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03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将冷却风导入转子与定子绕组之间的间隙的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包括一成型的挡风侧壁,特点是挡风侧壁呈圆筒状,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的固定端上开有8-12个固定安装孔,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另一端内侧的中间部位是由引流壁形成的一环状引流风道腔,该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于电机内风扇外径8-14mm,挡风侧壁与引流壁之间是一与其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本发明专利技术挡风侧壁的固定端可直接安装在电机定子筋上,成本低;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拆卸转子时不需拆下挡风板,维修方便;挡风板与内风扇形成封闭回路,电机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的冷却或通风系统,尤其是一种可将冷却风全部导入转子与定 子绕组之间的间隙的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
技术介绍
电机在工作时发热会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其发热部位主要是转子与定子绕组。因此 在电动机转子轴上装有内风扇,电动机运行带动内风扇旋转,将外界空气输送到电机内 部,对电机的转子和定子绕组进行强制冷却,以降低电机的转子和定子绕组的温升。箱 式机座的高压电机转子轴上也带有的内风扇,内风扇旋转时,带动气流从机座侧板进风 口进风,从机座顶板或后侧板出风口出风,通风方式为径向通风,对电机进行冷却。电 机内部装有挡风板,和内风扇构成气流回路,该挡风板可以将冷却风全部导入转子与定 子绕组之间的间隙中,提高冷却风的利用率,更有效地降低转子和定子绕组在工作时产 生的温升。目前,大多箱式机座的高压电机,其挡风板(12)的板壁均做成喇叭状,如 图1所示。为了使气流形成封闭式回路,将机座顶板封闭,在机座两端各焊接一个固定 板(13),将挡风板(12)固定在固定板(13)上。这种结构的挡风板为钢板焊接件,外 形尺寸不易控制,经常产生挡风板与内风扇相擦的现象;机座需焊接两块挡风固定板或 者焊接挡风筒,增加了成本;另外,挡风板内径小于内风扇外径,维修电机时,需卸下 挡风板才能将转子抽出,维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挡风板外形尺寸不易控制易与内风扇相擦、成本高、维修电禾几 需卸下挡风板而造成的维修费时费力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该高 压电机内置挡风板不仅加工简单,成本低,而且电机拆卸、维修方便,电机冷却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包括一成型 的挡风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侧壁呈圆筒状,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的固定端上 开有8-12个可与电机定子筋相联接的固定安装孔,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另一端内侧的中 间部位是由引流壁形成的一环状引流风道腔,该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于电机内风扇外径8 — 14ram,所述的挡风侧壁与引流壁之间是一与其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3所述的与挡风侧壁、引流壁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和挡风侧壁、引流壁之间圆弧连接。 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塑性材料一次模压成型,尺寸准确,重量轻。挡风侧壁的固定端可直接安装在电机定子筋上,机座不需焊接挡风板固定板,降低成本。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于电机内风扇外径,电机拆卸转子时不需拆下挡风板,维修方便。挡风板与内风扇形成封闭回路,电机冷却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工简单,成本低,外型美观,安装、维修方便,电机冷却效果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现有的挡风板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主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l.挡风侧壁,2.挡风端壁,3.引流壁,4.环状引流风道腔,5.固定安装孔,6. 定子筋,7.定子线圈,8.转子,9.进风口, 10.内风扇,11.出风口, 12.挡风板,13.固定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2中, 一种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包括一成型的挡风侧壁(1),该挡风侧壁(1) 呈圆筒状。在圆筒状挡风侧壁(1)的固定端上开有8个固定安装孔(5),在圆筒状挡风侧壁另 一端内侧的中间部位是由引流壁(3)形成的一环状引流风道腔(4)。在挡风侧壁(1)与引流壁(3)之间是一与其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2),挡风端壁 (2)与挡风侧壁(1)、引流壁(3)之间圆弧连接。挡风侧壁(1)、挡风端壁(2)、引流壁(3)釆用玻璃钢材料,采用模具冲压一次成 型,重量轻,尺寸准确,外型美观,成本低。图3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箱式机座的高压电机转子 轴上装有内风扇(10),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经其挡风侧壁(1)固定端上的固定安装孔 (5)由固定螺钉直接安装在电机的定子筋(6)上,定子线圈(7)包裹在挡风板内,环状引流风道腔(4)的内腔直径大于电机内风扇(10)外径10誦,电机拆卸转子(8)时, 不需拆下挡风板。电机运转带动内风扇(10)旋转,带动气流从机座侧板进风口 (9)进入电机内部, 挡风板的挡风侧壁(1)、挡风端壁(2)、引流壁(3)和内风扇(10)构成气流回路,冷 却风经环状引流风道腔(4)全部导入转子(8)与定子绕组(7)之间的间隙中,再从机 座顶板或后侧板出风口 (11)导出,提高冷却风的利用率,更有效地降低转子和定子绕 组在工作时产生的温升。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包括一成型的挡风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侧壁呈圆筒状,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的固定端上开有8-12个可与电机定子筋相联接的固定安装孔,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另一端内侧的中间部位是由引流壁形成的一环状引流风道腔,该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于电机内风扇外径8—14mm,所述的挡风侧壁与引流壁之间是一与其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挡风侧 壁、引流壁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和挡风侧.壁、引流壁之间圆弧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将冷却风导入转子与定子绕组之间的间隙的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包括一成型的挡风侧壁,特点是挡风侧壁呈圆筒状,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的固定端上开有8-12个固定安装孔,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另一端内侧的中间部位是由引流壁形成的一环状引流风道腔,该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于电机内风扇外径8-14mm,挡风侧壁与引流壁之间是一与其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本专利技术挡风侧壁的固定端可直接安装在电机定子筋上,成本低;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拆卸转子时不需拆下挡风板,维修方便;挡风板与内风扇形成封闭回路,电机冷却效果好。文档编号H02K5/20GK101453144SQ20071011507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孙晓霞, 文 董, 邵国军, 马志强, 高小花 申请人: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电机内置挡风板,包括一成型的挡风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侧壁呈圆筒状,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的固定端上开有8-12个可与电机定子筋相联接的固定安装孔,在该圆筒状挡风侧壁另一端内侧的中间部位是由引流壁形成的一环状引流风道腔,该环状引流风道腔的内腔直径大于电机内风扇外径8-14mm,所述的挡风侧壁与引流壁之间是一与其一体设计的挡风端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国军孙晓霞高小花马志强董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