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806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刹车装置,电机本体与刹车装置间通过刹车连接座配合连接,刹车连接座上设有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外套于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装置由联轴器Ⅰ、矩形弹簧和联轴器Ⅱ连接构成,所述联轴器Ⅰ的后端与电机轴相连接,联轴器Ⅰ的前端嵌套于矩形弹簧内并与联轴器Ⅱ相连接,所述的刹车连接座上设有螺孔,所述的联轴器Ⅰ上设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Ⅱ的大小形状与电机轴相配合,所述的联轴器Ⅰ前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块Ⅰ,所述的联轴器Ⅱ后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块Ⅱ,所述的凸块Ⅱ与位于联轴器Ⅰ上的凸块Ⅰ相配合,所述的矩形弹簧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弯折的勾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和机械操作中,各种类型电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电机中的制动 部分称为电机的刹车装置,现有的电机刹车装置通常采用两种刹车方式电磁 制动与机械抱闸式制动。电磁制动式刹车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电机的转子侧面 设有电磁离合器,当电机通电时,离合器也同时得电工作,使得离合器处于脱 开位置,电机可以旋转输出动力,当电动机失电时,离合器也同时失电,离合 器闭合,使得电动机不能旋转;机械抱闸式刹车装置的使用也很普遍,即采用 机械摩擦的原理,当电动机工作时,通过电路控制使机械抱闸装置脱开电动机 的旋转轴,旋转轴即可旋转,当电动机需要刹车制动时,通过电路控制,使机 械抱闸装置抱紧电动机的旋转轴,从而起到刹车制动的作用。以上两种刹车装 置虽然在生产中广泛使用,但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由于在电动机内部 需要安装由控制电路和离合器或抱闸系统组成的刹车装置,使得电机的体积和 重量通常都较为庞大,不便于在多种机械设备上安装使用;其次,电动机内部 的刹车装置需要额外供电才能完成对电动机的刹车制动,不够节能;另外,在 现有刹车装置中,由于刹车片需要抱紧电动机的旋转轴进行制动,反复工作后 势必会造成刹车片的磨损,造成刹车制动失效,影响电机制动的可靠性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上设有逆向传 动力刹车装置,体积轻巧,结构紧凑,刹车制动可靠性好,不需额外加设控制 电路及供电,便于在各种类型机械设备中安装使用。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采刚的技术/j案是 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 和刹乍装置,本体与釗车装置间通过刹车连接座配合连接,所述刹车连接座上设有通孔I,通孔I套于电机轴上,所述的刹车装置由联轴器I 、矩形弹簧和 联轴器II连接构成,所述联轴器I的后端与电机轴相连接,联轴器的前端嵌套 于矩形弹簧内并与联轴器II相连接,本技术将刹车装置安装与电机外部, 减小了电机体积,使电机结构更加紧凑轻巧。进一步的,所述的刹车连接座上设有螺孔,安装时可以通过螺孔方便的将 刹车连接座安装在电机本体上,便于电机和刹车装置的拆装和维护。进一步的,所述的联轴器i上设有通孔n,所述通孔n的大小形状与电机 轴相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联轴器i前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块i。 进一步的,所述的联轴器n后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块n,所述的凸块n与 位于联轴器i上的凸块i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矩形弹簧两端各设有一个向内弯折的勾块。 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电机本体上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 与电机本体通过刹车连接座配合连接,改变了以往电机中刹车装置安装于电机 本体内的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减小了电机体积,便于维护,适用于安装在 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上,且本技术中的刹车装置为纯机械结构,由于无需 加设控制电路且不依赖额外供电,不仅刹车制动可靠性好,同时能够起到节能 降耗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刹车装置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 2所示,本技术一种电机,由电机本体l、刹车连接座2和刹 车装置三部分组成;电机本体1与刹车装置间通过刹车连接座2配合连接,所 述刹车连接座2上设有通孔I 21,所述通孔I 21套于电机轴11上;所述的刹车 装置由联轴器I 3、矩形弹簧4和联轴器I15连接构成,所述联轴器I 3的后端 与电机轴11相连接,联轴器I 3的前端嵌套于矩形弹簧4内并与联轴器H5相 连接。