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223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通过活用在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废料而废弃的中央部分来制造其他部件,从而不会产生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通过对圆柱状的原材料(100)进行热镦锻而成型出中间件(130),该中间件具有作为齿圈(142)的预制件的圆盘状部分(130b)和从该圆盘状部分的中心部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延伸的作为小齿轮(147)的预制件的轴状部分(130a);第二工序,利用上下模具对圆盘状部分与轴状部分的周向边界截面(分离线(140c))进行冲压而使其薄壁化;以及第三工序,通过将轴状部分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按压而将该轴状部分从圆盘状部分分离。该轴状部分从圆盘状部分分离。该轴状部分从圆盘状部分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锻造由1个原材料同时制造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汽车的差速器等所使用的齿圈通过锻造来制造。图4A~图4D是表示以往的基于锻造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图4A是通过锻造成型的齿圈的第一中间件(预制件)240。该第一中间件240具有外周部的环状部分240a和中心部的圆盘状部分 240b。
[0003]圆盘状部分240b在沿周向延伸的虚线部240c切开,如图4D那样作为废料246 废弃。将切去了圆盘状部分240b的环状部分240a作为第二中间件241,如图4C那样通过滚压(轧制)进行精加工而形成齿轮坯件242。
[0004]齿轮坯件242的外周面在通过滚切对斜齿轮进行切削加工之后,在表面硬化处理工序中实施渗碳淬火。由此,制造出作为目的的差速器用齿圈。另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由1个原材料同时制造2个部件(轴承内外圈)的制造方法。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

18394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

244985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

2408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将中央的圆盘状部分240b作为废料246废弃,因此材料浪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活用在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废料而废弃的中央部分来制造其他部件,从而不产生废料。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通过对圆柱状的原材料进行热镦锻而成型出中间件,该中间件具有作为齿圈的预制件的圆盘状部分和从该圆盘状部分的中心部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延伸的作为小齿轮的预制件的轴状部分;第二工序,利用上下模具对所述圆盘状部分与所述轴状部分的周向边界截面进行冲压而使其薄壁化;以及第三工序,通过将所述轴状部分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按压而将该轴状部分从所述圆盘状部分分离。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活用在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废料而废弃的中央部分来制造小齿轮,能够不产生废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A是表示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齿圈和小齿轮的中间件的剖视图。
[0017]图1B是表示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齿圈预制件的剖视图。
[0018]图1C是表示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齿圈的产品剖视图。
[0019]图1D是表示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小齿轮预制件的剖视图。
[0020]图1E是表示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小齿轮的产品剖视图。
[0021]图2AA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2]图2AB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3]图2AC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4]图2AD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5]图2AE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6]图2AF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7]图2AG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8]图2AH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
[0029]图2BA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在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中使用的上模和下模的剖视图。
[0030]图2BB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在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中使用的上模和下模的剖视图。
[0031]图2BC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在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中使用的上模和下模的剖视图。
[0032]图2BD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在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中使用的上模和下模的剖视图。
[0033]图2BE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在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中使用的上模和下模的剖视图。
[0034]图2BF是按工序顺序表示在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中使用的上模和下模的剖视图。
[0035]图3是表示圆盘状部分与轴状部分的轴向连续位置的不同对分离性的影响的图,其中,(1)表示连续位置为上侧,(2)表示连续位置为中央,(3)表示连续位置为下侧,(A)表示分离前,(B)表示分离初期,(C)表示分离中期。
[0036]图4A是表示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齿圈的第一中间件的剖视图。
[0037]图4B是表示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齿圈的第二中间件的剖视图。
[0038]图4C是表示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齿圈的产品剖视图。
[0039]图4D是表示以往的齿圈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是废料的剖视图。
[0040]标号说明
[0041]100:原材料;110:锻造品;120:第一预制件;130:第二预制件;120a、130a、 140a:轴状部分;130b、140b:圆盘状部分;140:第一中间件;140c:分离线;140d、 140e:台阶面;140f:下表面;141、146:第二中间件(预制件);142:齿圈;142a:外周面;142b:凸缘;147:小齿轮;240:第一中间件;240a:环状部分;240b:圆盘状部分;240c:虚线部;241:第二中间件;242:齿轮坯件;246: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 1A~图1E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图,图1A是包含作为齿圈的预制件的圆盘状部分140b和作为小齿轮的预制件的轴状部分140a的第一中间件140的剖视图。能够由该第一
中间件140分别制作图1C的齿圈142和图1E的小齿轮147。
[0043]即,将第一中间件140如图1B和图1D那样分离,得到第二中间件141、146。通过对这些第二中间件141、146进行滚压(轧制)、滚切等机械加工,能够制作齿圈 142和小齿轮147。
[0044](工序的流程)
[0045]图2AA~图2AH是沿着制造方法的工序的流程按工序顺序表示原材料的变形的剖视图。0工序是加工前的圆柱状的原材料100。在此,使用外径为80mm、轴长为 160mm的原材料10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中使用的尺寸(mm)、比率(%)等均为例示,在此明确了并非旨在限定于这些尺寸、比率等。
[0046]通过最初的1工序的热镦锻将该原材料100沿上下方向压缩,成型出外径 115mm、轴长105mm的锻造品110。在该情况下,轴长与外径之比(轴长/外径)为 91%。该比率可以根据锻造品110的大小而在例如80~120%的范围内变更。
[0047]接着,通过图2AC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通过对圆柱状的原材料进行热镦锻而成型出中间件,该中间件具有作为齿圈的预制件的圆盘状部分和从该圆盘状部分的中心部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延伸的作为小齿轮的预制件的轴状部分;第二工序,利用上下模具对所述圆盘状部分与所述轴状部分的周向边界截面进行冲压而使其薄壁化;以及第三工序,通过将所述轴状部分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按压而将该轴状部分从所述圆盘状部分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序中,在通过对所述原材料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进行前方挤出而成型出所述轴状部分之后,成型出所述圆盘状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圈和小齿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序中,通过利用第一上下模具对所述圆柱状的原材料进行冲压而成型出轴长与外径之比为85%~95%的锻造品,通过利用第二上下模具对该锻造品进行冲压而对该锻造品向轴线方向单侧方向进行前方挤出,从而成型出所述轴状部分,之后,通过利用第三上下模具对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利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小谷张家港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