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换热的新型返料器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换热的新型返料器。
技术介绍
[0002]返料器作为循环硫化床锅炉物料循环的一部分,能将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煤渣送回到锅炉的炉膛中,是物料循环的最后环节。返料器主要分为机械式、非机械式两类,目前我国锅炉所使用的返料器基本都为非机械式,依靠底部的流化空气将进入返料器的高温煤渣送回到炉膛中。返料器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循环倍率(循环倍率低即锅炉运行效率低)。
[0003]现有的返料器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出风装置(如风帽、布风板或返料风室)均在返料器底部,容易使风进入到旋风分离器中,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工作,且其出风方向与煤渣下落方向相反,需克服煤渣下落冲击力将煤渣吹起,其工作效率较低。(2)返料器转折处均为直角,具有局部的流化死角,流化效率低,且直角处煤渣与内壁碰撞剧烈。(3)返料器内煤渣温度过高,有发生结焦的风险。(4)返料管出口均朝像斜下方,即送入炉膛的煤渣具有向下的动能,而循环流化床炉膛内物料需向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的新型返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降管(2);与下降管(2)连接的返料管(3),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管(31)、第二弧形管(32)和第三弧形管(33),所述第一弧形管(31)一端与下降管(2)连接,所述第三弧形管(33)一端设有出料口(34)与锅炉炉膛相连,所述出料口(34)沿水平方向出料;设于返料管(3)底部的流化风口,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弧形管(31)与下降管(2)连接端底部的第一出风口(13)及设于所述第一弧形管(31)与第二弧形管(32)连接端底部的第二出风口(14),所述第一出风口(13)沿水平方向出风,所述第二出风口(14)沿竖直方向出风;以及作为返料器外壳的水冷壁(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的新型返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管(31)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弧形管(32)为半圆弧形弯管结构,所述第三弧形管(33)为90
°
弧形弯管结构,三者管道直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的新型返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3)及第二出风口分别通过调节风管(12)与调节风室(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的新型返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壁(4)内壁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上中,刘骥翔,王建新,刘同华,魏方琦,奇瑞军,温太生,韦洪榆,
申请(专利权)人:刘上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