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524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9
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属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网笼自动折弯焊接技术领域。所述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主框架的约束翻转总成、折弯系统和焊接系统,约束翻转总成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下夹板与翻转结构连接,折弯系统包括顶部液压缸、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顶部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上折弯板,上折弯板的下方设置有折弯块,左侧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左侧压块,右侧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右侧压块,焊接系统包括底板,底板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设置有静电极组件和动电极组件。所述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型号钢筋自动折弯成型、自动焊接,适用性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操作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网笼自动折弯焊接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的生产需用到网笼,目前,网笼的竖筋位置多采用的两个薄片焊接形成,两个薄片焊接的形式消耗材料过多,生产工艺复杂,因此,在网笼竖筋位置采用网圈结构代替了薄片结构,实现工艺上更加的简单实用,也更节省材料。网圈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进行折弯和焊接,现有网圈的折弯和焊接环节多通过人工操作完成,这使得网圈的产量和质量主要由生产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和现场工作环境所决定。但是,钢筋折弯后的外形和尺寸参差不齐,难以达到规定的工艺要求,人工的焊接质量也难以避免出现虚焊、漏焊、残渣等缺陷,而且焊接表面也不美观,这不仅直接影响后续的生产,还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成品合格率低。
[000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折弯、焊接的一体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质量和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其能够实现多种型号钢筋自动折弯成型、自动焊接,整个系统的适用性广、实用性强、稳定性好、操作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主框架的约束翻转总成、折弯系统和焊接系统;
[0007]所述约束翻转总成包括固设于所述主框架的上夹板以及设置于上夹板下方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与翻转结构连接,翻转结构带动下夹板翻转以实现下夹板与上夹板的张开与闭合;
[0008]所述折弯系统包括顶部液压缸、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所述顶部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上折弯板,所述上折弯板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排列的折弯块;所述左侧液压缸位于最下面的折弯块的左侧,所述左侧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左侧压块;所述右侧液压缸位于最下面的折弯块的右侧,所述右侧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右侧压块;
[0009]所述焊接系统包括与主框架底部固连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置有静电极组件和动电极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主框架的摆角气缸座,所述摆角气缸座与气缸一转动连接,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与鱼眼接头的一端刚性连接,所述鱼眼接头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与下夹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支撑座还与主框架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折弯板为倒凹形结构,所述上折弯板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滚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液压缸通过顶部缸座固设于所述主框架,所述顶部液压缸的输出端与顶部油缸接头连接,所述顶部油缸接头的下方通过顶部滑台与上折弯板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折弯系统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一侧分别与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连接,所述过渡板的另一侧与前后移动结构相连,前后移动结构带动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前后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液压缸通过左侧缸座固设于所述过渡板,所述左侧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左侧油缸接头连接,所述左侧油缸接头的右侧通过左侧滑台与左侧压块连接;所述右侧液压缸通过右侧缸座固设于过渡板,所述右侧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右侧油缸接头连接,所述右侧油缸接头的左侧通过右侧滑台与右侧压块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压块为L形结构,所述右侧压块为反L形结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滑块导轨结构一与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还设置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气缸三的伸缩运动带动移动板沿着导轨移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静电极组件包括通过支柱固设于所述移动板上方的静电极安装板,所述静电极安装板的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静电极绝缘垫、静电极铜排和静电极块;所述动电极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移动板的倍力气缸,所述倍力气缸的输出端从下至上依次连接有动电极绝缘垫、动电极铜排和动电极块;所述静电极铜排和动电极铜排均与变压器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还包括模具快换系统,所述模具快换系统包括固定销和换型定位块;所述底板的底部通过滑块导轨结构二与固定架连接;所述换型定位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底板和换型定位块对应地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固定销插入底板和换型定位块的定位孔中。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结构紧凑、功能强大,作为网圈生产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安装在钢筋切断器的后面,钢筋矫直后按预定尺度输送过来,切断后在相应系统上完成折弯和焊接工作,是后续加工生产的质量保障。
[0021]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约束翻转总成和折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系统和焊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7]1‑
约束翻转总成,101

摆角气缸座,102

上夹板,103

下夹板,104

鱼眼接头,105

气缸一,106

支撑座,2

折弯系统,201

顶部液压缸,202

顶部缸座,203

左侧液压缸,204

左侧缸座,205

顶部滑台,206

上折弯板,207

滚轮,208

销轴,209

折弯块,210

顶部油缸接头,211

左侧压块,212

过渡板,213

直线轴承,214

导轴,215

气缸二,216

右侧液压缸,
217

右侧压块,218

左侧滑台,219

左侧油缸接头,220

右侧缸座,221

右侧油缸接头,222

右侧滑台,3

焊接系统,301

静电极安装板,302

支柱,303

静电极绝缘垫,304

静电极铜排,305

变压器,306

支架,3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主框架的约束翻转总成、折弯系统和焊接系统;所述约束翻转总成包括固设于所述主框架的上夹板以及设置于上夹板下方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与翻转结构连接;所述折弯系统包括顶部液压缸、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所述顶部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上折弯板,所述上折弯板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排列的折弯块;所述左侧液压缸位于最下面的折弯块的左侧,所述左侧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左侧压块;所述右侧液压缸位于最下面的折弯块的右侧,所述右侧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右侧压块;所述焊接系统包括与主框架底部固连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设置有静电极组件和动电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主框架的摆角气缸座,所述摆角气缸座与气缸一转动连接,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与鱼眼接头的一端刚性连接,所述鱼眼接头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与下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还与主框架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弯板为倒凹形结构,所述上折弯板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液压缸通过顶部缸座固设于所述主框架,所述顶部液压缸的输出端与顶部油缸接头连接,所述顶部油缸接头的下方通过顶部滑台与上折弯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网圈折弯焊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系统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一侧分别与左侧液压缸和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聃周哲郭珣王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智勤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