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聪仁专利>正文

马达托架本体连结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359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达托架本体连结座,其由主侧架与副侧架组装构成,在主侧架的侧板内侧延伸出一体的托板,并于托板下方设有一体的支脚,在主侧板与副侧板间配合螺栓、螺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较好组装方便性,不单让整体重量减轻,而且能够节省材料,更可让加工及组装、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可让使用者自行进行装配。在主、副侧架构成的马达托架外侧可罩设一护盖,其不单拥有更轻的重量,同时可拥有极佳的散热效果。另外,在使用时可将两个主侧架对接,而在其中容置更大规格的定子与转子,而可拥有更大的马力以供使用者运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外壳,尤其是一种马达托架本体连结座。现有的马达外壳坚实而厚重,犹如铁甲武士般让人望之生畏,尤其是其中框外侧辐射状的散热凸肋,厚度厚而重量重。虽然在生产线上已有自动化的输送带及自动化的组装机具进行加工,但在运送及安装时,仍让相关操作人员伤透脑筋。例如一个生产这种马达的生产线末端的一工作人员只负责将生产线上送出的马达放置在栈板上定位,该生产线所生产的马达每个重量约为18公斤,该生产线的生产量约为每天3000个,也就是该工作人员一天八小时中每分钟要搬6.25个18公斤的马达,此种体力负荷绝非一般常人所能胜任。如能将马达的重量减少一公斤,则前述的生产线每天即减少三千公斤的负担,运送的交通工具自然也能节省大量的油料等动力源,对安装的人员而言,更可减少相当多的负担。另外,现有的马达外壳是由前托架、中框、后托架所组成,在前后托架下缘分别设有成对的固定用支脚,在将穿设有转子的定子组装固设其间后,即可由支脚处进行固定,该结构为了提供运转时良好的散热效果,故而在中框外侧设有多片散热凸肋。在实践中得知,密闭式外壳结构将定子与转子密封于其中,即使在中框外侧设置了多片辐射状的散热凸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托架本体连结座,其特征在于:由主侧架与副侧架组装构成,在主侧架的侧板内侧延伸出一体的托板,并于托板下方设有一体的支脚,在主侧板与副侧板间配合螺栓、螺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聪仁
申请(专利权)人:黄聪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