;图像融合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处理;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像融合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值对远光灯和红外补光灯进行控制。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三图像;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三摄像头相连,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融合处理后的图像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且包含人体图像时,控制所述红外补光灯开启,并根据所述第三图像对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摄像头为长焦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中焦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红外中焦摄像头。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远光灯包括:散热片、蓝转白光源、透射反射镜、蓝色滤片、黄色滤片、蓝光传感器、黄光传感器、传感器信号线路板和传感器光线隔离外壳,其中,所述蓝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所述远光灯的蓝光强度,当所述蓝光强度大于预设强度时,通过所述传感器信号线路板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远光灯和所述红外补光灯关闭;当所述灰度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且融
合处理后的图像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时,对融合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灰度均衡和图像增强处理,根据处理后的图像对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当所述灰度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且融合处理后的图像未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时,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判断是否开启红外补光灯。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照明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处理;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值对远光灯和红外补光灯进行控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值对远光灯和红外补光灯进行控制,包括:当所述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远光灯和所述红外补光灯关闭;当所述灰度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还进一步判断融合处理后的图像是否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其中,如果否,对融合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灰度均衡和图像增强处理,根据处理后的图像对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如果是,则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判断是否开启红外补光灯。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判断是否开启红外补光灯,包括:当融合处理后的图像不包含人体图像时,根据处理后的图像对所述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当融合处理后的图像包含人体图像时,控制所述红外补光灯开启,并通过所述红外中焦摄像头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三图像,并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根据增强处理后的第三图像对所述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其中,对所述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还包括:判断车辆的车速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车速,且所述车辆行驶方向预设距离和预设角度内未检测到目标对象;如果是,则控制所述远光灯开启,并控制所述近光关闭;如果否,则控制所述远光灯关闭,并控制所述近光灯开启。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车辆照明灯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远光灯的蓝光强度;当所述蓝光强度大于预设强度时,控制所述远光灯的供电电源关断,并发出报警提醒。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摄像头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一图像,并通过第二摄像头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二图像,以及通过图像融合处理模块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处理;控制器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值对远光灯和红外补光灯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解决车辆夜间远距离目标不能精确检测和识别,并且在车灯开启造成摄像头过度曝光后,行人目标不能精确检测和识别的问题,并且能够防止远光灯在出现蓝光溢出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远光灯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方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照明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可包括:第一摄像头1、第二摄像头2、图像融合处理模块4和控制器6。
[0025]其中,第一摄像头1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2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二图像。图像融合处理模块4分别与第一摄像头1和第二摄像头2相连,用于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处理。控制器6与图像融合处理模块4相连,用于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值对远光灯7和红外补光灯8进行控制。
[0026]继续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还可包括:第三摄像头3,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三图像。控制器6与第三摄像头3相连,控制器6还用于在融合处理后的图像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且包含人体图像时,控制红外补光灯开启,并根据第三图像对近光灯和远光灯进行控制。
[0027]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1为长焦摄像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二图像;图像融合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融合处理;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图像融合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值对远光灯和红外补光灯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环境下的第三图像;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三摄像头相连,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融合处理后的图像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且包含人体图像时,控制所述红外补光灯开启,并根据所述第三图像对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为长焦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中焦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为红外中焦摄像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灯包括:散热片、蓝转白光源、透射反射镜、蓝色滤片、黄色滤片、蓝光传感器、黄光传感器、传感器信号线路板和传感器光线隔离外壳,其中,所述蓝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所述远光灯的蓝光强度,当所述蓝光强度大于预设强度时,通过所述传感器信号线路板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远光灯和所述红外补光灯关闭;当所述灰度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且融合处理后的图像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时,对融合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灰度均衡和图像增强处理,根据处理后的图像对近光灯和所述远光灯进行控制;当所述灰度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且融合处理后的图像未满足曝光过度的条件时,根据融合处理后的图像判断是否开启红外补光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琬祯邓亮谢正华丰建芬梁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