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12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纳米化海岛纤维:纳米化海岛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岛组分、海组分和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其中,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的质量为岛组分质量的5~10%;2)混纺:将步骤1)中的纳米化海岛纤维与涤纶进行混纺工序,得到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混合纱线;3)织造:将步骤2)中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混合纱线进行织造工序,得到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皱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抗菌性,且手感柔软,使用舒适。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是以聚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属于合成纤维。由涤纶制成的面料具有结实耐用、抗皱免烫、不变形、不怕霉菌,但是涤纶面料存在吸湿性差的缺点。为了解决涤纶面料吸湿性差的问题,人们将吸湿性优异的天然纤维如棉纤维与涤纶混纺,制得吸湿性得以提升的涤棉混纺面料。
[0003]然而,由于棉纤维的抗菌性差,其与涤纶混纺得到的涤棉混纺面料也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的分解而发霉变质。也就是说,在涤纶中引入棉纤维等天然纤维虽然能够解决涤纶面料吸湿性差的问题,但却引入了抗菌性差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能够解决涤纶面料吸湿性差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化海岛纤维/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纳米化海岛纤维:纳米化海岛纤维的制备原料包括岛组分、海组分和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其中,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的质量为岛组分质量的5~10%;S2、混纺:将步骤S1中的纳米化海岛纤维与涤纶进行混纺工序,得到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混合纱线;S3、织造:将步骤S2中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混合纱线进行织造工序,得到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纳米化海岛纤维与涤纶的质量比为0.2~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纳米化海岛纤维与涤纶的质量比为0.6~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为20~10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4、后整理:以浓度为9~11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整理液,40~50℃时将步骤S6中的原布浸泡至整理液中,升温至85~90℃时保温15~20min,升温至105~115℃保温30~45min;后使用温度为75~80℃的热水清洗,清洗的时长为15~20min,并加入冰醋酸中和,使清洗液的pH值达6~7;后在105~110℃烘干至恒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化海岛纤维/涤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纳米化海岛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1)制备氧化锌@石墨烯纳米复合粒子:将氧化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怀瑞徐良平何留根张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罗莱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