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开盖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辅助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试管开盖器。
技术介绍
[0002]药敏实验是检测微生物或者机体对药物敏感度的实验,实验室进行药敏实验时,通常选用药敏试管对微生物或者机体进行存储,然而在实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完成开盖操作;当实验为大批量实验时,就需要用到大批量的试管,然而通过手动的方式对每个试管进行单独开盖可能会因为操作者手上残留污染物而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给实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且大批量的试管开盖给实验操作者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降低了效率;为此,一专利号为ZL202021672339.3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开盖合盖装置》,该装置包括:夹持升降驱动部;与夹持升降驱动部的输出端联结的夹持旋转驱动部;及夹持部,包括夹爪安装架、夹爪单元及推杆升降驱动单元,夹爪安装架与夹持旋转驱动部的输出端连接;夹爪单元包括m个沿夹爪安装架的转动中心周向分布的夹爪组件以及能够上下移动的推杆,夹爪组件包括连杆及夹持臂,连杆上端转动设置在推杆下端;夹持臂上端与连杆下端转动连接,中间部位转动设置在夹爪安装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开盖器,包括对试管本体(1)进行夹紧定位的固定机构(2)以及对试管盖(11)进行夹紧并旋转开盖的开盖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被限定在顶部敞口的下盒体(4)内,所述开盖机构(3)被安装在能覆盖所述下盒体(4)的上盒体(5)内,邻近所述上盒体(5)下部的周缘具有一圈能伸入所述下盒体(4)的周壁(41)内、并与之紧邻设置的插边(51),在所述上盒体(5)的插边(51)插入所述下盒体(4)的周壁(41)内的状态下,二者能构成开盖的封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开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机构(3)包括:套筒(31),包括有开口朝下并用于容置试管盖(11)的内筒体(311);抵紧构件(32),用于抵紧位于内筒体(311)内的试管盖(11),并能相对所述内筒体(311)上下滑移,在所述抵紧构件(32)相对所述内筒体(311)下移的状态下,各个试管盖(11)被抵紧在所述内筒体(311)内;传动构件(33),与所述内筒体(311)上部连接,所述传动构件(33)将操作者施加的外力传递给所述内筒体(311),使得所述内筒体(311)转动并带动夹紧的各个试管盖(11)转动,继而完成批量开盖的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开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5)内设置有开关件(6),所述开关件(6)包括有板状主体(61),其中所述传动构件(33)位于所述板状主体(61)之上,而所述抵紧构件(32)位于所述板状主体(61)之下,所述板状主体(61)上还开设有至少两个能供所述内筒体(311)连同所述抵紧构件(32)于开盖操作时向传动构件(33)所在方向上移的第一开孔(611),所述抵紧构件(32)包括有能搁置在所述第一开孔(611)周缘部上的搁置部(321),而所述开关件(6)还包括有外露于所述上盒体(5)两侧以供操作者把持的把手部(62),操作者借助于所述把手部(62)施加外力于所述抵紧构件(32)相对所述内筒体(311)上移或下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开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内筒体(311)外并与该内筒体(311)间隔设置的外筒体(312),所述内筒体(311)和外筒体(312)之间形成供所述抵紧构件(32)上下滑移的滑动空间(313),所述内筒体(311)的上部为封闭端(3112),而所述内筒体(311)的下部与所述外筒体(312)直接相连,而所述传动构件(33)包括有用于与所述内筒体(311)上部连接且开口朝下的安装筒(335),该安装筒(335)的下端具有向外翻的翻边(3351),所述翻边(3351)能钩设于所述外筒体(312)的上周缘以将二者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开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构件(32)包括具有所述搁置部(321)的外抵紧件(322)以及沿所述内筒体(311)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内抵紧件(323),各个所述内抵紧件(323)能在所述内筒体(311)的容置空间(3111)以及所述滑动空间(313)之间移动,在所述外抵紧件(322)沿所述滑动空间(313)下移至与各个所述内抵紧件(323)相抵的状态下,各个所述内抵紧件(323)能向容置空间(3111)移动以抵紧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麒,马倩倩,刘婷,李文杰,徐红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