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03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包括:车体和承载机构,车体内设置有滤液隔板,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推手架、两个竖直支架,推手板设置在承载板的左端,两个竖直支架设置在承载板上,并位于推手架的两侧,车体可动地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架。该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包括车体和承载机构,使用者使用该排屑小车时,将使用承载机构承载车体,在该车体内安装有滤液隔板,废屑上的切屑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滤液隔板下方的车体内;当车体承载满废屑后,承载机构中承载板的底部安装了多个移动轮,在承载板上安装了两个竖直支架,两个竖直支架位于车体的两侧,当倾倒废屑时可以将车体向外转到,车体向上倾斜以方便使用者倾倒废屑,适合组合机床使用。适合组合机床使用。适合组合机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桥壳本体两侧琵琶孔时,往往是采用立式加工机床来实现,并且加工一面之后需要掉转到另一面继续加工,造成每次装夹、定位都会产生累计定位误差,导致工件加工精度降低,废品率高,而且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缺点,需要使用组合机床对上述桥壳本体两侧琵琶孔同时进行加工。因此组合机构就需要两套排屑系统,同时在组合机床的一侧配设两个排屑小车,当这样会增加对排屑小车的操作劳动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包括:车体和承载机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承载机构(2),所述车体(1)内设置有滤液隔板(11),所述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板(21)、推手架(22)、两个竖直支架(23),所述推手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的左端,两个竖直支架(23)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上,并位于所述推手架(22)的两侧,所述车体(1)可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支架(23),所述承载板(2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移动轮(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架(23)包括竖直杆(24)、支座模块(25)以及轴杆(26),所述竖直杆(24)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上,所述支座模块(25)设置在所述竖直杆(24)的上端,所述轴杆(26)设置在所述支座模块(25)内并与所述车体(1)的外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架(22)包括竖直架框(221)、推手杆(222),所述竖直架框(221)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1)的左端,所述推手杆(222)设置在所述竖直架框(221)的左壁上,所述竖直架框(22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筒(223),所述第一固定筒(223)内螺接有第一螺杆(224),所述第一螺杆(224)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筒(223)与所述车体(1)的左壁连接,所述车体(1)的左壁上设置有用与所述第一螺杆(224)对应的第一凹槽(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机床用排屑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1)上还设置有定位杆(212),所述定位杆(212)位于所述竖直支架(23)的右侧,所述定位杆(2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筒(213),所述第二固定筒(213)内螺接有第二螺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华徐付春蔡良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组合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