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炉热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丝网印刷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烘干炉热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丝网印刷工艺中,因为承印物上的油墨的特殊性质,印刷后需要有一个烘干的过程。
[0003]为保证烘干的效果,现有烘干炉的热风区都是外置循环,即把烘干炉内的热空气抽出来,再通过外部的风机送入烘干炉内,以使烘干炉内各个区域温度均衡。但是在外置循环的过程中,热量损失严重,且循环管道的温度较高,不利于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减少烘干炉热循环过程中的热损失,并减小循环过程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烘干炉热循环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烘干炉热循环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烘干炉热循环装置,包括机架、热风顶盖、循环风机、加热管以及反射板;所述循环风机包括循环电机及风叶轮,所述循环电机的外壳连接在所述热风顶盖的外侧,所述循环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热风顶盖内;所述风叶轮同轴连接在所述循环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热风顶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炉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热风顶盖、循环风机、加热管以及反射板;所述循环风机包括循环电机及风叶轮,所述循环电机的外壳连接在所述热风顶盖的外侧,所述循环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热风顶盖内;所述风叶轮同轴连接在所述循环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热风顶盖内的一端上;所述热风顶盖与所述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热风顶盖能够扣合于所述机架的上侧,以将所述风叶轮、所述反射板、所述加热管以及承印物容纳在所述热风顶盖与所述机架的上侧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反射板位于所述风叶轮下方并与所述热风顶盖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反射板上设置有供气流通过的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反射板下方并与所述反射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烘干炉热循环装置工作时,所述承印物被传送至所述加热管下方;所述风叶轮驱动所述气流沿着从所述进风结构依次经过所述风叶轮、所述出风结构、所述加热管以及所述承印物后流回所述进风结构的路径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炉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具有若干个反射凹槽;所述反射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承印物,且所述反射凹槽内能够容纳至少一根所述加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炉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为多个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贯穿所述反射板,且多个所述出风孔均匀间隔排布在各个所述反射凹槽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炉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新彩家用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