所述的刹车连接座2上设有螺孔22,便于将刹车连接座2车固固定在电机 本、体1上,作为具体实施力'式的一种优选.在木实甲新型屮,采附与电机端相配套的刹车连接座2,以满足多种不同型号的电机轴的适用需要。所述的联轴器I3上设有通孔I131,以使电机轴11从通孔I131中穿出,由 于电机轴11需要带动联轴器I 3进行转动,因此所述通孔I131的大小形状应与 电机轴ll的横截面相吻合。所述的联轴I前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块I 32,所述的联轴器I15后端设有两 个对称的凸块I151,所述的凸块I151与位于联轴器I 3上的凸块I 32相配合, 使凸块I 32与凸块I151可以彼此牢固交叉卡紧,所述的矩形弹簧4两端各设有 一个向内弯折的勾块41,勾块41卡入联轴器II5的一个凸块n51的两边,使得 联轴器I 3在电机轴11带动旋转时可以将矩形弹簧4收紧,而联轴器I15旋转 时可以将矩形弹簧4张开,由于联轴器I 3和联轴器I15对于加工精度和工作强 度有一定的要求,作为本技术的给出的一种优选,联轴器I3和联轴器I15 均采用一次铸造完成,加工简单,成本低廉,加工精度好,矩形弹簧4采用弹 簧钢加工制成,不易发生塑性形变,从而能够满足矩形弹簧4随不同型号电机 输出功率收紧时对强度的要求,且能够提供良好的弹性应力,便于在电机刹车 时有效制动。当电机通电后,电机轴ll开始正向旋转,电机产生正向传动力,使得矩形 弹簧4在随联轴器I3收紧后,随联轴器一起转动,带动与联轴器I3相连接的 联轴器I15,使得可以在联轴器II5的前端输出功率;当电机断电,电机轴ll没 有功率输出,而此时联轴器II5的前端仍有负载存在,则负载将会产生逆向传动 力,此时矩形弹簧4被联轴器I15张开,使矩形弹簧4与刹车连接座2内壁胀紧, 不能随联轴器I15同步转动,联轴器I15上的逆向传动力不能传递给联轴器I 3, 则此时联轴器I 3处于停步状态,由于联轴器I 3上的通孔I131的大小形状与电 机轴11相配合,在联轴器I 3停止转动后,由于电机已经断电,电机轴11在惯 性作用下的旋转力不足以克服矩形弹簧4的作用力,则电机轴11亦无法继续旋 转,从而起到对电机的刹车制动作用。下面举出一例在机械操作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可以 在起重、吊装、巻扬机、绞车等设备及其他具有逆向传动力且需要制动的设备 屮使用,可以替代这些设备中传统安装的电磁或抱闸式刹车装置,例如在起 :范机的电动葫芦的使用中,当需要提升重物时,电机得电旋转,使电机产生正 向传动力,使得矩形弹簧4随联轴器I 3收紧,联轴器II 5随联轴器I 3 —起转 5力,就可以将重物提升当电机断电后.电机轴]l没有功率输出.重物会在重力作用下有一个下滑力,使联轴器1I5端产生逆向传动力,此时矩形弹簧4被联轴器II5张开,使得矩形弹簧4与刹车连接座2的内壁胀紧,使之不能随联轴器 115转动,联轴器I15上的逆向传动力不能传递给联轴器I 3,从而起到刹车作 用;而在下吊重物时,由于下吊过程中电机仍然需要正向输出功率,因此采用 该刹车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提升重物吋相同。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现有电机中依靠电磁离合制 动或机械抱闸制动等结构的刹车装置存在的缺陷,本技术中刹车装置结构 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由于刹车装置安装在电机本体1外,因此能 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机的刹车制动的需要;且本技术中刹车装置采用机 械结构,制动力来源于电机正向输出功率时对矩形弹簧4的收紧后储存的弹性 势能,因此无需为刹车装置加设额外的供电、控制电路,不仅制动可靠性好。 而且能够起到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和刹车装置,电机本体(1)与刹车装置间通过刹车连接座(2)配合连接,所述刹车连接座(2)上设有通孔Ⅰ(21),所述通孔Ⅰ(21)外套于电机轴(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装置由联轴器Ⅰ(3)、矩形弹簧(4)和联轴器Ⅱ(5)连接构成,所述联轴器Ⅰ(3)的后端与电机轴(11)相连接,联轴器Ⅰ(3)的前端嵌套于矩形弹簧(4)内并与联轴器Ⅱ(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强张国纲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诺王机电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