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32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及电机。该定子包括支架和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定子铁芯具有一内孔,所述内孔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设置,所述内孔为通孔,所述支架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过盈配合安装到所述内孔中,所述支架的第一端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超过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具有外翻部,所述外翻部从所述支架向外伸出以覆盖所述第二端面的至少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端部具有外翻部,支架过盈配合安装到定子铁芯内孔后,被外翻部卡紧到第二端面,从而使支架安装在定子铁芯的内孔中更紧固,防止所述定子铁芯从所述支架脱落。子铁芯从所述支架脱落。子铁芯从所述支架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及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子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作为最常见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电机通常由定子以及安装到定子、并相对定子转动的转子构成。对于外转子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绕制到定子铁芯的绕组等,支架安装到定子铁芯的内孔中。如何保障支架能稳定地安装到定子铁芯的内孔中,不会互相脱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使电机的支架能稳定地安装到定子铁芯的内孔中。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子,包括支架和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定子铁芯具有一内孔,所述内孔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设置,所述内孔为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过盈配合安装到所述内孔中,所述支架的第一端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超过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形成有外翻部,所述外翻部从所述支架向外伸出以覆盖所述第二端面的至少一部分。
[000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是可高温热熔的材料成型的一件式整体。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翻部由所述第一端加热后向外挤压形成。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突出于第二端面且突出高度小于或等于3毫米。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孔的靠近所述第一端面处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孔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面处的内径。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铁芯的第二端面设有熔料槽,所述外翻部填入所述熔料槽。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的外壁设有凸起的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与所述外翻部分别夹持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料槽与内孔连通为一体。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料槽由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的至少两个凹口沿内孔圆周方向阵列组成。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口作为标记所述定子铁芯的哪个端面属于所述第二端面的标记位。
[001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具有中心轴的转子,还包括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定子,所述中心轴沿从所述第二端面到第一端面的方向装入所述
支架,使所述转子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定子。
[0015]本技术的电机的支架端部具有外翻部,支架过盈配合安装到定子铁芯内孔后,被外翻部卡紧到第二端面,使装配后的支架与定子铁芯配合更紧固,防止所述定子铁芯从所述支架脱落。
[0016]另一方面,支架与定子铁芯装配紧固后,转子装配到支架后,使转子和支架与定子铁芯之间配合不松动,也不会互相脱离,从而组成一个装配稳固的电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电机使用的转子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所示电机使用的定子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所示定子使用的定子铁芯的剖视图;
[0021]图5是图4所示定子铁芯的纵剖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子铁芯的纵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考图1,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机100包括定子20和转子70,转子70可转动地安装到定子20。定子20包括支架30、固定安装到支架30的控制电路板40、定子铁芯及其绕组(图1未显示)等。控制电路板40通过线缆 42与外部电源和/或控制器连接。
[0026]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电机100为外转子电机,转子70包括筒状的壳体72、安装到壳体72内壁的永磁体74、固定到壳体72底部中心的中心轴 76等。中心轴76可转动地安装到定子20,使转子70和中心轴76作为一个整体能相对于定子20转动。定子20的大部分结构收容在转子70的壳体72内。
[0027]参考图3,定子20包括支架30和定子铁芯50。支架30具有筒状主体32 以及与筒状主体32连接的连接部38,连接部38用于将定子20连接到外部。定子铁芯50固定套设到筒状主体32。定子铁芯50包括环状的轭部52以及从轭部 52向外伸出的若干定子齿57,相邻定子齿57之间形成线槽用于收容定子绕组 (图3未显示)。定子铁芯5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50a和第二端面50b,第一端面50a和第二端面50b分别位于定子铁芯50的轴向两端。定子铁芯50的中部具有一内孔53,内孔53沿从第一端面50a到第二端面50b的方向设置,支架 30沿从第一端面50a到第二端面50b的方向安装到内孔53中,从而将定子铁芯 50和支架30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地,筒状主体32的外壁设有凸起的定位台阶33,装配时定子铁芯50的第一端面50a被定位台阶33抵顶,从而限定定子铁芯50的装配位置。
[0028]参考图2和图3,支架30的筒状主体32设有轴向的中心孔36,转子70的中心轴76沿从第二端面50b到第一端面50a的方向可转动地装入中心孔36。例如,将轴承安装到中心孔36,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撑中心轴76,使转子70和中心轴76作为一个整体能相对于支架30转动。
[0029]本实施例中,内孔53为通孔,支架30的筒状主体32与内孔53过盈配合。支架30的筒
状主体32优选为塑料成型件。
[0030]参考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内孔53靠近第一端面50a处的内径ID1大于内孔53靠近第二端面50b处的内径ID2。该设计的一个优点是便于装配。另一个优点是,支架30过盈装配到内孔53过程中,支架30沿从第一端面50a刚进到内孔时,与内径ID1对应的位置对筒状主体32外壁的磨损铲料较少,能保障筒状主体32的该部分外壁与定子铁芯50的内孔53的对应位置的过盈配合,尤其是与内径ID2对应的位置的过盈配合。
[0031]本实施例中,内径ID1到内径ID2的变化为阶梯状的变化,内孔53的孔壁形成一个台阶。本技术不局限于只形成一个台阶的情况;可以理解地,内孔53的孔壁可以形成多个台阶,使内孔53的内径沿从第一端面50a到第二端面50b的方向多次进行阶梯式的减小。
[0032]定子铁芯50在第二端面50b设有凸起或凹入的标记位55。标记位55起到视觉区分的效果,方便装配时识别装配方向,标记定子铁芯50的哪个端面属于所述第二端面50b,以提高装配效率和正确率。进一步地,在实际生产装配中,筒状主体32的端部会稍微突出于定子铁芯50的第二端面50b,筒状主体32的端部被加热和外翻,筒状主体32的端部的一部分与标记位55结合。优选地,标记位55为凹口,筒状主体32的端部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包括支架和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定子铁芯具有一内孔,所述内孔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设置,所述内孔为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过盈配合安装到所述内孔中,所述支架的第一端沿从所述第一端面到第二端面的方向超过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形成有外翻部,所述外翻部从所述支架向外伸出以覆盖所述第二端面的至少一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可高温热熔的材料成型的一件式整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部由所述第一端加热后向外挤压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突出于所述第二端面且突出高度小于或等于3毫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的靠近所述第一端面处的内径大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聂金安杜成顺陈日坚肖鸿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翼动力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