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67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上述发酵装置包括第一发酵室、第二发酵室、两组紫外灯以及温湿度检测组件。第一发酵室包括箱体和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三组带孔抽屉。第二发酵室包括罐体、活动安装在罐体顶部位置处的罐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罐盖上的搅动组件。温湿度检测组件用于保障所述第一发酵室和所述第二发酵室处于恒温和恒湿的发酵条件下。温湿度检测组件包括两组温度传感器和两组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酵装置,发酵过程始终于恒温恒湿的发酵条件下进行,提高发酵质量,可进行纯种发酵,并且发酵过程中,豆料温度分布均匀,有效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变质情况。导致的变质情况。导致的变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淡豆豉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淡豆豉是被历代《中国药典》收录的唯一药食同源发酵类中药,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之功效。传统淡豆豉的发酵基质为黑豆,其主要成分为大豆蛋白和异黄酮苷类,通过发酵,微生物蛋白酶可使大豆蛋白降解为肽类或氨基酸、β

葡萄糖苷酶可将异黄酮苷类转化为生物活性较高的苷元。
[0003]然而,传统发酵淡豆豉为自然发酵,受生产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品质不稳定、工艺不可控,也易受到有害菌污染。且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保证淡豆豉在恒温恒湿,如不能实时监控,容易致使淡豆豉的局部温度过高,且淡豆豉的湿度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易导致淡豆豉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发酵的环境条件不可控,导致品质不稳定,容易受有害菌的污染以及发酵过程中,豆料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出现变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
[0005]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包括:
[0006]第一发酵室,其包括箱体和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三组带孔抽屉;
[0007]第二发酵室,其包括罐体、活动安装在所述罐体顶部位置处的罐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罐盖上的搅动组件;
[0008]两组紫外灯;两组所述紫外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顶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发酵室内;以及
[0009]温湿度检测组件,其用于保障所述第一发酵室和所述第二发酵室处于恒温和恒湿的发酵条件下。
[0010]上述发酵装置,发酵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及时且方便,可保障发酵过程始终于恒温恒湿的发酵条件下进行,提高发酵质量,可保障发酵环境的无菌以实现纯种发酵,并且,发酵过程中,豆料温度分布均匀,有效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变质情况。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组所述带孔抽屉在竖向上平行布置;
[0012]位于顶部所述带孔抽屉设置在对应紫外灯的下方。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酵室位于所述第二发酵室的相对应一侧位置处,且第一发酵室和所述第二发酵室均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支撑座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动组件包括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端位置处的转轴、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端部且位于所述罐体内的搅拌叶。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垂直活动贯穿设置在所述罐盖的中心位置处,且搅拌叶和所
述转轴垂直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包括两组温度传感器和两组湿度传感器。
[0017]进一步地,一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一组所述湿度传感器均嵌装于所述箱体的箱门内;剩余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嵌装于所述罐体内。
[0018]再进一步地,所述箱门的前后壁位置之间固定贯穿安装有视窗;所述视窗布置在对应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的上方。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发酵室内的所述紫外灯固定安装在所述罐盖面向所述罐体的位置处,且紫外灯位于所述搅动组件的一侧位置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采用紫外灯基于紫外杀菌作用对发酵空间进行净化,从而确保发酵过程不受微生物的干扰,实现纯种发酵。采用电机、转轴和搅拌叶构成的搅动组件来定期翻动黑豆以进行均匀发酵,使得豆料温度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变质情况。电机通电驱动转轴的旋转,此时,搅拌叶在传动作用下旋转从而翻动豆料层,通过搅动以保障豆料温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热。
[0022]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构成的温湿度检测组件来对发酵环境参数进行检测,从而方便及时调控发酵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保障发酵过程始终于恒温恒湿的发酵条件下进行,提高发酵质量。
[0023]综上,本技术的发酵装置,发酵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及时且方便,可保障发酵过程始终于恒温恒湿的发酵条件下进行,提高发酵质量,可保障发酵环境的无菌以实现纯种发酵,并且,发酵过程中,豆料温度分布均匀,有效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变质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所示为图1的局部爆炸图。
[0026]图3所示为图2的局部俯视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1、箱体;2、带孔抽屉;3、紫外灯;4、罐体;5、罐盖;6、搅动组件;61、电机;62、转轴;63、搅拌叶;7、温湿度检测组件;71、温度传感器;72、湿度传感器。
[0029]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1]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其提供大豆的发酵处理空间以获得淡豆豉。发酵装置包括第一发酵室、第二发酵室、两组紫外灯3以及温湿度检测组件7。
[0032]第一发酵室位于第二发酵室的相对应一侧位置处,且第一发酵室和第二发酵室均
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支撑座上。第一发酵室和第二发酵室组合成发酵体,提供两组发酵空间,分别用于淡豆豉生产时的初酵和闷酵使用。
[0033]第一发酵室包括箱体1和滑动安装在箱体1内的三组带孔抽屉2。三组带孔抽屉2在竖向上平行布置。豆料铺设在带孔抽屉2上,通过带孔抽屉2上的通孔来实现对流,从而保持温度均衡以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变质。
[0034]第二发酵室包括罐体4、活动安装在罐体4顶部位置处的罐盖5、固定安装在罐盖5上的搅动组件6。搅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固定连接在电机61输出端位置处的转轴62、固定套接在转轴62端部且位于罐体4内的搅拌叶63。转轴62垂直活动贯穿设置在罐盖5的中心位置处,且搅拌叶63和转轴62垂直设置。本实施例,采用电机61、转轴62和搅拌叶63构成的搅动组件6来定期翻动黑豆以进行均匀发酵,使得豆料温度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变质情况。电机61通电驱动转轴62的旋转,此时,搅拌叶63在传动作用下旋转从而翻动豆料层,通过搅动以保障豆料受热均匀。
[0035]两组紫外灯3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壁顶部和位于第二发酵室内。位于顶部的带孔抽屉2设置在对应紫外灯3的下方。位于第二发酵室内的紫外灯3固定安装在罐盖5面向罐体4的位置处,且紫外灯3位于搅动组件6的一侧位置处。本实施例,采用紫外灯3基于紫外杀菌作用对发酵空间进行净化,从而确保发酵过程不受微生物的干扰,实现纯种发酵。
[0036]温湿度检测组件7用于保障第一发酵室和第二发酵室处于恒温和恒湿的发酵条件下。温湿度检测组件7包括两组温度传感器71和两组湿度传感器72。一组温度传感器71和一组湿度传感器72均嵌装于箱体1的箱门内,箱门的前后壁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酵室,其包括箱体(1)和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的三组带孔抽屉(2);第二发酵室,其包括罐体(4)、活动安装在所述罐体(4)顶部位置处的罐盖(5)、固定安装在所述罐盖(5)上的搅动组件(6);两组紫外灯(3);两组所述紫外灯(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壁顶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发酵室内;以及温湿度检测组件(7),其用于保障所述第一发酵室和所述第二发酵室处于恒温和恒湿的发酵条件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带孔抽屉(2)在竖向上平行布置;位于顶部所述带孔抽屉(2)设置在对应紫外灯(3)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酵室位于所述第二发酵室的相对应一侧位置处,且第一发酵室和所述第二发酵室均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支撑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淡豆豉生产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61)输出端位置处的转轴(62)、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62)端部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日娜王伟明胡心玉史海粟赵悦安飞宇张鹤男武俊瑞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