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气发生器和氢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08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气发生器和氢气发生器,蒸气发生器包括:蒸气生成部,所述蒸气发生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管和蒸气出口;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于所述蒸气生成部内部,蒸气生成空间,所述蒸气生成空间设于所述多个换热管和所述蒸气生成部之间;气体输入装置,所述气体输入装置上设有气体输入口,且所述气体输入装置连通所述多个换热管;气体输出装置,所述气体输出装置上设有气体输出口,且所述气体输出装置连通所述多个换热管;其中,所述蒸气生成部设于所述气体输入装置和所述气体输出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有效提高了蒸气的生产速率。高了蒸气的生产速率。高了蒸气的生产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气发生器和氢气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气发生器和一种氢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统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并且矿物资源逐渐枯竭,因此急需一种环保高效的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和氢能。其中,氢气能够清洁燃烧注定是一种理想的能源,但在制氢过程中,其生产环境需严格把控,一旦氢气泄漏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0003]现有制氢工艺中,有利用甲醇与水为原料液进行氢气制备的方法,为了使蒸气直接使用,每个氢气发生器都设有对应的蒸气发生器,但是现有的蒸气发生器是将液态水加入管内,在管外通入高温气体进行加热,但是为了保证换热面积,不能换热管做的较粗,这样导致蒸气生成的速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气发生器,使有效提高了蒸气的生产速率。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蒸气发生器,包括:蒸气生成部,所述蒸气发生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管和蒸气出口;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于所述蒸气生成部内部,蒸气生成空间,所述蒸气生成空间设于所述多个换热管和所述蒸气生成部之间;气体输入装置,所述气体输入装置上设有气体输入口,且所述气体输入装置连通所述多个换热管;气体输出装置,所述气体输出装置上设有气体输出口,且所述气体输出装置连通所述多个换热管;其中,所述蒸气生成部设于所述气体输入装置和所述气体输出装置之间。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现有的蒸气发生器是将液态水加入管内,在管外通入高温气体进行加热,但是为了保证换热面积,不能换热管做的较粗,这样导致蒸气生成的速率较慢,因此本技术通过将蒸气生成空间设置在蒸气生成部和多个换热管之间,从而增大液态水和多个换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且液态水的容积变大,从而增加蒸气生成的速率。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换热管为直管、盘管或弯管中的任意一种。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方面将换热管设置为直管,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直管状的换热管可使气体流量增多,从而使换热管可持续保持较高的温度状态,从而使提高蒸气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将换热管设置为盘管,可增大气体和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水更好的受热,从而提高气体的使用率。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还包括: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蒸气生成空间内。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电加热过热部,在气体过热部内气体温度过低时,可通过电加热过热部对蒸气进行进一步的加热,使蒸气中
夹杂的液态水其在进入氢气发生器之前进行二次加热,使蒸气中夹杂的液态水减少。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气体输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至少一个第一过渡件,所述第一过渡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过渡件和所述换热管一一对应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置第一固定板连接换热管的一端,且在第一固定件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过渡件,通过第一过渡件和换热管一一对应设置,一方面便于固定换热管;另一方面,当在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换热管时,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过渡件将其对应的换热管插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还包括:过热部,所述过热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气体输出装置内,且所述过热部内设有蒸气传输管,且所述蒸气传输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气出口。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蒸气生成部内设置蒸气生成空间,且在蒸气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过热部,在蒸气生成部中加热完的气体在加热完蒸气后,会进入至过热部,从而对排出的蒸气进行进一步的加热,使蒸气中夹杂的液态水其在进入氢气发生器之前进行二次加热,使蒸气中夹杂的液态水减少。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过热部包括:气体过热部和电加热过热部;其中,所述气体过热部设于所述电加热过热部和所述蒸气生成部之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气体过热部和电加热过热部,一方面在换热管上对蒸气生成部进行加热的气体,可进入气体过热部进行二次加热使用,从而对排出的蒸气进行进一步的加热,使蒸气中夹杂的液态水其在进入氢气发生器之前进行二次加热,使蒸气中夹杂的液态水减少;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电加热过热部,在气体过热部内气体温度过低时,可通过电加热过热部对蒸气进行进一步的加热,使蒸气中夹杂的液态水其在进入氢气发生器之前进行二次加热,使蒸气中夹杂的液态水减少。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气体过热部包括:气体过热空间,所述气体过热空间连通所述换热管;蒸气过热管,所述蒸气过热管设于所述气体过热空间内,且所述蒸气过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蒸气出口,相对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电加热过热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气体过热空间连通多个换热管,且气体过热空间内设有蒸气过热管,在蒸气生成部生成的蒸气通过蒸气过热管传输至过热部,从而进行过热。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气体过热部还包括:第二固定板;至少一个第二过渡件,所述第二过渡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过渡件和所述换热管一一对应设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设置第二固定板连接换热管的一端,且在第二固定件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过渡件,通过第二过渡件和换热管一一对应设置,一方面便于固定换热管;另一方面,当在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换热管时,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渡件将其对应的换热管插入。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电加热过热部包括:电加热过热空间,所述电加热过热空间连通所述蒸气过热管,且所述电加热过热空间上设有蒸气输出口;第二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二电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电加热过热空间内;蒸气输入分管,所述蒸气输入分管
连通所述电加热过热空间。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蒸气生成部生产的蒸气的量减少导致氢气生成速率减少时,可通过蒸气输入分管外接入至电加热过热部,从而提高氢气生成速率,当蒸气生成部生产的蒸气的量增多时,可通过蒸气输入分管传输出一部分的蒸气连接至别的装置进行使用,从而实现合理调配。
[002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的一种氢气发生器,包括:制氢反应部;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蒸气发生器,且所述蒸气发生器连接所述制氢反应部。
[0024]本实施例中的氢气发生器包括制氢反应部和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蒸气发生器,且蒸气发生器连接制氢反应部,因此其具有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蒸气发生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气生成部,所述蒸气发生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管和蒸气出口;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于所述蒸气生成部内部,蒸气生成空间,所述蒸气生成空间设于所述多个换热管和所述蒸气生成部之间;气体输入装置,所述气体输入装置上设有气体输入口,且所述气体输入装置连通所述多个换热管;气体输出装置,所述气体输出装置上设有气体输出口,且所述气体输出装置连通所述多个换热管;其中,所述蒸气生成部设于所述气体输入装置和所述气体输出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直管、盘管或弯管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蒸气生成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至少一个第一过渡件,所述第一过渡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过渡件和所述换热管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热部,所述过热部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气体输出装置内,且所述过热部内设有蒸气传输管,且所述蒸气传输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蒸气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强李华波康金腾翔王硕曹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醇氢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