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弹片及采用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74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平板弹片及采用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该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包括一固定框及沿固定框向内延伸的至少一弹臂,固定框包括至少一连接部,每一弹臂包括一弹臂本体及一卷曲部,卷曲部设于弹臂本体一端且与固定框连接部之一连接,或设于自弹臂本体向固定框内延伸的一端。该采用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包括:一外框架,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座;一动件,设于外框架内,可在外框架内相对外框架移动,其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接座及至少一平板弹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藉由平板弹片的弹臂两端均包括一卷曲部用于与固定框及动件连接,卷曲部可分担一部分由于弹臂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应力,而使弹臂可承受较大的应力,增加了平板弹片的挠性,而具有挠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特别是涉及一种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及采用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Flat Spring And Voice Coil Motor Using The Same)。
技术介绍
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 VCM)具有体积小、耗电量少、致动位移 精确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电子产品的短距致动器,如手机制动马 达、磁头的光学致动器、相机的自动对焦装置等,然而,音圈马达的致动/复 原变化速度相较于电子产品动辄数毫秒的变化速度而言较慢,因此,音圈马 达当中会加入至少一弹片来加速致动/还原速度。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种先前现有技术的用于相机自动变焦的音圏马 达的分解立体示意图。该传统现有的用于相机自动变焦的音圈马达,包含 一上盖IOO、 一底盖105、 一外框架110、 一镜头支架120以及二平板弹片 130。 二平板弹片130固定设置于外框架110的两端,用于将镜头支架120 限定于外框架110内。外框架110的四周设有磁铁115。镜头支架120上固 定设有一线圈125,当对线圈125通不同方向的电流时,线圈125产生的磁 场与磁铁115的磁场相吸引或相排斥,从而带动镜头支架120向上或向下 运动0请参阅图2所示,是图1所示的平板弹片130的平面示意图。该平板 弹片130,包括一固定框131、四弹臂132以及一移动框133。 二平板弹片 130的二固定框131分别固定于外框架110的两端,二移动框133固定至镜 头支架120的两端。弹臂132连接于固定框131与移动框133之间。固定 框131、四弹臂132及移动框133—体成型,且在同一平面上。当弹臂132产生的弹性形变时,其与固定框131及移动框133的交接 处受到的应力最大,若镜头支架120产生过大的位移,该交接处将会产生 过大的应力,以至于不能承受,从而导致弹臂132失去弹性。因此,上述平 板弹片的挠性不佳,确实有改进的必要。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 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 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 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 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平板弹片及采用 该平板弹片的音圈马达,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 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 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其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 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平板弹片及采用该平板弹 片的音圏马达,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使其更具有实 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 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平板弹片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的平板弹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挠性的 平板弹片,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音圈马达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音圈马达,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平板 弹片的音圈马达,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其包括 一固定框,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弹臂,该弹臂包括 一弹臂本体;及一第一巻曲部,设置于该弹臂本体的一端且与该固定框的该第 一连接部连接,或设置于自该弹臂本体向该固定框内延伸的 一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 步实现。 前述的平板弹片,其中所述的弹臂更包括一第二巻曲部,设置于相对于该第一巻曲部的该弹臂本体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巻曲部是设置于该弹 臂本体的一端且与该固定框的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该第二巻曲部是设置于自该弹臂本体向该固定框内延伸的 一端。前述的平板弹片,其中所述的弹臂本体、该第一巻曲部与该第二巻曲 部是为一体成型,或该弹臂本体与该第一巻曲部是为一体成型。前述的平板弹片,其中所述的第一巻曲部与一第二巻曲部的弯曲方向 相反。前述的平板弹片,其中所述的固定框的该第一连接部是为一圓孔、螺钉 或螺孔结构。前述的平板弹片,其中所迷的第二巻曲部连接于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 连接部是为一圓孔、螺钉或螺孔结构。前述的平板弹片,其中所述的弹臂本体为直线形状、规则的巻曲波紋形 状、规则的方波形状或不规则的波紋形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音圈马达,其包括 一外框架,其包括一第一连接座; 一动 件,设置于该外框架内,可以在该外框架内并相对于该外框架移动,其包括 一第二连接座;以及一平板弹片,其包括 一固定框,其包括一第一连接 部;及一弹臂,该弹臂包括 一弹臂本体;及一第一巻曲部,设置于该弹臂 本体的 一端且与该固定框的该第 一连接部连接后,藉由该第 一连接部与该 外框架的该第 一连接座连接,或设置于自该弹臂本体向该固定框内延伸的 一端且与该第二连接座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音圈马达,其中所述的弹臂更包括一第二巻曲部,设置于相对 于该第一巻曲部的该弹臂本体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巻曲部是设置于该弹 臂本体的一端且与该固定框的该第 一连接部连接后,藉由该第 一连接部与 该外框架的该第 一连接座连接,该第二巻曲部是设置于自该弹臂本体向该 固定框内延伸的 一端且与该第二连接座连接。前述的音圏马达,其中所述的弹臂更包括一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二 巻曲部是与该第二连接部连接后,藉由该第二连接部与该动件的该第二连 接座连接。前述的音圈马达,其中所述的弹臂本体、该第一巻曲部与该第二巻曲部 是为 一体成型或该弹臂本体与该第 一巻曲部是为 一体成型。前述的音圈马达,其中所述的外框架的该第一连接座与该动件的该第 二连接座是分别为突柱或螺孔结构。前述的音圈马达,其中所述的外框架的该第一连接座与该第一连接部 的相互连接方式以及该动件的该第二连接座与该第二连接部的相互连接方 式是为螺钉与螺孔相互锁固或胶接。前述的音圈马达,其中所述的第一巻曲部与一第二巻曲部的弯曲方向 相反。前述的音圈马达,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是分别为一 圆孔、螺钉或螺孔结构。前述的音圏马达,其中所述的弹臂本体为直线形状、规则的巻曲波紋形 状、规则的方波形状或不规则的波紋形状。前述的音圈马达,其中所述的动件是为一相机镜头、 一相机镜头支架或 一磁头等。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 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其包括一 固定框,其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部;以及至少一弹臂,其每一弹臂包括 一弹臂本体;以及一第一巻曲部,设置于弹臂本体的一端且与固定框的第一连接部之一连接,或设置于自弹臂本体向固定框内延伸的一端。根据上述构想,弹臂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巻曲部,设置于相对于.第一巻 曲部的弹臂本体的另一端,其中第一巻曲部是设置于弹臂本体的一端且与 固定框的第 一连接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固定框,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以及 一弹臂,该弹臂包括: 一弹臂本体;及 一第一卷曲部,设置于该弹臂本体的一端且与该固定框的该第一连接部连接,或设置于自该弹臂本体向该固定框内延伸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嘉
申请(专利权)人: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