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瑷国专利>正文

电动机差速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88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在电动机壳体中定子线圈围绕转子线圈,定子线圈和电动机壳连接,半轴和电动机轴承连接,其中转子内连接有差速器,差速器中的半轴上连接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相连。可以由转子转动带动半轴转动,并由半轴带动两端轮胎行驶,结构简单,实现了无环境污染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属于电动机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基本采用以油为主要的动力源。在不同的程度上造成了空气的污染和能源浪费。现有电车使用的多为单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其结构复杂,特别是在转弯处必须使行驶速度放慢,否则在车辆转弯时容易造成车辆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其在电动机的转子中连接差速器,使车辆在行驶转弯时可以减少阻力又可以提高现有电车的车速,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在电动机壳体中定子线圈围绕转子线圈,定子线圈和电动机壳连接,半轴和电动机轴承连接,其中转子内连接有差速器,差速器中的半轴上连接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相连。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其可以由转子转动带动半轴转动,并由半轴带动两端轮胎行驶,结构简单,实现了无环境污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在电动机壳体1中定子线圈2绕在转子线圈3上,定子线圈2和电动机壳1连接,半轴4和电动机轴承连接,其中转子5内连接有差速器6,差速器6中的半轴4上连接半轴齿轮7,半轴齿轮7与行星齿轮8啮合相连。转子线圈2与转子5连接,转子5带动半轴4转动并带动两端轮胎行驶,当电动车转向时,半轴4带动半轴齿轮7转动,这时与半轴齿轮7啮合连接的行星齿轮8即在其带动下进行差速转动。电动机两端装有轴承,并在外面有油封,可挡住差速器6转子5内的齿轮油外漏。电动车辆正常行驶工作中,差速器6电动机的转子5内的行星齿轮8和半轴齿轮7、半轴轴承是不工作的。如图2所示,当电动车转弯时,车轮一个快,另一个车轮慢时,转子5内的差速器6开始工作,车轮连接在两端的半轴4和半轴轴承的带动下转动,半轴4的另一端和半轴齿轮7连接,半轴齿轮7和行星齿轮8轴连接做差速转动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在电动机壳体(1)中定子线圈(2)绕在转子线圈(3)上,定子线圈(2)和电动机壳(1)连接,半轴(4)和电动机轴承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5)内连接有差速器(6),转子(5)与转子线圈(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6)中的半轴(4)上连接半轴齿轮(7),半轴齿轮(7)与行星齿轮(8)啮合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在电动机壳体中定子线圈围绕转子线圈,定子线圈和电动机壳连接,半轴和电动机轴承连接,其中转子内连接有差速器,差速器中的半轴上连接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相连。可以由转子转动带动半轴转动,并由半轴带动两端轮胎行驶,结构简单,实现了无环境污染的目的。文档编号H02K7/10GK2770210SQ20052002835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瑷国 申请人:王瑷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的差速转子,在电动机壳体(1)中定子线圈(2)绕在转子线圈(3)上,定子线圈(2)和电动机壳(1)连接,半轴(4)和电动机轴承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5)内连接有差速器(6),转子(5)与转子线圈(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瑷国
申请(专利权)人:王瑷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