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静力压桩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560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静力压桩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多路阀主阀、快压阀组、快回阀组、主压油缸、副压油缸,所述快压阀组集成设置于所述主压油缸上,所述快回阀组集成设置于所述副压油缸上,所述多路阀主阀与所述快压阀组连接,所述多路阀主阀与所述快回阀组连接。上述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多路阀主阀以及液压阀组的集成设置,从而可以简化管路布置、降低操纵劳动强度、降低能耗和提高工作效率,且系统的压力等级高,足以满足设备高压化的发展要求。备高压化的发展要求。备高压化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静力压桩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静力压桩机。

技术介绍

[0002]液压静力压桩机是应用广泛的基础施工装备,其核心液压控制元件包括压桩多路阀、行走多路阀、支腿多路阀等多个手动多路控制阀以及汇流阀组、放油阀组等多个分散的控制阀组。
[0003]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系统在快压工况时,油缸小腔的回油首先经过长管路,然后经过多路阀内部快压联,再经过长管路返回油缸大腔,造成压力损失较高,能量浪费大,不利于设备效率的提升。
[0004]因此,随着对压桩机的控制系统优化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出于对能源节约的控制越发严格,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适时提出一种集成度高、压力损失低且工作效率高的压桩机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控制阀和液压管路的集成设置,从而可以简化管路布置、降低操纵劳动强度、降低能耗和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静力压桩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阀主阀(1)、快压阀组(2)、快回阀组(3)、主压油缸(501)和副压油缸(502),所述快压阀组(2)集成设置于所述主压油缸(501)上,所述快回阀组(3)集成设置于所述副压油缸(502)上,所述多路阀主阀(1)与所述快压阀组(2)连接,所述多路阀主阀(1)与所述快回阀组(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主阀(1)包括多路阀主体(11)和主溢流阀两级控制阀组(13),所述主溢流阀两级控制阀组(13)集成设置于所述多路阀主体(1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主体(11)包括第一半整体阀(111)和第二半整体阀(112);所述第一半整体阀(111)包括夹桩联(1111)、主压联(1112)、进油联一(1113)、纵移二联(1114)、纵移一联(1115)、支腿四联(1116)和支腿三联(1117);所述第二半整体阀(112)包括副压一联(1121)、副压二联(1122)、进油联二(1127)、横移二联(1123)、横移一联(1124)、支腿二联(1125)和支腿一联(112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主阀(1)还包括设于所述多路阀主体(11)内部并与回油箱连接的主回油路(10);所述主溢流阀两级控制阀组(13)包括第一旁通切断控制阀(131)、第一阻尼孔(134)、第二旁通切断控制阀(132)、第二阻尼孔(135)、二级溢流阀(136)和主溢流阀(133);所述第一旁通切断控制阀(131)通过外部控制油口X1与第一外部先导油源连接,所述第一外部先导油源与所述外部控制油口X1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一阻尼孔(134)作用于所述第一旁通切断控制阀(131)上;所述第二旁通切断控制阀(132)通过外部控制油口X2与第二外部先导油源连接,所述第二外部先导油源与所述外部控制油口X2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二阻尼孔(135)作用于所述第二旁通切断控制阀(132)上;所述主溢流阀(133)的控制口通过控制油路(14)依次串联所述第一旁通切断控制阀(131)、所述第二旁通切断控制阀(132)后与所述主回油路(10)连通;所述二级溢流阀(136)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旁通切断控制阀(131)和所述第二旁通切断控制阀(132)之间的串联管路连通,所述二级溢流阀(136)的出油口和控制油口均与所述主回油路(10)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旁通切断控制阀(131)连接的上信号控制路(7)以及与所述第二旁通切断控制阀(132)连接的下信号控制路(6);所述上信号控制路(7)依次串联所述副压一联(1121)、所述副压二联(1122)、所述夹桩联(1111)和所述主压联(1112)后与所述主回油路(10)连通;所述下信号控制路(6)依次串联所述纵移二联(1114)、所述纵移一联(1115)、所述支腿四联(1116)、所述支腿三联(1117)、所述支腿一联(1126)、所述支腿二联(1125)、所述横移一联(1124)和所述横移二联(1123)后与所述主回油路(10)连通。6.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芳曾素赵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