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储能粘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101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变储能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向水中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偶联剂和季戊四醇,搅拌,冷却,得到改性季戊四醇;向甲苯中加入得到的改性季戊四醇、带烯基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和过氧化苯甲酰,得到混合溶液,并于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接枝反应,蒸馏、冷却、洗涤、干燥;向甲苯中加入得到的二苯甲酮改性季戊四醇和过氧化苯甲酰,得到反应溶液;将粘胶纤维置于水中浸泡后干燥,于惰性气体气氛下将粘胶纤维置于反应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洗涤、烘干,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接枝方式将相变材料季戊四醇引入粘胶纤维中,提高了季戊四醇与粘胶纤维的结合强度,进而提高了相变储能粘胶纤维的温度调节功能稳定性。了相变储能粘胶纤维的温度调节功能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变储能粘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纺织品
,特别涉及一种相变储能粘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性纤维(如除臭抗菌纤维、驱蚊纤维、负离子纤维、相变储能纤维)及纺织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0003]其中,相变储能纤维是指利用物质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潜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性开发的一种蓄热调温纤维,相变储能纤维能够利用相变材料的相转变过程,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保持机体自身温度相对恒定。
[0004]目前,相变储能纤维或相变纺织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复合纺丝法、涂层法和中空纤维浸渍法。其中,涂层法采用涂覆的方法,将相变材料固着于纺织品表面。如公开号为CN11107436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相变储能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包括:制备微胶囊乳液:将粒径≤2μm的相变储能微胶囊以水或碱液为溶剂,加入分散剂,制成浓度为20

40%的微胶囊乳液,再取定量补加除盐水以15

25r/min的速度搅拌稀释,得到浓度为10%的微胶囊乳液;制备粘胶:将碱纤维素经过黄化处理50

60分钟后终止溶解,并加入对甲纤1.5

2.0%的EBT变性剂,再进行脱泡、过滤、熟成,制得甲纤含量为7.8

8.5%的粘胶;制备粘胶交联剂:取定量粘胶稀释至甲纤浓度5

6%,再加对甲纤含量为0.1

0.2%的聚丙烯酰胺,再加对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1

0.2%的10%双氧水,制得粘胶交联剂;混合:将浓度为10%的微胶囊乳液在15

20℃、0

17Bar的温度及压力下,与粘胶交联剂一起通过计量泵以0.1

0.3m/s的速度注入粘胶中混合均匀;其中,微胶囊乳液、粘胶交联剂、粘胶三者重量比为6

8:1:100;纺丝及后处理:将混合后的产品经过滤、酸浴处理后纺丝,再经过后处理工序,得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其通过在特定的温度、压力、工艺参数比下完成微胶囊乳液、粘胶交联剂和粘胶的混合,有效减少储能胶囊的破损率,提高相变储能胶囊的利用率;采用平均粒径≤2um的相变储能胶囊颗粒作为混合原料,减小过滤压力,提高滤机使用寿命,提高其在粘胶中的有效成分占比,从而提高成品纤维的变温性能;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与相变储能胶囊和粘胶中的甲纤,通过基团而产生分子间的力,形成相变储能胶囊和粘胶的高度交联,在粘胶成丝后,保证丝有储能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然而,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制得的相变储能粘胶纤维加工成的面料经多次洗涤后,温度调节功能显著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储能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现有方法制得的相变储能粘胶纤维加工成的面料经多次洗涤后,温度调节功能显著下降的问题。
[0006]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储能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向水中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偶联剂和季戊四醇,搅拌,随后冷却,得到改性季戊四醇;
[0008]B.向甲苯中加入改性季戊四醇、带烯基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和过氧化苯甲酰,得到混合溶液,并于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接枝反应,蒸馏、冷却、洗涤、干燥,得到二苯甲酮改性季戊四醇;
[0009]C.向甲苯中加入二苯甲酮改性季戊四醇和过氧化苯甲酰,得到反应溶液;将粘胶纤维置于水中浸泡后干燥,随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下将粘胶纤维置于反应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然后洗涤、烘干,即得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
[0010]本专利技术中,惰性气体包括氮气、氦气、氖气、氩气等。
[0011]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0

100nm,优选为50

80nm。
[0012]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季戊四醇的质量比为2

3:1,优选为2.5

3:1。
[0013]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0.5

1,优选为100:0.6

1。
[0014]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偶联剂选自钛酸酯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
[0015]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水的质量比为1:2

5,优选为1:3

5。
[0016]可选地,步骤A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150

180℃,优选为160

180℃;搅拌的转速为150

180r/min,优选为170

180r/min;搅拌的时间为2

3h,优选为2.5

3h。
[0017]可选地,步骤B中,所述改性季戊四醇与带烯基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5,优选为1:3

5。
[0018]可选地,步骤B中,所述带烯基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选自4

丙烯氧基
‑2‑
羟基二苯甲酮、4

丙烯氧基二苯甲酮和3

异戊烯基

2,4,6

三羟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可选地,步骤B中,所述改性季戊四醇与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0:0.1

0.3,优选为100:0.2

0.3。
[0020]可选地,步骤B所述混合溶液中,改性季戊四醇的浓度为2wt%

5wt%,优选为2wt%

5wt%。
[0021]可选地,步骤B中,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为60

80℃,优选为70

80℃;接枝反应的时间为2

3h,优选为2.5

3h。
[0022]可选地,步骤B中,所述蒸馏的温度为110

120℃,优选为115

120℃。
[0023]可选地,步骤B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40

50℃,优选为45

50℃;干燥的时间为10

15h,优选为12

15h。
[0024]可选地,步骤C中,所述二苯甲酮改性季戊四醇与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0:0.06

0.1,优选为100:0.08

0.1。
[0025]可选地,步骤C所述反应溶液中,二苯甲酮改性季戊四醇的浓度为3wt%

7wt%,优选为5wt%

7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储能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向水中加入介孔二氧化硅、偶联剂和季戊四醇,搅拌,随后冷却,得到改性季戊四醇;B.向甲苯中加入改性季戊四醇、带烯基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和过氧化苯甲酰,得到混合溶液,并于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接枝反应,蒸馏、冷却、洗涤、干燥,得到二苯甲酮改性季戊四醇;C.向甲苯中加入二苯甲酮改性季戊四醇和过氧化苯甲酰,得到反应溶液;将粘胶纤维置于水中浸泡后干燥,随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下将粘胶纤维置于反应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然后洗涤、烘干,即得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0

100nm;和/或,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季戊四醇的质量比为2

3:1;和/或,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0.5

1;和/或,步骤A中,所述偶联剂选自钛酸酯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和/或,步骤A中,所述介孔二氧化硅与水的质量比为1:2

5;和/或,步骤A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150

180℃,搅拌的转速为150

180r/min,搅拌的时间为2

3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改性季戊四醇与带烯基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5;和/或,步骤B中,所述带烯基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选自4

丙烯氧基
‑2‑
羟基二苯甲酮、4

丙烯氧基二苯甲酮和3

异戊烯基

2,4,6

三羟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步骤B中,所述改性季戊四醇与过氧化苯甲酰的质量比为100:0.1

0.3;和/或,步骤B所述混合溶液中,改性季戊四醇的浓度为2wt%

5wt%;和/或,步骤B中,所述接枝反应的温度为60

80℃,接枝反应的时间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怀瑞徐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罗莱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