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692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新风系统、二氧化碳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总控制器。所述人体传感器探测场覆盖门内和门外,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总控制器控制新风系统向室内供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供风装置,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总控制器包括:人数统计模块、新风控制模块、负氧离子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室内人数的变化,实时调节室内新风的供应关系及气流大小,从而一方面实现最优的电耗控制,一方面保障室内人员不会因为人员过多而感觉室内空气环境不适。不适。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新风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现在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室内新风系统一般都是由人为进行启闭和流量控制,如空调、送风机等。但是当用户或工作人员忙于其他事物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新风系统以相应调节室内的空气环境。这就导致,要么新风系统长期处于启动状态,严重浪费电能的同时也显著磨损了新风系统的构件,造成使用寿命的下降。或者新风系统不能及时启动,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或不能满足场景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新风系统、二氧化碳传感器、人体传感器、总控制器。所述人体传感器探测场覆盖门内和门外,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并向总控制器传递探测信号。总控制器控制新风系统向室内供风。
[0004]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主进风管向数个分进风管提供新风,所述分进风管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内不同位置。所述主进风管在供风装置与分进风管之间这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分进风管之间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连通负氧离子发生器,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上设有电控通气阀,所述电控通气阀与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分别与分进风管连通。所述过滤器进风端设有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出风端设有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所述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分别与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分进风管沿气流方向,在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后端设有电控气流控制器。所述电控气流控制器与总控制器信号连接。
[0005]所述总控制器包括:人数统计模块、新风控制模块、负氧离子控制模块。所述人数统计模块根据预设信息和人体传感器的探测信号分析室内当前人数,并发送至新风控制模块和负氧离子控制模块。所述负氧离子控制模块根据室内当前人数进行分析后,向负氧离子发生器、电控通气阀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新风控制模块根据室内当前人数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后,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
[0006]进一步的,所述人体传感器的探测场覆盖门的内外部分,当有人进出门时,人体传感器将追踪到的人体运动轨迹发送至人数统计模块。所述人数统计模块进行如下熟人统计分析:
[0007](1)获取预设人数信息A。
[0008](2)设立虚拟场景,并在虚拟场景对应门的位置处设立虚拟线。
[0009](3)自虚拟将虚拟场景分为室内和室外。
[0010](4)当有人体运动轨迹自室外越过虚拟线进入室内时,记为人数+1。当有人体运动
轨迹自室内越过虚拟线进入室外时,记为人数

1。
[0011](5)每当有人数+1或

1时,将当前室内人数N=A(+1)*X+(

1)*Y作为当前人数,其中X为统计到的+1人次,Y为统计到的

1人次。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控制模块接收二氧化碳传感器的信息和当前室内人数N:当N超过第一阈值时,或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第二阈值时,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发送启动指令,并至少在预设第一预设时间内不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发送关闭指令。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控制模块实时接收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的流量信息L1、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的流量信息L2。并计算L=L1

L2,当L大于第三阈值时,向用户发送更换过滤器的信息。
[0014]进一步的,所述负氧离子控制模块实时接收当前室内人数N,并计算P=T*S/N,其中S为预设的室内面积,T为预设启动间隔时间。当P大于预设第四阈值时,向负氧离子发生器、电控通气阀发送开启指令,并至少在预设第二预设时间内不向负氧离子发生器、电控通气阀发送关闭指令。
[0015]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设有数个,并分别设置于:室内的贴近地面处,信息记为C1、离地30

40cm处,信息记为C2、离地100

120cm处,信息记为C3、离地150

180cm处,信息记为C3。总控制器包括: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模块。
[0016]所述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模块实时接收C1、C2、C3、C4,当有C值高于预设第五阈值时,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发送启动指令,并至少在预设第三预设时间内不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发送关闭指令。
[0017]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模块实时接收C1、C2、C3、C4,并计算Z1=C2

C1、Z2=C3

C1、Z3=C4

C1。当有Z值高于预设第六阈值时,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发送启动指令,并至少在预设第四预设时间内不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发送关闭指令。
[0018]进一步的,所述电控气流控制器包括沿分进风管截面方向设置的隔风板。所述隔风板上设有与分进风管的风道相匹配的透风孔。所述隔风板一侧板面上,在透风孔两侧沿分进风管截面方向设有齿带。所述分进风管内设有与齿带齿接的固定转轴齿轮,并在隔风板另一侧设有与隔风板滚动接触的固定转轴滚轮。所述分进风管外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与齿带齿接。所述分进风管一侧在隔风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缓冲垫,另一侧在隔风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缓冲垫。
[0019]进一步的,所述新风控制模块包括新风流量控制,所述新风流量控制包括:根据接收的指令信息,向步进电机发送指令,使其带动驱动齿轮向预设方向转动预设转数,从而带动隔风板相对分进风管进行左右移动,使透风孔与风道进行不重合

