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谐振频率的线性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208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可移动单元、具有线圈组件的基座组件、外壳和弹性构件,其中可移动单元具有由固定外壳体积的最大质量。弹性构件具有固定到外壳的顶板外周以及与外周相对并固定到可移动单元的顶部内周。弹性构件能变形到使内外周从它们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平行位置平移到共面位置的程度。磁心组件与可移动单元向下分开预定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谐振频率的线性振动马达。更具体地说,在不使用基于电刷和换向器的传统的振动马达机制的垂直振动马达中,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除能最小化运动的路线外,还能最小化弹性构件的体积,以便最大化固定体积内的振动的幅度。
技术介绍
通信仪器通常具有呼叫接收功能作为它们的一个基座功能。通常,呼叫接收功能产生声音诸如曲调和铃声或振动相应的通信仪器。由于当经扬声器传送到外面时,曲调或铃声会干扰他人,通常使用振动功能来避免这种情形。为允许振动功能,通常起动小型振动马达,将驱动力传送到通信仪器的外壳,从而振动它。通常用在移动电话中的振动马达根据它们的结构分成薄币和细长条型。图1是详细地示例说明传统的硬币型振动马达的透视分解图,这将在下面描述。硬币型振动马达100通常包括以固定构件的形式的定子组件110和以旋转构件形式的转子组装120。定子组件110具有以圆板形式的托架111、附着在托架111的上面的下板112以及以相同的方式,绕下板112、同心附着在托架111的上面的环形磁体113。通过外壳150从上面密封托架111,以及在托架111和外壳150间连接中心轴130。转子组件120可旋转地位于轴130四周,并具有轴承121、线圈组件122、配重重锤(counter weight)123、换向器124、上板125和绝缘体126。定子组件110经电刷140电连接到转子组件120,电刷140在底端连接到下板112以及在顶端连接到换向器124。图2是传统的条型振动马达的截面图,这将在下文描述。条型振动马达200通常包括定子组件210和转子组件220。定子组件210具有本体211、固定到本体211的固定帽212和固定到本体211的磁体213。本体211是空心圆柱构件,以及固定地容纳在磁体213中。转子组件220具有偏心重锤223、固定构件225、在固定地附着在固定构件225的一个侧面上并分成多个段的换向器224,以及固定到固定构件225上的多个线圈组件222。安装在固定帽212上的下板(未示出)具有固定到其上的一对电刷240,其中电刷240连接到电源引线214和接触换向器224以便向其提供电压。与它们的设计无关,上述振动马达产生旋转力以便转动具有不平衡质量的定子单元,从而获得机械振动,其中通常通过电刷和换向器接触,通过换向,将电压提供到旋转线圈产生旋转力。不幸的是,包含这种换向器的电刷型振动马达具有下述问题在马达旋转中,通常换向器的段间的间隙的电刷产生机械摩擦以及电火花以到磨损电刷和换向器,从而缩短马达的寿命。作为为克服这种电刷型振动马达的一些缺陷,以无电刷振动马达的形式的垂直马达,在日本专利申请序列号No.2003-117489中提出了便携式振动马达。在图3中示例说明了垂直马达,这将在下文描述。在轴向端提供具有用于支撑固定轴的两端的一对托架的圆柱框架410,以及具有端子的圆柱线圈420固定到圆柱框架410的内周。径向磁化圆柱永久磁体430,以及与永久磁体430共面固定弹性构件440。通常,在使用谐振频率的振动马达中,振幅F表示为下述方程式1F∝M·X·f2…………方程式1其中M是振动器的质量,X是振动器的位移,以及f2是谐振频率的平方。即,振幅与以固定体积的振动器的质量成比例增加。然而,图3所示的便携式振动器400还具有下述问题线圈420放在占用大的空间的外壳的内壁上,以及弹性构件是线圈弹性构件(即,如果伸出到最大程度,按厚度累积其板的弹性构件占用体积)以致占弹性构件占用的体积,除由其运动所画的轨迹外,不提供用于增加固定体积的振动器的体积的空间。即,不能最大化振动器的质量,从而不能最大化固定体积中的振幅。因此,在该技术中需要能防止这些问题、使用谐振频率的振动马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通过使用谐振频率,设计成自振动的线性振动马达,以便提高寿命和可靠性,代替传统的电刷型振动马达,其经电刷和换向器间的换向,旋转具有不平衡质量的转子单元以便获得机械振动。另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谐振频率的线性振动马达与传统的垂直振动器结构相比,能提高空间有效性以便最大化固定体积中的振动幅度。