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腿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16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腿托装置,包括中间固定支架,所述中间固定支架的左右两侧向前设置有侧边固定支架,每个侧边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通过转动驱动组件带动其动作,每个侧边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连杆组件,两个连杆组件的前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杆组件配备有转动驱动组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在伸缩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能相对支撑板平行滑动,所述支撑板的前方罩有发泡面套总成,所述发泡面套总成的下端越过支撑板后再向后折弯,且折弯末端与连杆组件通过伸缩可回复件拉紧。不仅能分别对腿托的角度和长度进行调整,还保证其在调整时不会出现缝隙。还保证其在调整时不会出现缝隙。还保证其在调整时不会出现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腿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腿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在汽车座椅特别是副驾座椅和后排座椅上设置有脚部托起装置,使得当座椅处于躺姿时,乘员的腿部能够得以支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座椅品质的追求越来预高,要求脚部支撑装置在满足不同体型和不同身高乘员,还需要具备保具备更好的外观。
[0003]在中国专利CN207737150U中公开了一种座椅及座椅用腿托,如图1所示,该座椅在向后进行角度调节时,外层腿托总成200和内层腿托总成300能相对伸出,但是内层腿托总成300和坐框之间,内层腿托总成300和外层腿托总成200之间,均存在座椅包覆后的缝隙及台阶问题,外观较差,且缝隙的原因,存在安全隐患(如容易夹手等),并且,外层腿托总成200和内层腿托总成300属于联动,不能独立调节,其无法满足所有乘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拟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腿托装置,其不仅能分别对腿托的角度和长度进行调整,还保证其在调整时不会出现缝隙,使其不会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坐框总成(A)上前横管(34)中部的中间固定支架(1),所述中间固定支架(1)的左右两侧向前设置有侧边固定支架(2),两个侧边固定支架(2)靠近后端的位置处通过左右延伸的同步圆管(3)相连,每个所述侧边固定支架(2)上设置有向前延伸的连杆组件(B),两个所述连杆组件(B)的前端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连杆组件(B)通过转动驱动组件(C)带动其转动,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伸缩组件(D),所述伸缩组件(D)在伸缩驱动组件(E)的作用下能相对支撑板(4)平行滑动,所述支撑板(4)的前方罩有发泡面套总成(F),所述发泡面套总成(F)上端越过支撑板(4)后向后延伸并固定在坐框总成(A)的前端上方,发泡面套总成(F)的下端越过支撑板(4)后再向后折弯,且折弯末端与连杆组件(B)通过伸缩可回复件(5)拉紧。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座椅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面套总成(F)上下端的宽度一致,所述伸缩组件(D)伸缩端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发泡滚轴支架(6),两个所述发泡滚轴支架(6)之间设置有用于发泡面套总成(F)弯曲部分舒展时起导向作用的发泡滚轴(7),两个连杆组件(B)的前端连接有向后倾斜的撑起滚轮支撑杆(8),所述撑起滚轮支撑杆(8)外套有与发泡面套总成(F)弯曲段内侧接触发泡撑起滚轮(9),且所述发泡撑起滚轮(9)位于发泡滚轴(7)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座椅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B)包括驱动连杆(10),所述驱动连杆(10)的上端铰接在侧边固定支架(2)前端,所述驱动连杆(10)的下端铰接有向前延伸的第一从动连杆(11),所述第一从动连杆(11)的前端铰接在支撑连杆(12)的中部,所述支撑连杆(12)的上端铰接有第二从动连杆(13),所述第二从动连杆(13)的中部铰接在驱动连杆(10)的中部,所述侧边固定支架(2)上靠近后端的位置处铰接有连接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勋刘魏陈国刚朱妤嘉薛磊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