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59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涉及电梯通风领域,针对现有电梯通风不便,且流通的空气中的异味无法消除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顶棚连接框,所述顶棚连接框的底部表面四周均套设有螺栓,所述顶棚连接框的底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所述远离顶棚连接框的一侧焊接有通风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装置具备对电梯内部空气的流通,利用涡扇转动将使固定套管顶部的空气自上而下的抽取到固定套管的底部,进而实现对电梯内部空气的流通,而在流通空气的同时,能够将流通进电梯中的空气经过无纺布的过滤而排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同时无纺布下方的瓦楞活性炭板利用内部中的活性炭将空气中的异味排除。活性炭将空气中的异味排除。活性炭将空气中的异味排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通风领域,尤其涉及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顶棚亦称“天棚”,是房屋建筑的重要建筑部件,顶棚的作用是使房屋顶部整洁美观,并具有保温、隔热和隔音等性能,一般公共场所,如影剧院、会议室、门厅、营业厅等都要设置吊顶天棚,顶棚是由骨架与面层两部分组成,在工业和民用住宅建筑中,通常采用直接在楼盖的底面抹石灰麻刀砂浆顶棚面层,它具有省工省料,施工方便和有一定的装饰效果的优点,但有隔音保温性能差、肋梁外露和不能隐避管道设施等缺点,而在顶棚运用在电梯上后,顶棚需要具有通风透气的效果,而现有电梯顶棚在具备空气流通的同时,不具备空气过滤以及消除异味的功能,因此现提出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本技术中的装置具备对电梯内部空气的流通,利用涡扇转动将使固定套管顶部的空气自上而下的抽取到固定套管的底部,进而实现对电梯内部空气的流通,而在流通空气的同时,能够将流通进电梯中的空气经过无纺布的过滤而排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同时无纺布下方的瓦楞活性炭板利用内部中的活性炭将空气中的异味排除。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其包括顶棚连接框,所述顶棚连接框的底部表面四周均套设有螺栓,所述顶棚连接框的底部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边框,所述边框远离顶棚连接框的一侧焊接有通风框架,所述通风框架的底部表面套设有两个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能够实现所述顶棚连接框顶部的空气抽取流通到所述通风框架的底部,所述通风框架的内部凹槽中设置有过滤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的内腔四周焊接有六个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固定套管内壁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卡箍,固定卡箍的内圈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连接杆与固定卡箍相互配合能够将驱动电机固定住,进而稳定驱动电机的运转。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圈四周焊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涡扇,所述固定套管的顶端和底端开口处均套设有过滤圆盘,过滤圆盘的表面开设有数个圆孔,过滤圆盘能够将空气中较大的颗粒排除掉。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通风框架的底部表面开设有两个供通风装置安装的通孔,通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圈。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内腔中设置有一片瓦楞活性炭板,固定框架的内部套设有圆孔板,固定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无
纺布,瓦楞活性炭板位于无纺布和圆孔板之间,无纺布将空气中的杂物进行过滤,而瓦楞活性炭板负责过滤空气中的异味。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圆孔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通孔,所述瓦楞活性炭板的竖截面呈“W”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3]1、本装置通过安装通风框架和通风装置等结构,实现通风框架内部的两个通风装置开始工作后,通过固定卡箍和连接杆固定在固定套管内部中的驱动电机驱动其输出轴转动,并进一步地驱使输出轴上的涡扇转动,使固定套管顶部的空气自上而下的抽取到固定套管的底部,实现对电梯内部空气的流通。
[0014]2、本装置通过安装涡扇、固定套管和过滤圆盘等结构,实现在空气被涡扇抽取的同时,固定套管两端透气开口处的过滤圆盘将过滤空气中较大的颗粒物,并且在通风装置抽取的过程中自顶棚连接框顶部的空气流通到过滤机构内部后,空气经过无纺布的过滤而排除掉空气中颗粒物,同时无纺布下方的瓦楞活性炭板利用内部中的活性炭将空气中的异味排除。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装置具备对电梯内部空气的流通,利用涡扇转动将使固定套管顶部的空气自上而下的抽取到固定套管的底部,进而实现对电梯内部空气的流通,而在流通空气的同时,能够将流通进电梯中的空气经过无纺布的过滤而排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同时无纺布下方的瓦楞活性炭板利用内部中的活性炭将空气中的异味排除。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的过滤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的通风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顶棚连接框;2、通风框架;3、过滤机构;31、固定框架;32、瓦楞活性炭板;33、无纺布;34、圆孔板;4、螺栓; 5、通风装置;51、固定套管;52、驱动电机;53、固定卡箍;54、连接杆;55、涡扇;56、过滤圆盘;6、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0023]实施例一:参照图1

图4,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包括顶棚连接框1,顶棚连接框1
的底部表面四周均套设有螺栓4,将顶棚连接框1和边框6相互贴合并使得顶棚连接框1和边框6上的螺纹孔相互重合,再将螺栓4穿过顶棚连接框1和边框6上的螺纹孔,并将螺栓 4拧紧后,装配完成,顶棚连接框1的底部表面通过螺栓4固定安装有边框6,边框6远离顶棚连接框1的一侧焊接有通风框架2,通风框架2的底部表面套设有两个通风装置5,通风装置5能够实现顶棚连接框1顶部的空气抽取流通到通风框架2的底部,通风框架2的内部凹槽中设置有过滤机构3,通风装置5还包括有固定套管51,通过固定卡箍53和连接杆54固定在固定套管51内部中的驱动电机52驱动其输出轴转动,并进一步地驱使输出轴上的涡扇55转动,使固定套管51顶部的空气自上而下的抽取到固定套管51的底部,固定套管 51的内腔四周焊接有六个连接杆54,连接杆54远离固定套管51内壁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卡箍53,固定卡箍53的内圈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2。
[0024]实施例二:参照图1

图4,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外圈四周焊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涡扇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包括顶棚连接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连接框(1)的底部表面四周均套设有螺栓(4),所述顶棚连接框(1)的底部表面通过螺栓(4)固定安装有边框(6),所述边框(6)远离顶棚连接框(1)的一侧焊接有通风框架(2),所述通风框架(2)的底部表面套设有两个通风装置(5),所述通风装置(5)能够实现所述顶棚连接框(1)顶部的空气抽取流通到所述通风框架(2)的底部,所述通风框架(2)的内部凹槽中设置有过滤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5)还包括有固定套管(51),固定套管(51)的内腔四周焊接有六个连接杆(54),连接杆(54)远离固定套管(51)内壁的一端焊接有固定卡箍(53),固定卡箍(53)的内圈中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顶棚通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鸿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