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248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包括:泥浆泵,其输入口与外部泥浆连通;加药泵,其输入口与外部絮凝剂连通;絮凝罐,其顶部间隔设有入浆口和排浆口,入浆口分别与泥浆泵、加药泵的输出口连通;两个变频调速器,其分别设置为用于调节泥浆泵、加药泵内的物料流速;两个压力传感器,其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絮凝罐的内部;控制系统,其与泥浆泵、加药泵、两个变频调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絮凝罐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对泥浆的絮凝程度进行实时检测,配合变频调速器实现对输送的泥浆和絮凝剂的流量/流速控制,从而,提高了絮凝反应过程中控制泥浆与絮凝剂配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了絮凝效率和絮凝效果。和絮凝效果。和絮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河湖清淤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雨水冲刷沿岸、大气沉降等自然现象,会形成底部沉积物。由于沉淀、吸附、累积的富集效应,水体中沉积物的污染物浓度往往高于其上覆水体,极易重新释放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底泥是水体中不可忽略的内源污染。清淤工程中常采用机械的方法,将污染底泥从水体中取出后再加以处理,是迄今为止最彻底的去除湖库内源污染的方式。我国每年的清淤工程产生数十亿立方米的泥浆,其含水率高,含有大量重金属、氮、磷、有机物、病毒等各种污染物质,且疏浚泥浆的土质成分一般以细颗粒粉质粘土居多,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脱水干化。因此,需要对泥浆采用“加药絮凝+机械固化脱水”进行减量化处理,但在絮凝反应工艺单元,工程操作过程中相对粗放,缺乏必要的监测工具,主要靠操作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和观察来判断药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机,导致药剂添加后的效果反馈相对滞后,使药剂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并影响固化效率和泥饼质量。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需提供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减小药剂添加的误差,提高絮凝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通过设置在絮凝罐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对泥浆的絮凝程度进行实时检测,配合变频调速器实现对输送的泥浆和絮凝剂的流量/流速控制,从而,提高了絮凝反应过程中控制泥浆与絮凝剂配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了絮凝效率和絮凝效果。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包括:
[0006]泥浆泵,其输入口与外部泥浆连通;
[0007]加药泵,其输入口与外部絮凝剂连通;
[0008]絮凝罐,其为密封式结构,所述絮凝罐的顶部间隔设有入浆口和排浆口,所述入浆口分别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泥浆泵、所述加药泵的输出口连通;
[0009]两个变频调速器,其分别设置为用于调节所述泥浆泵、所述加药泵内的物料流速;
[0010]两个压力传感器,其通过支架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絮凝罐的内部,所述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絮凝罐的上部和下部;
[0011]控制系统,其与所述泥浆泵、所述加药泵、所述两个变频调速器、所述两个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还包括泥浆浓度计,其设置在所述絮
凝罐的排浆口处并设置为用于测量所述排浆口处的泥浆浓度,所述泥浆浓度计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0013]优选的是,所述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所述絮凝罐的上部为柱体,下部为倒置的锥体,所述柱体与所述锥体在交界处连通,所述锥体的底部通过排泥管与外部连通。
[0014]优选的是,所述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絮凝罐的内部并靠近其侧壁设置,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絮凝罐的顶部,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
[0015]所述两个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其位于所述柱体的中部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位于所述柱体的下部并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底端。
[0016]优选的是,所述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所述两个变频调速器包括第一变频调速器,其设置在所述泥浆泵的一侧并与所述泥浆泵的电机电连接;第二变频调速器,其设置在所述加药泵的一侧并与所述加药泵的电机电连接。
[0017]优选的是,所述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所述絮凝罐的入浆口处设有反应槽,其位于所述絮凝罐的内部并与所述入浆口连通,所述反应槽的底部设有供泥浆和絮凝剂流出的穿孔。
[0018]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以变频调速器控制输送泥浆和絮凝剂(药剂)的流量,能够分别实现对泥浆泵、加药泵中物料流速/流量的连续、平滑调节,可以避免频繁的改变配药过程中的药剂配比,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容错率,并提高了配药的准确性,从而使絮凝剂与泥浆能够充分、完全反应,提高了絮凝效果;
[0020]2、本技术通过在絮凝罐内加装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泥液面位置,从而实时掌握絮凝效果的相关信息,既可以为使用控制系统调整泥浆和絮凝剂的流量提供决策依据,又可以为清淤工程中絮凝反应的前端和后端工艺提供调度决策信息,提高了整体清淤工程的工作效率;
[0021]3、本技术通过预先对控制系统进行程序设定,能够自动控制压力传感器、变频调速器、泥浆泵和加药泵的工作状态,从而,根据实时监测到的絮凝效果数据,自动判断并实时调整加药泵与泥浆泵运行参数,提高了絮凝反应中泥浆与絮凝剂配比控制的精确度,降低了用药成本,同时,降低了技术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泥浆脱水效率和泥饼产量,也降低了尾水处理压力;
[0022]4、本技术在絮凝罐上方还加装了泥浆浓度计,通过设定泥浆浓度计的安全阈值,保障了絮凝反应系统的安全性,也降低了对尾水处理系统的冲击风险。
[0023]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絮凝罐在第一泥液面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絮凝罐在第二泥液面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絮凝罐在第三泥液面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絮凝罐的中心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1、第一变频调速器;12、第二变频调速器;21、第一压力传感器;22、第二压力传感器;3、泥浆泵;4、加药泵;5、控制系统;6、泥浆浓度计;7、泥液面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包括:
[0034]泥浆泵3,其输入口与外部泥浆连通;
[0035]加药泵4,其输入口与外部絮凝剂连通;
[0036]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泵,其输入口与外部泥浆连通;加药泵,其输入口与外部絮凝剂连通;絮凝罐,其为密封式结构,所述絮凝罐的顶部间隔设有入浆口和排浆口,所述入浆口分别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泥浆泵、所述加药泵的输出口连通;两个变频调速器,其分别设置为用于调节所述泥浆泵、所述加药泵内的物料流速;两个压力传感器,其通过支架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絮凝罐的内部,所述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絮凝罐的上部和下部;控制系统,其与所述泥浆泵、所述加药泵、所述两个变频调速器、所述两个压力传感器均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泥浆浓度计,其设置在所述絮凝罐的排浆口处并设置为用于测量所述排浆口处的泥浆浓度,所述泥浆浓度计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泥浆加药絮凝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罐的上部为柱体,下部为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尧吴明威黄胜王伟王小永许岩磊李彦东邬世男黄小军张云龙李丰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