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4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第一支撑板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下料斗、下料管、安装座、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皮带轮、凸轮、过滤板、第二传动杆、搅拌杆和第二皮带轮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惯性振动给料斗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下料不均,导致堵塞现象的问题,该装置能够充分的对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下料均匀性的同时,提高了下料速率。提高了下料速率。提高了下料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给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

技术介绍

[0002]振动料斗是一种新型给料设备,安装在各种料仓下部,通过振动使物料活化,能够有效消除物料的起拱、堵塞和粘仓现象,解决料仓排料难的问题,振动料斗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冶金、机械制造、粮食及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环保、陶瓷等行业,目前传统的惯性振动给料斗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下降的速率较慢,容易引起管道堵塞,同时导致入料不均的现象,降低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具备提高下料速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传统的惯性振动给料斗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下降的速率较慢,容易引起管道堵塞,同时导致入料不均的现象,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第一支撑板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右侧贯穿下料管的左侧并延伸至下料管的内腔,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右侧通过轴承与下料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下料管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所述下料斗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左侧贯穿下料斗的内腔并延伸至下料斗的外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下料管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过滤板的顶部延伸至下料斗的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凸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凸轮形状规格一致。
[0008]优选的,所述下料管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
[0009]优选的,所述下料斗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表面开设有漏孔。
[0010]优选的,所述下料斗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机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安装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下料斗、下料管、安装座、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皮带轮、凸轮、过滤板、第二传动杆、搅拌杆和第二皮带轮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惯性振动给料斗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下料不均,导致堵塞现象的问题,该装置能够充分的对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下料均匀性的同时,提高了下料速率,避免物料出现堵塞管道的现象。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块,能够对过滤板进行限位和支撑,提高了过滤板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凸轮,能够带动过滤板进行振动,从而实现高效下料的目的,通过设置排料管和控制阀,能够方便对物料进行排出,通过设置导流筒,能够提高物料下料的效率,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对电机的启停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方便操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下料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外部视图。
[0017]图中:1、安装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下料斗;5、下料管;6、安装座;7、电机;8、第一传动杆;9、第一皮带轮;10、凸轮;11、过滤板;12、第二传动杆;13、搅拌杆;14、第二皮带轮;15、限位块;16、支撑块;17、排料管;18、控制阀;19、导流筒;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本技术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安装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对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4,下料斗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筒19,导流筒19的表面开设有漏孔,下料斗4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通过导线与电机7电性连接,
下料斗4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5,下料管5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过滤板11的顶部延伸至下料斗4的内腔,下料管5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17,排料管17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18,第一支撑板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安装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的底部与安装座6固定连接,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8,第一传动杆8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第一传动杆8的右侧贯穿下料管5的左侧并延伸至下料管5的内腔,第一传动杆8的右侧通过轴承与下料管5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一传动杆8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轮10,凸轮1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凸轮10形状规格一致,下料管5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11,下料斗4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2,第二传动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3,第二传动杆12的左侧贯穿下料斗4的内腔并延伸至下料斗4的外部,第二传动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4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9传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块15,能够对过滤板11进行限位和支撑,提高了过滤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性振动给料斗,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安装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对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斗(4),所述下料斗(4)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5),所述第一支撑板(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8),所述第一传动杆(8)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9),所述第一传动杆(8)的右侧贯穿下料管(5)的左侧并延伸至下料管(5)的内腔,所述第一传动杆(8)的右侧通过轴承与下料管(5)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8)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凸轮(10),所述下料管(5)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11),所述下料斗(4)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2),所述第二传动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第二传动杆(12)的左侧贯穿下料斗(4)的内腔并延伸至下料斗(4)的外部,所述第二传动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生刘东才松北胡宝壮孙泽峰王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安特磁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