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401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及背光检测灯箱,所述背光检测灯箱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背光检测灯箱包括底壳、背光板、定位板、盖壳及蓝光透光板,所述背光板顶部设有若干矩形阵列设置的LED灯珠,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与LED灯珠一一对应的灯孔,所述盖壳中部设有透光槽,所述蓝光透光板盖设于透光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背光检测灯箱的背光板可发出光照,并通过蓝光透光板将白色刺眼的光照变成柔和的蓝色光,在蓝色光的照射下,可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识别检测量子膜上存在的瑕疵或划痕,即使在长期工作环境下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具有使用方便、拆装简易、保护工作人员眼睛等有益效果。保护工作人员眼睛等有益效果。保护工作人员眼睛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视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显示行业对于色彩的追求日益提升,特别是在液晶显示领域,量子点技术的出现,让色彩的提升成为现实。现阶段,基于量子点技术的液晶显示器,是在传统背光模组中增加一层量子膜,量子膜是一种可以发光的纳米级材料,在蓝色LED的激发下,不同直径的量子膜粒子可以发射出不同的纯色光,可以实现了红绿蓝三原色的混合,因此色彩表现更好。
[0003]现有技术中,量子膜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瑕疵问题,从而在量子膜表面留有瑕疵点、划痕或者色差区域,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采用“透光装置”进行检测,通过提供充足光源后,靠操作人员目力观察量子膜的表面缺陷,但这些装置普遍存在诸如光线不足或光线刺眼等问题,且这些装置发出的一般为白光,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容易使工作人员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增大工作人员对量子膜产品的检测误差,降低产品的生产质量;另外,市面上的透光装置”在长期使用时灯珠容易损坏,而该“透光装置”结构一般较为复杂,不易拆卸,维修时间长,使用不便。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光线柔和充足,易于拆装维护的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及背光检测灯箱,所述背光检测灯箱设于支撑架顶部;
[0008]所述背光检测灯箱包括底壳、背光板、定位板、盖壳及蓝光透光板,所述底壳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底壳内侧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座及第二环座;
[0009]所述底壳内侧壁与第一环座之间形成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座与第二环座之间形成有第二环槽;
[0010]所述背光板底部抵接在第一环座上,所述背光板顶部设有若干矩形阵列设置的LED灯珠,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与LED灯珠一一对应的灯孔;
[0011]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边缘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三环座与第四环座,所述第三环座插设于第一环槽内,所述第四环座插设于第二环槽内;
[0012]所述盖壳中部设有透光槽,所述蓝光透光板盖设于透光槽上,所述盖壳侧壁边缘通过螺栓与定位板连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中,还包括有
电源线及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线通过电源适配器与背光板电性连接。
[0014]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中,所述支撑架呈矩形框结构,所述支撑架的四个角底部分别设有防止侧移的支撑圆盘。
[0015]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中,所述灯孔呈圆形结构。
[0016]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中,所述背光板顶部的LED灯珠呈7
×
18矩形阵列结构排布。
[0017]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中,所述背光检测灯箱的长度为50~200cm,所述背光检测灯箱的宽度为20~100cm。
[0018]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可将待检测的量子膜产品放置在背光检测灯箱表面上,背光检测灯箱的背光板可发出光照,并通过蓝光透光板将白色刺眼的光照变成柔和的蓝色光,在蓝色光的照射下,可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识别检测量子膜上存在的瑕疵或划痕,实用方便,即使在长期工作环境下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眼睛;当背光板上的LED灯珠损坏时,用户可直接将定位板从底壳上抽出,拆装方便,省去了用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拆卸装置的繁琐,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吸附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背光检测灯箱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及背光检测灯箱2,所述背光检测灯箱2设于支撑架1顶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将待检测的量子膜4放置在背光检测灯箱2表面上,背光检测灯箱2可发出光照,以将量子膜4上的瑕疵或划痕清晰显现出来,便于工作人员识别挑出不良品。
[0026]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背光检测灯箱2包括底壳21、背光板22、定位板23、盖壳24及蓝光透光板25,所述底壳21设于支撑架1顶部,所述底壳21内侧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座211及第二环座212;所述底壳21内侧壁与第一环座211之间形成有第一环槽213,所述第一环座211与第二环座212之间形成有第二环槽214;所述背光板22底部抵接在第一环座212上,所述背光板22顶部设有若干矩形阵列设置的LED灯珠221,所述定位板23上设有若干与LED灯珠221一一对应的灯孔231;所述定位板23的底部边缘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三环座232与第四环座233,所述第三环座232插设于第一环槽213内,所述第四环座233插设于第二环槽214内;所述盖壳24中部设有透光槽241,所述蓝光透光板25盖设于透光槽241上,所述盖壳24侧壁边缘通过螺栓与定位板23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背光检测灯箱2的背光板22可发出光照,并通过蓝光透光板25将白色
刺眼的光照变成柔和的蓝色光,在蓝色光的照射下,可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识别检测量子膜4上存在的瑕疵或划痕,实用方便,即使在长期工作环境下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眼睛。盖壳24侧壁边缘通过螺栓与定位板23连接,且定位板23的第三环座232、第四环座233分别插设于第一环槽213、第二环槽214内,当背光板22上的LED灯珠221损坏时,用户可直接将定位板23从底壳21内抽出,拆装方便,省去了用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拆卸装置的繁琐,实用方便。
[0028]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电源线31及电源适配器32,所述电源线31通过电源适配器32与背光板22电性连接。
[0029]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呈矩形框结构,所述支撑架1的四个角底部分别设有防止侧移的支撑圆盘11。本实施例中,支撑圆盘11可增大支撑架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支撑架1发生侧滑。
[0030]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灯孔231呈圆形结构。
[0031]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板22顶部的LED灯珠221呈7
×
18矩形阵列结构排布。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还可将LED灯珠221排布成其他阵列排布的结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密的量子膜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及背光检测灯箱,所述背光检测灯箱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背光检测灯箱包括底壳、背光板、定位板、盖壳及蓝光透光板,所述底壳设于支撑架顶部,所述底壳内侧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座及第二环座;所述底壳内侧壁与第一环座之间形成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座与第二环座之间形成有第二环槽;所述背光板底部抵接在第一环座上,所述背光板顶部设有若干矩形阵列设置的LED灯珠,所述定位板上设有若干与LED灯珠一一对应的灯孔;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边缘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三环座与第四环座,所述第三环座插设于第一环槽内,所述第四环座插设于第二环槽内;所述盖壳中部设有透光槽,所述蓝光透光板盖设于透光槽上,所述盖壳侧壁边缘通过螺栓与定位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创联胜光电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