根据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使用谐振频率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可移动单元,具有磁体,用于容纳磁体的磁轭以及具有预定质量,用于环绕磁轭的侧面的重锤;基座组件,位于可移动单元下并具有线圈组件;外壳,用于覆盖基座组件和位于基座组件上的可移动单元;以及弹性构件,成形为片簧,弹性构件包括固定到外壳的顶板或基座组件的上面的外平面部,与外平面部相对并连接到可移动单元的顶部或底部的内平面部,以及至少两个连接部,用于沿曲线连接内平面部和外平面部,内平面部具有与可移动单元的外部直径的约15至70%匹配的直径,以及弹性构件能变形到使内外平面部从它们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平行位置平移到共面位置的程度,由此,在由磁体产生的磁力和由线圈组件产生的预定频率的电磁力的相互作用下,可移动单元垂直振动。优选地,重锤可以具有大于铁的特定重力,以及,重锤在不对应于线圈组件的其外周部分中形成的底端处延伸到基座组件,从而增加其质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可移动单元的顶部或底部上形成的磁体流,磁体流与弹性构件连接,以便降低由可移动单元的垂直运动产生的接触噪声。优选地,基座组件可以具有能与外部板连接的端子,以及可移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孔以便调整其质量。根据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使用谐振频率的线性马达,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外壳;磁体,位于磁体下并提供用于通过磁力线的路线的磁轭以及附着在磁体的上面的重锤;弹性构件,成形为片簧,弹性构件包括固定到外壳的顶板或基座组件的上面的外平面部,与外平面部相对并连接到可移动单元的顶部的内平面部,以及至少两个连接部,用于沿曲线连接内平面部和外平面部,内平面部具有与可移动单元的外部直径的约15至70%匹配的直径,以及弹性构件能变形到使内外平面部从它们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平行位置平移到共面位置的程度;基座组件,接触外壳的底部并位于可移动单元下,由此,在由磁体产生的磁力和由线圈组件产生的预定频率的电磁力的相互作用下,可移动单元垂直振动。优选地,重锤可以具有大于铁的特定重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可移动单元的上面形成的磁体流,磁体流与弹性构件连接,以便降低由可移动单元的垂直运动产生的接触噪声。附图说明从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传统的硬币型振动马达的分解视图;图2是传述的条型振动马达的截面图;图3是另一传统的条型振动马达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截面图;图5是图4中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分解透视图;图6A是图4中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弹性构件的平面图;图6B是图6A中的弹性构件的底透视图;图6C是图6B中的弹性构件的顶透视图;图7是示例说明根据弹性构件的内部直径与图4的线性振动马达中的可移动单元的外部直径之比的比率的振动变化的图;以及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4和5示例说明下面将描述的使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谐振频率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可移动单元,具有磁体,用于容纳所述磁体的磁轭以及具有预定质量,用于环绕所述磁轭的侧面的重锤;基座组件,位于所述可移动单元下并具有线圈组件;外壳,用于覆盖所述基座组件和位于所述基座 组件上的所述可移动单元;以及弹性构件,成形为片簧,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固定到所述外壳的顶板或所述基座组件的上面的外平面部,与所述外平面部相对并连接到所述可移动单元的顶部或底部的内平面部,以及至少两个连接部,用于沿曲线连接所述内平面部和所 述外平面部,所述内平面部具有与所述可移动单元的外部直径的约15至70%匹配的直径,以及所述弹性构件能变形到使所述内外平面部从它们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平行位置平移到共面位置的程度,由此,在由所述磁体产生的磁力和由所述线圈组件产生的预定频 率的电磁力的相互作用下,所述可移动单元垂直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劝纯道朴一雄孙延昊崔准吴和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