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属于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实施,永磁电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永磁电机 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为降低铁耗,大多自起动永磁电机的转子结构采用叠片 式,但是电机本身起动性能较差,起动电流较大,起动转矩较小,另一方面, 电机转子的刚度较差,加工工艺也比较复杂。永磁电机采用隐极式,在转子中 嵌入永磁体,上盖转子槽楔这种结构克服了上述缺点,使转子刚度提高、结构 简化。目前用于永磁电机的转子槽楔的主要不足之处1.采用矩形结构,接触 摩擦力较小,转子旋转时易被甩出,造成转子扫膛和电机损坏;2.功能单一, 仅具有把转子绕组或永磁体固定在槽内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梯形结构转子槽楔的永磁电机转子,它 解决了实心转子永磁电机转子槽楔易甩出、转子槽楔仅具有单一的固定功能的 问题。本技术包括电机的转子体1、转子槽楔2、永磁体3和转子端环6, 实心的转子体1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磁极槽5,在磁极槽5顶部开设燕尾槽4, 燕尾槽4的底部尺寸大于磁极槽5的顶部尺寸,燕尾槽4的底部尺寸大于其本 身顶部尺寸,磁极槽5内放有永磁体3,转子槽楔2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梯形结构转子槽楔的永磁电机转子,它包括电机的转子体(1)、转子槽楔(2)、永磁体(3)和转子端环(6),实心的转子体(1)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磁极槽(5),其特征在于在磁极槽(5)顶部开设燕尾槽(4),燕尾槽(4)的底部尺寸大于磁极槽(5)的顶部尺寸,燕尾槽(4)的底部尺寸大于顶部尺寸,磁极槽(5)内放有永磁体(3),转子槽楔(2)是梯形结构,转子槽楔(2)插入燕尾槽(4)内,转子槽楔(2)的端部与转子端环(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力,程鹏,张晓晨,陈文彪,沈稼丰,黄士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