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124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房屋通风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包括壳体、套管和两个捕风罩,两个捕风罩内均固定连接有弯管,壳体的侧壁通过安装口与弯管的管壁固定连接,壳体的下端通过圆口与套管的上端套接,弯管内连接有导风机构,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杆壁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支撑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板,壳体的一侧通过条形通孔套接有横板,横板的一端与传动机构相连。该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可以在风小时捕捉自然风,辅助提高通风装置的通风量,同时在风大时限制通风装置的通风量,使得通风装置的通风量较为均衡,有效的降低了自然风速对通风装置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通风
,具体为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屋通风是影响屋内环境品质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对于屋内环境的健康和房屋建筑的能耗都有重要的影响。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采用机械或者自然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屋顶是通风设备首选位置,其中,屋顶通风器就是房屋通风的一种常见的通风设备,也叫屋顶自然通风器、屋面自然通风器等,主要围绕空气动力学风载体型理论中,即风作用于物体时,迎风面为压力,背风面及顺风向的侧面为吸力展开,使室内处于负压状态,继而使新鲜空气从门窗进入室内。
[0003]目前,房屋通风器虽然利用空气动力学使室内处于负压状态实现通风的目的,但是由于自然风不稳定,使得通风器的通风速度随自然风的风速变化而改变,即外界自然风风速较大时,通风器的通风量也增大,并且通风器的捕风能力较差,在自然风较小时,通风器的转速较小,无法实现通风改变室内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具备在风小时捕捉自然风,辅助提高通风装置的通风量,同时在风大时限制通风装置的通风量,使得通风装置的通风量较为均衡,有效的降低了自然风速对通风装置的影响等优点,解决了通风器的通风速度随自然风的风速变化而改变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包括壳体、套管和两个捕风罩,两个所述捕风罩内均固定连接有弯管,所述壳体的侧壁通过安装口与弯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下端通过圆口与套管的上端套接,所述弯管内连接有导风机构,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杆壁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板,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条形通孔套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端与传动机构相连;
[0008]导风机构,利用捕风罩捕捉自然风,使流动的自然风在捕风罩内转换成机械能,同时导风机构在弯管内产生负压排出壳体和套管内的空气;
[0009]传动机构,利用自然风流动时的风阻使横板移动,横板进入壳体内改变壳体内的通风量;
[0010]所述套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轴壁上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弯管的弯折处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涡扇,所述传动轴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扇叶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轴,所述横轴的轴壁通过两个轴承座与弯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涡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花式扇叶。
[0012]优选的,所述花式扇叶的多个叶片均为倾斜设置,且叶片由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组成,所述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倾斜方向与扇叶相同。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向杆,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通过定向孔与定向杆的杆壁套接,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方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一侧与横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端倾斜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通过安装口套接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支撑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口内。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传动架通过转轴与支撑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架的下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支臂,所述支臂的一端通过轴销与横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横板的一端延伸至壳体内并开设有倾斜面,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内均套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相对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相对与现有的通风装置,本专利技术利用捕风罩捕捉自然风,在风速较小时增加捕风罩内的气流量,且利用导风机构在弯管内产生负压将室内的空气排出,且在自然风较大时,利用传动机构使横板改变壳体内的通风量,进而实现调节通风装置的排风速度,避免因外界自然风风速较大造成排风速度较快,影响室内空气环境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风大时将导风机构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回收。
[0019]2、与现有的通风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的导风机构,在自然风穿过捕风罩时,气流吹动涡扇、花式扇叶使传动轴旋转在弯管内产生负压,同时空气在穿过捕风罩时在弯管的管口处也产生负压,从而可以从弯管内抽取室内的空气排出,实现通风的目的,在风速较大时,传动机构推动横板移动阻挡气流,同时横板移动时顶起传动杆使安装板、发电机和第一锥齿轮上移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此时引风机构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且发电机消耗导风机构产生的机械能,使涡扇和花式扇叶的转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捕风罩内的气流速度,实现降低通风装置的通风量。
[0020]3、与现有的通风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利用挡风板处于迎风位置时产生的风阻力,阻力推动挡风板使传动架倾斜,传动架倾斜时支臂推动横板移动改变壳
体内的通过面积,并且在风速较小时壳体内的通过面积最大,风速较大时壳体内的通过面积最小,进而通风装置可以根据自然风的风速自动改变通风速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中壳体和弯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中安装板和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中弯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中捕风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中横板与滚轮接触时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捕风罩;2、套管;3、壳体;4、拉力弹簧;5、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包括壳体(3)、套管(2)和两个捕风罩(1),两个所述捕风罩(1)内均固定连接有弯管(12),所述壳体(3)的侧壁通过安装口与弯管(12)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的下端通过圆口与套管(2)的上端套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12)内连接有导风机构,所述壳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杆壁上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杆(8)远离壳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板(7),所述壳体(3)的一侧通过条形通孔套接有横板(21),所述横板(21)的一端与传动机构相连;导风机构,利用捕风罩(1)捕捉自然风,使流动的自然风在捕风罩(1)内转换成机械能,同时导风机构在弯管(12)内产生负压排出壳体(3)和套管(2)内的空气;传动机构,利用自然风流动时的风阻使横板(21)移动,横板(21)进入壳体(3)内改变壳体(3)内的通风量;所述套管(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18),所述第一固定架(18)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轴壁上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7),所述第二固定架(17)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传动轴(11),所述传动轴(11)的一端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弯管(12)的弯折处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1)的一端穿过第一滚动轴承并固定连接有涡扇(9),所述传动轴(11)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扇叶(30)和主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2)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23),所述从动齿轮(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轴(24),所述横轴(24)的轴壁通过两个轴承座与弯管(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1)远离涡扇(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花式扇叶(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居民房屋被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式扇叶(10)的多个叶片均为倾斜设置,且叶片由第一弧形部(33)和第二弧形部(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