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20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40
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属于医疗耗材,是一种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两个分支支架,两个分支支架的一端嵌入在主支架的前端端头处,主支架的前端设置为与分支支架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主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封闭并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护裙,护裙内开有并列设置的两个通孔,分支支架的一端为连接端,穿过护裙的通孔深入到主支架的连接件内,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端头处设置有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应用于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处时,能够有效的降低覆膜支架放置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提高成功率。提高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耗材领域,尤其涉及血管支架,具体为一种用于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的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是体循环动脉的主干,自左心室发出,经肺动脉的右侧向右前上方行,至右侧第二胸肋关节高度,呈弓形转向左后方,达第四胸椎体下缘的左侧,再转向下行,主动脉弓是升主动脉延续的弓形弯曲的部分,主动脉弓于弓的凸侧发出三条较大的动脉,从右到左一次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上行后分支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其中,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上行穿过颈部后为人体的头部供血,左锁骨下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路过人体锁骨处后为左右侧上肢供血。
[0003]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剥离是主动脉易发生的疾病,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剥离常被称为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壁压力增加或结构变化,血管内膜撕裂、出现裂口,血液经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将内膜与中膜和/或外膜分开,形成假腔,主动脉腔内血液通过裂口进入形成的假腔中,使主动脉血管壁形成血肿,就像血管内膜从主动脉壁上剥离开一样。主动脉夹层形成后,血肿破裂,出血会进入心包而引起急性心包填塞,直接危及生命,血肿不破裂也会压迫附近血管,压迫冠脉导致心肌梗死,压迫其它血管造成终末器官缺血,随后带来各种缺血性疾病甚至器官衰竭。该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抢救窗口期短。主动脉弓处血液转角角度大,承受来自左心室最强的动脉血液冲击压力,是主动脉最容易发生夹层的部分。另外,先天性心脏病中,主动脉弓离断也是主动脉弓处的常见疾病。
[0004]目前针对此类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具体而言,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通过各种术式进行主动脉置换或者放置覆膜支架,尤其后者,其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更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复杂性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治疗方式。覆膜支架(covered stent)指的是金属支架上涂覆特殊膜性材料的支架,既保留了金属支架的功能,又具有膜性材料隔绝的特性。其中,金属支架多为自扩张镍钛合金支架,膜性材料多为聚酯膜,通过聚酯缝合线与金属支架连接,金属支架上带有显影的标记点。
[0005]但是,由于主动脉弓处分支较多,且发生病变的位置也较多,这使得哪怕医疗耗材公司制作出各种规格各种形态的覆膜支架,但受限于介入手术的手术过程,现有的这些覆膜支架依然难以满足需求。如现有的用于血管分支处的覆膜支架为一体的人字形支架,手术和张开比较复杂容易发生问题,同时还在支架张开之前就必须调整好放置角度,这为该支架的放置带来的较大的困难,术者只能通过多次尝试来完成放置过程,即使采用最新的覆膜支架,其远近端均有标记点,依然存在手术难度高,手术时间长,对术者的经验要求过高的问题,很难应用在主动脉弓的无名动脉处;也有采用分体结构的覆膜支架,但无名动脉的分支血管右锁骨下动脉仅4

5cm处就有新的分支血管,这使得分支血管内的覆膜支架长
度难以保证其有效的附着在血管内壁,覆膜支架一旦脱离将同样带来新的问题,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是一种用于放置在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内的覆膜支架,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成功率。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为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两个分支支架,两个分支支架的一端嵌入在主支架的前端端头处,在本专利技术中,主支架的前端设置为与分支支架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主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封闭并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护裙,护裙内开有并列设置的两个通孔,分支支架的一端为连接端,穿过护裙的通孔深入到主支架的连接件内,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端头处设置有限位结构。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护裙从连接件处向外延伸,分别围绕两个通孔设置,且护裙靠近主支架边缘处的长度比靠近主支架中心处小,围绕两个通孔设置的两个护裙相互靠拢成为锥形,护裙为膜性材料制成。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护裙内设置有从通孔向连接件内延伸的定位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的限位结构为向外侧迂回的翻边,翻边与定位环相配合,定位环为自扩张金属支架结构,翻边从定位环内迂回嵌入到定位环外。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的限位结构为增厚段,增厚段的外径大于护裙内的通孔内径,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端头嵌入在护裙内。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的限位结构为缩口结构,缩口结构靠近分支支架连接端的端头处,分支支架连接端端头的外径大于护裙内的通孔内径,缩口结构的外径小于护裙内的通孔内径,分支支架的缩口结构嵌入在护裙的通孔处。
[0013]进一步的,所述缩口结构为膜性材料制成,缩口内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根金属连接丝,金属连接丝沿分支支架的径向设置,且按照缩口结构的形态自然弯曲。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主支架的末端设置为金属支架向外突出的花冠结构,花冠结构为主支架端头处的金属支架略向外弯折呈喇叭口状,主支架靠近端头处的外侧面设置有倒钩,倒钩与花冠结构配合,将主支架固定在血管内壁。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主支架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止血液从覆膜支架与血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返流的返流膜,返流膜为套设在主支架外侧壁的喇叭口结构,其开口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即朝向主支架的前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以主支架与分支支架分离式的覆膜支架为基础,方便介入手术时分别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覆膜支架置入成功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护裙对分支支架与主支架的连接处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得连接处的分支支架进入分支血管弯曲时也能实现分支支架端头处与主支架的有效连接,同时避免血液从连接处的缝隙流入到覆膜支架与血管内壁之间;(3)本专利技术主支架与分支支架之间的翻边与定位环的嵌合结构,能够最大化的实
现主支架与分支支架的稳定连接,在血流的冲刷下,分支支架连接的更加稳固;(4)本专利技术主支架与分支支架之间的增厚段嵌入结构,放置操作简单不易出错,但分支支架的放置效果好,张开时能够保证其与主支架的稳定连接;(5)本专利技术主支架与分支支架之间的缩口结构嵌入结构,放置操作同样简单不易出错,同时由于分支支架的缩口两边的结构均一,使得张开时更加轻松且不易出错;(6)本专利技术的主支架上的花冠与倒钩配合,有效的保证了主支架附着在血管内壁,经受主动脉血流冲击也不会移动;(7)本专利技术的主支架外侧壁设置的返流膜能够有效的放置血管从覆膜支架与血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返流。
[0017]因此,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应用于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处时,能够有效的降低覆膜支架放置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安置位置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为覆膜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两个分支支架,两个分支支架的一端嵌入在主支架的前端端头处,其特征在于:主支架的前端设置为与分支支架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主支架为一体式结构,另一端封闭并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护裙,护裙内开有并列设置的两个通孔,分支支架的一端为连接端,穿过护裙的通孔深入到主支架的连接件内,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端头处设置有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裙从连接件处向外延伸,分别围绕两个通孔设置,且护裙靠近主支架边缘处的长度比靠近主支架中心处小,围绕两个通孔设置的两个护裙相互靠拢成为锥形,护裙为膜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裙内设置有从通孔向连接件内延伸的定位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支架的连接端的限位结构为向外侧迂回的翻边,翻边与定位环相配合,定位环为自扩张金属支架结构,翻边从定位环内迂回嵌入到定位环外。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建林苗仁英陈宁恒吴世勇李萌王彦军宋燕郭学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