部分重合

完全重合的变动,从而控制通过风道的出风量,实现对新风流量的控制。
[0020]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中,在隔风板前后分别设有第三电子气体流量计、第四电子气体流量计。所述新风控制模块接收第三电子气体流量计的流量信息L3、第四电子气体流量计的流量信息L4,计算H=L4

L3,并进行如下判断:
[0021]当L4低于预设流量且H大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向步进电机发送指令,使得透风孔与风道的重合度提高。
[0022]当L4高于预设流量且H大于预设第六阈值,则向供风装置发送降低扬程指令。
[0023]当L4低于预设流量且H低于预设第七阈值,则向供风装置发送提高扬程指令。
[0024]当L4高于预设流量且H低于预设第七阈值,则向步进电机发送指令,使得透风孔与风道的重合度降低。
[0025]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0026]1.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总控制器的智能分析,对室内进行自动的新风供应控制,从而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异性。
[0027]2.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室内人数的变化,实时调节室内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系统(1)、二氧化碳传感器(2)、人体传感器(3)、总控制器(4);所述人体传感器(3)探测场覆盖门内和门外,并向总控制器(4)传递探测信号;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2)安装在室内,并向总控制器(4)传递探测信号;总控制器(4)控制新风系统(1)向室内供风;所述新风系统(1)包括: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通过主进风管(101)向数个分进风管(104)提供新风,所述分进风管(104)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内不同位置;所述主进风管(101)在供风装置与分进风管(104)之间这有过滤器(102);所述过滤器(102)与分进风管(104)之间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108)连通负氧离子发生器(103),负氧离子发生器进风管(108)上设有电控通气阀(107),所述电控通气阀(107)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103)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106)分别与分进风管(104)连通;所述过滤器(102)进风端设有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109),出风端设有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110);所述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109)、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110)分别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分进风管(104)沿气流方向,在负氧离子发生器出风管(106)后端设有电控气流控制器(105);所述电控气流控制器(105)与总控制器(4)信号连接;所述总控制器(4)包括:人数统计模块、新风控制模块、负氧离子控制模块;所述人数统计模块根据预设信息和人体传感器(3)的探测信号分析室内当前人数,并发送至新风控制模块和负氧离子控制模块;所述负氧离子控制模块根据室内当前人数进行分析后,向负氧离子发生器(103)、电控通气阀(107)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新风控制模块根据室内当前人数和二氧化碳传感器(2)的探测信号进行分析后,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105)发送控制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传感器(3)的探测场覆盖门的内外部分,当有人进出门时,人体传感器(3)将追踪到的人体运动轨迹发送至人数统计模块;所述人数统计模块进行如下熟人统计分析:(1)获取预设人数信息A;(2)设立虚拟场景,并在虚拟场景对应门的位置处设立虚拟线;(3)自虚拟将虚拟场景分为室内和室外;(4)当有人体运动轨迹自室外越过虚拟线进入室内时,记为人数+1;当有人体运动轨迹自室内越过虚拟线进入室外时,记为人数

1;(5)每当有人数+1或

1时,将当前室内人数N=A(+1)*X+(

1)*Y作为当前人数,其中X为统计到的+1人次,Y为统计到的

1人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控制模块接收二氧化碳传感器(2)的信息和当前室内人数N:当N超过第一阈值时,或二氧化碳传感器(2)检测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第二阈值时,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105)发送启动指令,并至少在预设第一预设时间内不向供风装置、电控气流控制器(105)发送关闭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控制模块实时接收第一电子气体流量计(109)的流量信息L1、第二电子气体流量计(110)的流量信息L2;并计算L=L1

L2,当L大于第三阈值时,向用户发送更换过滤器(102)的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室内新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控制模块实时接收当前室内人数N,并计算P=T*S/N,其中S为预设的室内面积,T为预设启动间隔时间;当P
大于预设第四阈值时,向负氧离子发生器(103)、电控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新朗和暖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