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366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新风系统、二氧化碳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总控制器。所述人体传感器探测场覆盖门内和门外,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总控制器控制新风系统向室内供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供风装置,负氧离子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时调节室内新风的供应关系及气流大小,从而一方面实现最优的电耗控制,一方面保障室内人员不会因为人员过多而感觉室内空气环境不适。气环境不适。气环境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室内新风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现在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室内新风系统一般都是由人为进行启闭和流量控制,如空调、送风机等。但是当用户或工作人员忙于其他事物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新风系统以相应调节室内的空气环境。这就导致,要么新风系统长期处于启动状态,严重浪费电能的同时也显著磨损了新风系统的构件,造成使用寿命的下降。或者新风系统不能及时启动,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或不能满足场景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新风系统、二氧化碳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总控制器。所述人体传感器探测场覆盖门内和门外,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总控制器控制新风系统向室内供风。
[0004]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主进风管向数个分进风管提供新风,所述分进风管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内不同位置。所述主进风管在供风装置与分进风管之间这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分进风管之间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连通负氧离子发生器,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控通气阀,所述电控通气阀与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分别与分进风管连通。所述过滤器进风端设有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出风端设有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负氧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分进风管沿气流方向,在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后端设有电控气流控制器。所述电控气流控制器与总控制器信号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有数个,并分别设置于:室内的贴近地面处,信息记为C1、离地30

40cm处,信息记为C2、离地100

120cm处,信息记为C3、离地150

180cm处,信息记为C4;总控制器实时接收C1、C2、C3、C4,并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105)发送控制指令。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控气流控制器包括沿分进风管截面方向设置的隔风板。所述隔风板上设有与分进风管的风道相匹配的透风孔。所述隔风板一侧板面上,在透风孔两侧沿分进风管截面方向设有齿带。所述分进风管内设有与齿带齿接的固定转轴齿轮,并在隔风板另一侧设有与隔风板滚动接触的固定转轴滚轮。所述分进风管外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齿带齿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分进风管一侧在隔风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缓冲垫,另一侧在隔风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缓冲垫。
[0008]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制器与步进电机信号连接,并向步进电机发送控制指令,使其带动驱动齿轮向预设方向转动预设转数,从而带动隔风板相对分进风管进行左右移动,使透风孔与风道进行不重合

部分重合

完全重合的变动,从而控制通过风道的出风量,实现对新风流量的控制。
[0009]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中,在隔风板前后分别设有第三电子气体流量计、第四电子气体流量计;所述总控制器与第三电子气体流量计、第四电子气体流量计信号连接。
[0010]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0011]1.本技术可以通过总控制器对室内进行自动的新风供应控制,从而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异性。
[0012]2.本技术可自动调节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启闭,使得室内空气保持合理的负氧离子含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为本技术室内新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所示为本技术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所示为本技术电控气流控制器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所示为图3的A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新风系统1、二氧化碳传感器2、人体传感器3、总控制器4。所述人体传感器3探测场覆盖门内和门外,并向总控制器4传递探测信号。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2安装在室内,并向总控制器4传递探测信号。总控制器4控制新风系统1向室内供风。所述人体传感器3选用现有的传感器,如利成科技推出的智能四合一传感器。
[0020]如图2所示,所述新风系统1包括: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主进风管101向数个分进风管104提供新风,所述分进风管104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内不同位置。所述主进风管101在供风装置与分进风管104之间这有过滤器102。所述过滤器102与分进风管104之间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108连通负氧离子发生器103,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108上设有电控通气阀107,所述电控通气阀107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103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106分别与分进风管104连通。所述过滤器102进风端设有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109,出风端设有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110。所述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109、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110、负氧离子发生器103分别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分进风管104沿气流方向,在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106后端设有电控气流控制器105。所述电控气流控制器105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手动遥控方式,本技术采用总控制器对新风系统进行控
制,从而实现对室内进行自动的新风供应控制,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异性。
[0022]同时,本技术可自动调节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启闭,使得室内空气保持合理的负氧离子含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0023]实施例2
[0024]基于实施例1所述室内新风控制系统,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2设有数个,并分别设置于:室内的贴近地面处,信息记为C1、离地30

40cm处,信息记为C2、离地100

120cm处,信息记为C3、离地150

180cm处,信息记为C4;总控制器4实时接收C1、C2、C3、C4,并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105发送控制指令。
[0025]一般而言,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是从地面至屋顶逐渐递减的,但是实际生活中可能会由于人员活动、人员组成等因素造成室内二氧化碳分布的不均衡。现有技术一般都是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如地面安装二氧化碳传感器2,但是有时可能是人体呼吸层,如离地150

180cm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此时现有技术不能及时控制新风系统向室内供应新风,进而造成室内人员呼吸不适。而采用本技术多层分布的二氧化碳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1)、二氧化碳传感器(2)、人体传感器(3)、总控制器(4);所述人体传感器(3)探测场覆盖门内和门外,并向总控制器(4)传递探测信号;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2)安装在室内,并向总控制器(4)传递探测信号;总控制器(4)控制新风系统(1)向室内供风;所述新风系统(1)包括: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主进风管(101)向数个分进风管(104)提供新风,所述分进风管(104)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内不同位置;所述主进风管(101)在供风装置与分进风管(104)之间这有过滤器(102);所述过滤器(102)与分进风管(104)之间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108)连通负氧离子发生器(103),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108)上设有电控通气阀(107),所述电控通气阀(107)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103)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106)分别与分进风管(104)连通;所述过滤器(102)进风端设有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109),出风端设有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110);所述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109)、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110)、负氧离子发生器(103)分别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分进风管(104)沿气流方向,在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106)后端设有电控气流控制器(105);所述电控气流控制器(105)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2)设有数个,并分别设置于:室内的贴近地面处,信息记为C1、离地30

40cm处,信息记为C2、离地100

120cm处,信息记为C3、离地150

180cm处,信息记为C4;总控制器(4)实时接收C1、C2、C3、C4,并向供风装置、电控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新朗和暖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