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93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包括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其中近端轴承润滑通道设置于前端盖内,前端盖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前端,近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前端盖内的近端支撑轴承进行润滑;远端轴承润滑通道为由电机外壳前端向后端延伸的环形通道,远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电机外壳底部的远端支撑轴承进行润滑;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均与位于电机外壳前端的供油系统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对驱动电机的支撑轴承进行润滑,显著减轻轴承和电机轴的磨损,保证了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提高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实现对润滑油的回收,起到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作用。降低成本的作用。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泵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的传动系统一般是前后两个轴承结构,电机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对驱动电机内部轴承进行润滑,容易造成驱动电机内部轴承因磕碰、损坏、生锈及磨损等造成电机传动系统失效,进而影响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以保证驱动电机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包括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其中近端轴承润滑通道设置于前端盖内,所述前端盖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前端,所述近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所述前端盖内的近端支撑轴承进行润滑;
[0006]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为由所述电机外壳前端向后端延伸的环形通道,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底部的远端支撑轴承进行润滑;
[0007]所述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均与位于所述电机外壳前端的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
[0008]所述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近端支撑轴承两侧的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和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所述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和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的一端均与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近端支撑轴承的两侧相对应。
[0009]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远端支撑轴承两侧的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和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所述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和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的一端均与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另一端穿过电机定子及位于电机定子两侧的灌封材料分别与所述远端支撑轴承的两侧相对应。
[0010]所述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和所述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靠近所述电机外壳设置。
[0011]所述近端支撑轴承和所述远端支撑轴承用于支撑电机转子轴,所述电机转子轴上设有电机转子。
[0012]所述支撑电机转子轴的两端设有甩油盘,其中一甩油盘位于所述近端支撑轴承和所述电机转子之间,另一所述甩油盘位于所述远端支撑轴承与所述电机转子之间;所述甩油盘用于在运行过程中将润滑剂甩至所述灌封材料上,从而带走热量。
[0013]所述电机外壳的外侧设有真空接线结构,所述真空接线结构包括接线柱、真空密封接线板及接线盒,其中真空密封接线板与所述电机外壳密封连接,所述接线盒设置于所
述真空密封接线板的外侧;所述接线柱穿过所述真空密封接线板且一端位于接线盒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电机外壳内。
[0014]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真空密封接线板之间设有玻璃烧结填充。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方便对驱动电机的支撑轴承进行润滑,显著减轻轴承和电机轴的磨损,保证了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提高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实现对润滑油的回收,起到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近端轴承润滑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真空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电机润滑剂入口,2为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3为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4为近端润滑剂出口,5为远端轴承润滑剂出口,6为远端轴承润滑剂入口,7为近端支撑轴承,8为轴套,9为甩油盘,10为电机转子轴,11为远端支撑轴承,12为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13为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14为灌封材料,15为电机外壳,16为前端盖,17为电机定子,18为接线柱,19为连接螺钉,20为玻璃烧结填充,21为胶圈,22为真空密封接线板,23为接线盒,24为外接线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包括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其中近端轴承润滑通道设置于前端盖16内,前端盖16设置于电机外壳15的前端,近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前端盖16内的近端支撑轴承7进行润滑;远端轴承润滑通道为由电机外壳15前端向后端延伸的环形通道,远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电机外壳15底部的远端支撑轴承11进行润滑;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均与位于电机外壳15前端的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
[0023]本实施例中,近端支撑轴承7和远端支撑轴承11用于支撑电机转子轴10,支撑电机转子轴10上设有与电机转子,电机外壳15内设有与电机转子相对应的电机定子17,电机定子17两侧设有灌封材料14。
[0024]支撑电机转子轴10的两端设有甩油盘9,其中一甩油盘9位于近端支撑轴承7和电机转子之间,另一甩油盘9位于远端支撑轴承11与电机转子之间;甩油盘9用于在运行过程中将润滑剂甩至灌封材料14上,从而带走热量。
[0025]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包括位于近端支撑轴承7两侧的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2和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3,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2和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3的一端均与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近端支撑轴承7的两侧相对应。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包括位于远端支撑轴承11两侧
的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12和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13;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12和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13的一端均与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另一端穿过电机定子17及位于电机定子17两侧的灌封材料14分别与远端支撑轴承11的两侧相对应。
[0027]进一步地,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12和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13靠近电机外壳15设置。
[0028]润滑剂供给系统通过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2为近端支撑轴承7供给润滑剂,润滑剂通过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3返回润滑剂供给系统;润滑剂供给系统通过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12为远端支撑轴承11供给润滑剂,润滑剂通过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13返回润滑剂供给系统。
[0029]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远端轴承润滑通道也是环形导热路径,以形成电机的静止部件和旋转部件之间的导热途径,导热路径提供支撑轴承的润滑剂,润滑剂从润滑剂上游路径流至润滑剂下游路径,达到降低轴承温度的目的。旋转部件可以在旋转初期实现对轴承的润滑。
[0030]本实施例中,灌封材料14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结构上其内径与电机定子铁芯内径相等,这里的相等指的是与电机定子铁芯轴向区域范围内,填充至机壳内壁。其作用是固定电机线包、绝缘、屏蔽外部气体和异物对绕组影响。
[00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其中近端轴承润滑通道设置于前端盖(16)内,所述前端盖(16)设置于电机外壳(15)的前端,所述近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所述前端盖(16)内的近端支撑轴承(7)进行润滑;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为由所述电机外壳(15)前端向后端延伸的环形通道,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用于对安装在所述电机外壳(15)底部的远端支撑轴承(11)进行润滑;所述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和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均与位于所述电机外壳(15)前端的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轴承润滑通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近端支撑轴承(7)两侧的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2)和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3),所述近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2)和近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3)的一端均与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近端支撑轴承(7)的两侧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泵的电机润滑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轴承润滑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远端支撑轴承(11)两侧的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12)和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13);所述远端轴承润滑剂上游路径(12)和远端轴承润滑剂下游路径(13)的一端均与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连通,另一端穿过电机定子(17)及位于电机定子(17)两侧的灌封材料(14)分别与所述远端支撑轴承(11)的两侧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震霖毕德龙孔祥玲于明鹤黄成张佳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