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0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隔板,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机箱的顶部栓接有凹模座,所述凹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料槽,所述机箱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栓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通过水泵、软管、进料管、电机、丝杆、螺纹套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料槽进行上料,同时上料后将进料管移动,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空腔、第二气缸和顶出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成型的石墨环顶出,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螺纹套进行限位,提高了螺纹套的稳定性。提高了螺纹套的稳定性。提高了螺纹套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环
,具体为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环采用柔性石墨带或柔性石墨编制填料,经模压制成不同尺寸的环状产品,适应于热水、高温、高压蒸汽、热交换液、氮气、有机溶剂、碳氢化合物、低温液体等介质,用于压缩机、机泵、阀门、化工仪器、仪表等,碳

石墨环主要用在机械旋转部位的密封,碳

石墨环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特性。
[0003]传统石墨环生产用冲床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不便于使用者上料,同时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使用者疲劳,影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不便于使用者将成型的石墨环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便于使用者上料,同时便于使用者取出石墨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隔板,所述机箱的顶部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机箱的顶部栓接有凹模座,所述凹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料槽,所述机箱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栓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栓接有配合料槽使用的凸模,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水泵、软管、进料管、电机、丝杆、螺纹套和连接杆,所述机箱的右侧栓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栓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至机箱的内腔,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并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远离软管的一端连通有喷嘴,所述隔板的顶部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侧通过轴承与机箱内腔右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杆,所述机箱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机箱顶部的右侧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栓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进料管的底部栓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贯穿通槽并与滑套的底部栓接。
[0006]优选的,所述凹模座的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依次贯穿空腔和料槽并栓接有顶出板。
[0007]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螺纹套的底部栓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右侧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腔与出水管的表面栓接。
[0009]优选的,所述滑柱的左侧栓接有限位块,所述机箱的左侧栓接有存放箱。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通过水泵、软管、进料管、
电机、丝杆、螺纹套和连接杆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料槽进行上料,同时上料后将进料管移动,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空腔、第二气缸和顶出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成型的石墨环顶出。
[0012]2、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螺纹套进行限位,提高了螺纹套的稳定性,通过固定件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出水管进行固定,通过限位块的配合,对滑套进行限位,通过存放箱的配合,对工具等物品存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机箱结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凹模座结构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凹模座结构剖视图。
[0017]图中标号:1、机箱;2、隔板;3、上料机构;31、水泵;32、软管;33、进料管;34、电机;35、丝杆;36、螺纹套;37、连接杆;4、凹模座;5、料槽;6、连接板;7、第一气缸;8、凸模;9、固定板;10、滑柱;11、滑套;12、空腔;13、第二气缸;14、顶出板;15、滑槽;1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包括机箱1,机箱1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隔板2,机箱1的顶部设置有上料机构3,机箱1的顶部栓接有凹模座4,凹模座4的顶部开设有料槽5,机箱1 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底部栓接有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栓接有配合料槽5使用的凸模8,上料机构3包括水泵31、软管32、进料管33、电机34、丝杆35、螺纹套36和连接杆37,机箱1的右侧栓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栓接有水泵31,水泵31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远离水泵 31的一端贯穿至机箱1的内腔,水泵31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有软管32,软管32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并连通有进料管33,进料管33远离软管32的一端连通有喷嘴,隔板2的顶部栓接有电机34,电机34的输出轴栓接有丝杆35,丝杆35的右侧通过轴承与机箱1内腔右侧的顶部转动连接,丝杆3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6,螺纹套36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杆,机箱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槽,机箱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 的左侧栓接有滑柱10,滑柱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1,滑套11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杆37,连接杆37的顶部与进料管33的底部栓接,固定杆的顶部贯穿通槽并与滑套11的底部栓接,便于使用者将原料输送至料槽5内,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便于使用者上料,同时便于使用者取出石墨环。
[0020]凹模座4的底部开设有空腔12,空腔1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依次贯穿空腔12和料槽5并栓接有顶出板14,便于使用者将石墨环顶出。
[0021]隔板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顶部与螺纹套36的底部栓接,辅助螺纹套36进行移动,提高了螺纹套36的稳定性。
[0022]固定板9的右侧栓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腔与出水管的表面栓接,提高了出水管的稳定性,防止出水管在传送石墨时晃动。
[0023]滑柱10的左侧栓接有限位块,机箱1的左侧栓接有存放箱,对工具等其他物品存放。
[0024]具体使用时,使用者开启水泵31,水泵31将机箱1内的石墨原料输送至软管32内,从而软管32将石墨原料输送至进料管33内,进而进料管33将石墨原料通过喷嘴输送至料槽5内,随后使用者开启电机34,电机34带动丝杆35转动,从而丝杆35带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石墨环生产用冲床,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腔的两侧均栓接有隔板(2),所述机箱(1)的顶部设置有上料机构(3),所述机箱(1)的顶部栓接有凹模座(4),所述凹模座(4)的顶部开设有料槽(5),所述机箱(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栓接有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的底部栓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底部栓接有配合料槽(5)使用的凸模(8),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水泵(31)、软管(32)、进料管(33)、电机(34)、丝杆(35)、螺纹套(36)和连接杆(37),所述机箱(1)的右侧栓接有支架,且支架的顶部栓接有水泵(31),所述水泵(31)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远离水泵(31)的一端贯穿至机箱(1)的内腔,所述水泵(31)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顶端连通有软管(32),所述软管(32)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并连通有进料管(33),所述进料管(33)远离软管(32)的一端连通有喷嘴,所述隔板(2)的顶部栓接有电机(34),所述电机(34)的输出轴栓接有丝杆(35),所述丝杆(35)的右侧通过轴承与机箱(1)内腔右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3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学李华王秀明孙从国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聚益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