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和电梯主机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16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和电梯主机减震结构,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橡胶;所述第一钢板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钢板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橡胶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粘接固定;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通孔,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橡胶上设有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主机减震垫将橡胶设置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减少了橡胶产生的磨损,使用寿命长;其通过在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橡胶上设置对应的通孔,可以对电梯主机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了电梯主机的稳定运行。对应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梯主机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梯主机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梯主机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和电梯主机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减震
,具体涉及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和电梯主机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楼层的不断增高,电梯广泛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电梯在运行时,尤其是启停时,会在电梯本身和承载物的重力作用,以及电梯主机等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产生震动。为了减小电梯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一般会在电梯的轿厢底部及电梯主机底部安装多个轿厢减震垫和电梯主机减震垫。
[0003]现有技术中,电梯主机用的减震垫大都是天然橡胶减震垫,其刚度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容易受到外界腐蚀,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较大的磨损,严重制约了减震垫的使用寿命,而且其安装时一般通过粘接固定,不方便后期的拆卸维修。此外,天然橡胶减震垫一般只适用于承载载重较小的电梯;当在大载重电梯上使用时,这种天然橡胶减震垫可能会因为电梯本身以及承载物的重力作用而发生横向变形,使减震垫发生位置偏移,影响电梯的整体稳定性及运行舒适感,且长期使用后橡胶性能老化,容易产生永久变形(不可逆),甚至发生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4)包括第一钢板(401)、第二钢板(402),以及设于第一钢板(401)和第二钢板(402)之间的橡胶(403);所述第一钢板(401)包括第一安装部(4011)和第一连接部(4012),所述第二钢板(402)包括第二安装部(4021)和第二连接部(4022);所述橡胶(403)设于第一连接部(4012)和第二连接部(402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2)和第二连接部(4022)粘接固定;所述第一安装部(4011)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第一安装孔(4013),所述第二安装部(4021)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第二安装孔(4023);所述第一连接部(4012)上设有第一通孔(4014),对应的,所述橡胶(403)上设有第三通孔(4031),所述第二连接部(4022)上设有第二通孔(40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401)的厚度h1为3~5mm,所述第二钢板(402)的厚度h2为3~5mm,所述橡胶(403)的厚度h3为18~22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401)和第二钢板(402)的长度L均为210~230mm,宽度W1均为95~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40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012)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一钢板(401)呈L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0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4023)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主机用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013)的直径D1为20~22mm,所述第二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继腾戴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立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