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包括:夹持机构,设于工作台面上,用于夹持连接器;测试基准杆,沿第一方向延伸,与所述夹持机构持平,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抵住所述连接器的端子安装面;检测探针,设于所述测试基准杆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测试基准杆的内部空腔移动并抵住所述连接器的端子。通过自动化的检测设备使得检测效率高、准确率高,降低了误判率,对人员的岗位要求低,降低了人工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专用的通止规间接测量连接器内端子的高度,人为目测判定连接器内端子高度是否合格,对操作人员岗位要求高,存在误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自动化检测效率高且准确率高,降低了人工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设备,包括:
[0005]夹持机构,设于工作台面上,用于夹持连接器;
[0006]测试基准杆,沿第一方向延伸,与所述夹持机构持平,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抵住所述连接器的端子安装面;
[0007]检测探针,设于所述测试基准杆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测试基准杆的内部空腔移动并抵住所述连接器的端子。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动化的检测设备使得检测效率高、准确率高,降低了误判率,对人员的岗位要求低,降低了人工成本。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位置传感器,设于所述检测探针的上游,与所述检测探针连接。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作气缸,设于所述检测探针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基准杆和所述检测探针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气缸上方设有底板,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连接端与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沿所述第一方向上设有所述检测探针,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沿所述第一方向上设有所述测试基准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气缸驱动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底板带动所述位置传感器、所述测试基准杆和所述检测探针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14]U形槽,用于放置所述连接器;
[0015]夹头,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U形槽的一端相邻;
[0016]夹紧气缸,与所述夹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头移动。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光纤传感器,设于所述U形槽的一侧。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复位开关、设备开关。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气压阀,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
是指端子安装在连接器内部空腔时,端子与连接器连接所在的平面;“上游”是指沿第一方向相对远离夹持机构的位置。
[0040]参考图1a,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包括:夹持机构,设于工作台面(图中未示出)上,用于夹持连接器10;测试基准杆8,沿第一方向A延伸,与所述夹持机构持平,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A抵住所述连接器10的端子安装面;检测探针12,设于所述测试基准杆8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测试基准杆8的内部空腔移动并抵住所述连接器10的端子13。
[004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试基准杆8抵住连接器10的底面作为基准0点,检测探针12抵住连接器内端子,每一个端子对应一个检测探针,此时,检测探针与端子的抵接点、测试基准杆与连接器的抵接点,两个抵接点沿第一方向A之间的距离即为该端子的高度,本技术通过自动化的检测设备使得检测效率高、准确率高,降低了误判率,对人员的岗位要求低,降低了人工成本。
[0042]参考图1a和图5,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还包括:位置传感器2,设于检测探针12的上游,与所述检测探针12连接。进一步,夹持机构包括:U形槽18,用于放置所述连接器10;夹头9,沿所述第一方向A与所述U形槽18的一侧端部相邻;夹紧气缸15,与所述夹头9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夹头9移动。
[0043]这里,U形槽18靠近夹头9的一侧端部比U形槽18远离夹头9的另一侧端部的长度短,便于夹头9沿垂直与第一方向A的方向夹紧连接器10。
[0044]参考图1a,还包括:至少一个光纤传感器11,设于U形槽18的一侧。
[0045]参考图1b,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还包括:工作气缸14,设于所述检测探针12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基准杆8和所述检测探针12移动。
[0046]参考图1b、图5、图6、图7和图8,工作气缸14上方设有底板19,位置传感器2通过第一固定块20设于底板19上,位置传感器2的连接端与第二固定块21连接,第二固定块21沿第一方向A上设有检测探针12,第三固定块22沿第一方向A上设有测试基准杆8,测试基准杆8包括至少一个空腔81,检测探针12用于沿测试基准杆8的内部空腔81移动并抵住连接器的端子,以获得该端子的高度数据。工作气缸14驱动底板19沿第一方向A移动,底板19通过第一固定块20、第二固定块21、第三固定块22带动位置传感器2、检测探针12、测试基准杆8移动,其中,底板19上沿第一方向A设有滑轨23,当检测探针12抵住端子时,第二固定块21沿滑轨23滑动,位置传感器2与检测探针12通过弹性复位结构连接,端子13顶住检测探针12,使得检测探针12相对于位置传感器2产生弹性位移。
[0047]这里,第一固定块20、第二固定块21、第三固定块22与底板19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可以为沉头孔,便于安装拆卸及使用。本技术中各部件之间连接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8]参考图4,还包括:控制机构17,设于工作台面1上。
[0049]继续参考图4,控制机构17包括:第一显示屏3、第二显示屏4、复位开关5、设备开关6。这里,第一显示屏3一方面用于生产统计,例如合格件、不合格件的计件;另一方面用于权限设定,当连接器检测为不合格件后,夹紧气缸15不松开,需要在第一显示屏3上输入权限密码,并启动复位开关5,夹紧气缸15才能松开,取出不合格件后,方可进行下一连接器高度
的检测。第二显示屏4用于显示连接器中端子高度的测量数据。
[0050]参考图4,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还包括:气压阀7,设于工作台面1上。这里,气压阀7用于向工作气缸14、夹紧气缸15提供相应的气压。
[005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2]首先,如图1a和1b所示,将连接器10放入U形槽,光纤传感器11检测到连接器10,启动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夹紧气缸15推动夹头9夹紧连接器10;
[0053]其次,如图2a和2b所示,工作气缸14运行,位置传感器2、检测探针12、测试基准杆8朝向连接器10移动,检测探针12顶住端子13,测试基准杆8继续朝向连接器10移动,这里,检测探针对于端子的数量保持一致;
[0054]再次,如图3a和3b所示,测试基准杆8抵住连接器10的端子安装面时,工作气缸14停止运行;位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设于工作台面上,用于夹持连接器;测试基准杆,沿第一方向延伸,与所述夹持机构持平,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抵住所述连接器的端子安装面;检测探针,设于所述测试基准杆的上游,用于沿所述测试基准杆的内部空腔移动并抵住所述连接器的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传感器,设于所述检测探针的上游,与所述检测探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气缸,设于所述检测探针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基准杆和所述检测探针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连接器内端子高度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缸上方设有底板,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第一固定块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连接端与第二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沿所述第一方向上设有所述检测探针,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沿所述第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仰朋,孔猛,
申请(专利权)人: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