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分离纯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78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泌体分离纯化检测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切向流超滤系统、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以及用于驱动的蠕动泵;所述切向流超滤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与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与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内均设置有超滤膜,且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的超滤膜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的超滤膜孔径;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与所述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的进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制备获得纯度较高的外泌体产品,具有较高的商业化与推广价值。较高的商业化与推广价值。较高的商业化与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SC beads,分别用 100nm、200nm、300nm和500nm的微球,调整gain值,圈定500nm以下的微颗粒分布区域,设定门,同时以PBS溶液为阴参,去除PBS溶液中本身颗粒的干扰;同样的电压条件下,样本检测管分布于门内的包含囊泡微颗粒;建立CD63参数散点图,设定门,门内CD63阳性的囊泡微颗粒,即为外泌体;上机检测的上机速度设定为中速,使上机样品的机器读取速度为4000

8000 个/秒;最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软件CytExpert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外泌体的定量检测结果。整个实验完成耗时大约4~5个小时。
[0006]流式细胞术虽然方便快捷,可以保留外泌体的生物结构和形态,但是样品固定和脱水会影响尺寸和形态,且为非定量的方法。而且需要在提取外泌体之后,分别孵育一抗和荧光二抗之后才能上机检测,步骤比较繁琐。此外,流式细胞术定量的是荧光二抗的信号,不是直接定量的外泌体本身。此外,外泌体的其他信息,比如说粒径、颗粒浓度等信息也无从得知,有限的参数信息将进一步限制外泌体在大规模生产制备纯化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泌体纯化检测设备,以解决目前市面上常见外泌体纯化检测设备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000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泌体纯化检测设备,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切向流超滤系统、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以及用于驱动的蠕动泵;所述切向流超滤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与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与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内均设置有超滤膜,且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的超滤膜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的超滤膜孔径;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与所述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的进口相连接。
[000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上设置有第一级进口、第一级出口,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上设置有第二级进口、第二级出口,且所述第一级出口与所述第二级进口相连通。
[001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还与所述第一级进口相连通。
[001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还与一冻干冷藏系统相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冻干冷藏系统包括机械驱动装置、冷冻干燥机、低温仓储空间,且所述机械驱动装置用于将冷冻干燥机冷冻后的产品移动至低温仓储空间
[0013]本设备通过改进切向流超滤法为二次两级切向超滤系统,能够自动制备分离纯化细胞培养基上清液,能够全程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时长以及降低常规分离提纯外泌体过程中的损伤和污染,然后使用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技术自动分析收集到的浓缩液的浓度,并且大大节省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制备时间。
[0014]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供一种外泌体纯化检测方法,以解决目前市面上常规外泌体纯化检测方法中纯化及检测过程繁琐、历时较长、成本高的问题。
[001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外泌体分离纯化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上清液的提取:收集含有外泌体的待提取液的上清液;
[0017]S2:二次切向超滤:将S1收集的上清液通入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中,并通过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将超滤后的液体回收得到渗透液;之后将继续所述渗透液通过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中,回收过滤液得到富集液;
[0018]S3外泌体粒径、浓度检测:将步骤S2得到的富集液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后注入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中进行粒径以及浓度的分析检测并反馈数据结果;
[0019]S4:冻干:将富集液进行冻干处理后得到冻干粉,完成外泌体的纯化。
[002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的过滤膜孔径为大于等于0.18μm;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的过滤膜孔径为小于等于0.03μm。并且第二级切向流超滤系统在第一级切向流超滤系统的下游。外泌体能够穿过第一级切向流超滤系统的超滤膜,外泌体不能够穿过第二级切向流超滤系统的超滤膜。
[002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的具体操作为:在富集液中加入赋形剂,之后将富集液装瓶后转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冻干后得到冻干粉。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所述富集液与磷酸盐缓冲溶液的体积配比为6:4。
[002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所述含有外泌体的待提取液包括细胞上清液、血液、尿液、唾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对富集液中外泌体的浓度以及粒径范围进行监测的步骤:检测外泌体浓度范围大于等于109个/ml,粒径范围为30nm

150nm,若外泌体的浓度以及粒径范围处于上述范围中,则进入步骤S4;若外泌体的浓度以及粒径范围不处于上述任一范围中,则重返步骤S2进行二次切向超滤处理。
[0024]本技术通过设计的二次两级切向流超滤方法提高外泌体浓度并且降低其它杂质的浓度,且进一步地通过富集液与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后注入纳米颗粒追踪分析仪中进行粒径以及浓度的分析检测并反馈数据结果,控制外泌体溶液的浓度以及外泌体的粒径,对纯度进行把控,最终制备获得的产品纯度高,且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中外泌体纯化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切向流超滤系统;11、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1、第一级进口; 112、第一级出口;12、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21、第二级进口;122、第二级出口;2、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3、冷冻干燥机;4、机械驱动装置;5、低温仓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
[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提供了外泌体纯化一体化设备,具体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的切向流超滤系统1、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2以及用于驱动的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用于驱动设备内部液体的流动;通过加入含有外泌体的待提取液至设备中,待提取液依次流经切向流超滤系统1、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 2完成外泌体的纯化;
[0033]所述切向流超滤系统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与第二级切向流超
滤装置12,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上设置有第一级进口 111、第一级出口112,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2上设置有第二级进口 121、第二级出口122,且所述第一级出口112与所述第二级进口121相连通,使得通入的待提取液先进入至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进行超滤,之后流入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2中进行再次地超滤;
[0034]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与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泌体分离纯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切向流超滤系统(1)、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2)以及用于驱动的蠕动泵;所述切向流超滤系统(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与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2),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与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2)内均设置有超滤膜,且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1)的超滤膜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2)的超滤膜孔径;所述第二级切向流超滤装置(12)与所述纳米颗粒示踪分析系统(2)的进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泌体分离纯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切向流超滤装置上设置有第一级进口(111)、第一级出口(1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加铭李思王硕徐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恒瑶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