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铜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31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支撑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用于支撑箱体;所述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还包括:集料板,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内壁上;集水腔,设于所述集料板下方;排料腔,与所述集水腔相邻;出料口,设于所述排料腔侧壁上;排料件,设于所述排料腔内并穿设于所述出料口内;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集料板转动;震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配合用于驱动所述排料件抖动;震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集料板抖动;其中,所述集料板上设有等多个滤孔;该集渣装置能将废液与锰渣分离,固定出料口出料,便于排料,避免环境污染。避免环境污染。避免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锰渣辅助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锰及锰合金是钢铁工业、铝合金工业、磁性材料工业、化学工业等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解金属锰由于它的高纯度、低杂质特点,现已成功而广泛地运用于钢铁冶炼、有色冶金、电子技术、化学工业、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电焊条业、航天工业等各个领域,电解金属锰产生的电解锰渣也有着专门的用途,诸如免烧透水路面砖是以电解锰渣为主要原料,能将电解锰渣变废为宝,在电解锰渣的运输过程中,需要专门的集渣装置对电解锰渣做出存储辅助,以保证运装的连贯性,但传统的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存在诸多不足,下方出渣口不便于开闭,从而不能够合理管控堆积程度,无法避免电解锰渣肆意堆积,不能够满足集渣运料需求,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运料环境难以得到保障,不能够做到运装前固液分离,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不便于统一处理渣液,无法避免污染环境,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的实现势在必。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支撑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用于支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还包括:集料板,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内壁上;集水腔,设于所述集料板下方;排料腔,与所述集水腔相邻;出料口,设于所述排料腔侧壁上;排料件,设于所述排料腔内并穿设于所述出料口内;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集料板转动;震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配合用于驱动所述排料件抖动;震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集料板抖动;其中,所述集料板上设有等多个滤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集料板上第一活动块、设于所述第一活动块底部的第一连接轴、设于所述第一活动块上的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箱体内壁上的第一滑槽、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的安装槽、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两组第一转辊及绕设于所述两组第一转辊上的第一传动带,所述集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第二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上的第二活动槽、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的第一连接弹簧、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弹簧一端的第二支撑块、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的第一电磁铁、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与所述传动组件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及用于解除固定组件对所述传动组件固定的控制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三活动槽、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的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导轮、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上的第二传动带;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与所述第三活动槽相通的第一空腔、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配合的第四转辊、设于所述第四转辊上的第四活动槽、穿设于所述第四活动槽内的第一传动辊、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上的连接盘、设于所述连接盘上的第五活动槽、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的第二连接弹簧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弹簧一端的固定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锰渣的集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四转辊上的第六活动槽、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的连接环、设于所述连接环上的第一复位弹簧、一端固连于所述连接环上另一端固连于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二连接绳、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一侧的第七活动槽、用于连通所述第六活动槽和所述第七活动槽的第一通槽、设于所述第七活动槽内的活动板、设于所述第一通槽内与所述活动板相配合的第五转辊、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五转辊上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连接环上的第三连接绳、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凸环、设于所述凸环上与所述第七活动槽相通的输气腔、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与所述输气腔相通的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第三连接弹簧、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弹簧顶部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路胡波肖乔英罗滕杨跃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