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及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65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2接口的PC I E4.0固态硬盘及服务器,涉及固态硬盘技术领域,U.2接口的PCI E4.0固态硬盘,包括壳体;控制器模块;通过GTX接口连接有PCI E模块;U.2接口,且与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DDR4缓存模块;存储模块。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机箱,机箱内设置有U.2接口的PCI E4.0固态硬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通过在壳体的侧端设置与控制器模块连接的U.2接口,并且控制器模块连接有PC I E模块,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态硬盘的存储的读写性能满足PCI E4.0x4的带宽性能,功能满足S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及服务器


[0001]本技术涉及固态硬盘
,具体是涉及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及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服务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主要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在存储模块中,目前常用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isk)进行存储。传统的固态硬盘一般采用SATA3、mSATA、PCIE等接口,这些接口通常利用SATA通道、PCIE2.0通道、PCIE3.0通道进行数据传输。随着市场对固体硬盘存储的性能需求也越来越高,PCIE3.0接口的固态硬盘各方面的性能渐显瓶颈。PCIE4.0的固态硬盘将会取代PCIE3.0固态硬盘,成为后期存储主流。但现有技术中的PCIE4.0固态硬盘的接口结构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需要使用转接板、转接线等连接设备实现SSD与外接设备的连接,不利于提升SSD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及服务器。
[0004]第一方面,提供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包括:
[0005]壳体;
[0006]控制器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通过GTX接口连接有PCIE模块,所述PCIE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07]U.2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端,且与所述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
[0008]DDR4缓存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32bit缓存接口信号连接;
[0009]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复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复用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10]进一步,所述U.2接口为U.2公头接口,用于与外接设备的U.2母头接口配合。
[0011]优选地,所述U.2接口采用SFF

8639标准。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CIE模块采用PCIE4.0
×
4的标准。
[0013]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的存储容量为512GB

8T。
[0014]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若干个Nand flash存储阵列模块,所述Nand flash存储阵列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的Flash扩展控制器和Flash颗粒组。
[00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所述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通过在壳体的侧端设置与控制器模块连接的U.2接口,并且控制器模块连接有PCIE模块,使本技术的固态硬盘的存储的读写
性能满足PCIE4.0x4的带宽性能,功能满足SFF

8639(U.2)的规范要求,能够广泛应用在当前和未来企业级存储领域。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仰视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的架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

壳体;20

U.2接口;30

控制器模块;40

PCIE模块;50

DDR4缓存模块;60

复用模块;70

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将详细参照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了本技术的例子。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技术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
[002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注意:接下来要介绍的示例仅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而不作为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必须为如下具体的步骤、数值、条件、数据、顺序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来运用本技术的构思来构造本说明书中未提到的更多实施例。
[0024]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在壳体10的侧端的U.2接口20。本实施例中的U.2接口20优选为U.2公头接口,用于与外接设备的U.2母头接口配合。U.2接口20采用SFF

8639标准。U.2接口20支持PCIE4.0x4传输性能,支持热插拔功能。
[0025]结合图3所示,壳体10内设置有控制器模块30、PCIE模块40、DDR4缓存模块50、复用模块60以及存储模块70。
[0026]控制器模块30通过GTX接口连接PCIE模块40。PCIE模块40采用PCIE4.0
×
4的标准。
[0027]U.2接口20与控制器模块30信号连接。
[0028]DDR4缓存模块50与控制器模块30通过32bit缓存接口信号连接。
[0029]存储模块70与控制器模块30通过复用模块60信号连接。存储模块70的存储容量为512GB

8T。存储模块70包括若干个Nand flash存储阵列模块,Nand flash存储阵列模块包括依次连接控制器模块30的Flash扩展控制器和Flash颗粒组。
[0030]本实施例的控制器模块30采用marvell的SSD控制器(型号为88SS1321),该SSD控制器支持PCIE4.0x4功能,并向下兼容。缓存接口支持32bit的DDR4接口,容量最大支持8GB;Nand flash存储接口支持4个通道,通道接口支持ONFI4.0/toggle4.0规范,最大速率支持1.2Gbps。
[0031]DDR4缓存模块50采用32bit的DDR4,接口速度支持2.4Gbps。容量根据固态硬盘的具体容量进行选择配置,最大容量可以支持8GB。
[0032]存储模块70的存储容量支持512GB

8T,其存储介质为支持ONFI4.0接口以及支持Toggle4.0接口的存储介质。存储接口速度支持1.2Gbps。本实施例的固态硬盘在8TB容量下读写性能达到PCIE4.0x4的性能,TLC模式下读写超过3.5Gbps。
[0033]复用模块60(MUX)为高速1:4总线复用模块60,主要功能是将一个flash通道扩展4个flash通道,传输速率支持1.2Gbps。主要作用是控制器模块30在读写存储介质时,降低f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器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通过GTX接口连接有PCIE模块,所述PCIE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U.2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端,且与所述控制器模块信号连接;DDR4缓存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32bit缓存接口信号连接;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复用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复用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U.2接口为U.2公头接口,用于与外接设备的U.2母头接口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2接口的PCIE4.0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U.2接口采用SF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明弗兰克
申请(专利权)人:至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