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44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该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包括中空的中模,中模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的下一冲,下一冲的顶端插入至中模内腔的中部,下一冲的内腔插入有中空的下二冲,下二冲的顶端伸入至中模内腔的中部,下二冲的顶端突出于下一冲的顶端,下二冲的内腔插入有芯棒,芯棒的顶端低于下二冲的顶端,中模的上方设置有上冲,上冲伸入中模内腔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凸台,凸台插入下二冲的上部与芯棒的顶端抵触,中模的内侧壁、下一冲的顶部端面、下二冲的顶部端面、上冲的底部端面和凸台的根部侧壁构成了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结构在产品扁位通孔上沿口的毛刺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的问题。品的质量的问题。品的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粉末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的定位圈,扁位通孔a一般通过上冲和芯棒对插成型,然而这种结构由于制造误差,存在一定的间隙,成型出来的产品在扁位通孔上沿口的毛刺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改善扁位通孔上沿口毛刺现象,提高产品质量的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包括中空的中模,中模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的下一冲,下一冲的顶端插入至中模内腔的中部,下一冲的内腔插入有中空的下二冲,下二冲的顶端伸入至中模内腔的中部,下二冲的顶端突出于下一冲的顶端,下二冲的内腔插入有芯棒,芯棒的顶端低于下二冲的顶端,中模的上方设置有上冲,上冲伸入中模内腔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凸台,凸台插入下二冲的上部与芯棒的顶端抵触,中模的内侧壁、下一冲的顶部端面、下二冲的顶部端面、上冲的底部端面和凸台的根部侧壁构成了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
[0006]优先的,所述凸台的根部设置有R角。R角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品顶部的毛刺现象。
[0007]优选的,所述下一冲的顶部内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周圈凸台。第一周圈凸台改善了产品底部的毛刺。
[0008]优选的,所述下二冲的顶部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周圈凸台。第二周圈凸台改善了产品内腔根部的毛刺。
[0009]优先的,所述中模包括中模座,中模座的中部同轴收容有中模镶块,中模镶块同轴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侧壁为成型产品的型面。中模镶块为易损件,便于更换,节约成本。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1、中模的内侧壁、下一冲的顶部端面、下二冲的顶部端面、上冲的底部端面和凸台的根部侧壁构成了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改变了原来上冲与芯棒对插的结构,可以改善扁位通孔上沿口的毛刺现象,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0012]2、凸台的根部的R角,第一周圈凸台以及第二周圈凸台均改善了产品主要装配部位的毛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种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的C处放大图;
[0016]图4是中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下一冲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下二冲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上冲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a扁位通孔,1中模,11中模座,12中模镶块,121通孔,2下一冲,21第一周圈凸台,3下二冲,31第二周圈凸台,4芯棒,5上冲,51凸台,52R角,6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2]如图2至图7所示,一种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包括中模1,中模包括中模座11,中模座的中部同轴收容中模镶块12,中模镶块同轴开设通孔121,通孔的内侧壁为成型产品的型面,中模镶块为易损件,便于更换,节约成本,中模的下方布置中空的下一冲2,下一冲的顶端插入至通孔的中部,下一冲的顶部内侧边缘一体成型第一周圈凸台21,第一周圈凸台改善了产品底部的毛刺,下一冲的内腔插入中空的下二冲3,下二冲的顶端伸入至通孔的中部,下二冲的顶端突出于下一冲的顶端,下二冲的顶部外侧边缘一体成型第二周圈凸台31,第二周圈凸台改善了产品内腔根部的毛刺,下二冲的内腔插入芯棒4,芯棒的顶端低于下二冲的顶端,中模的上方布置上冲5,上冲伸入通孔的一端一体成型凸台51,凸台插入下二冲的上部与芯棒的顶端抵触,凸台的根部布置R角52,R角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品顶部的毛刺现象,中模镶块的内侧壁、下一冲的顶部端面、下二冲的顶部端面、上冲的底部端面和凸台的根部侧壁构成了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6。
[0023]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中模抬高,下一冲和下二冲依次插入至通孔,芯棒的顶部从下二冲内伸出与中模镶块的顶面齐平,从而形成填粉空间,填粉空间的高度约为产品设定高度的两倍,填粉后,上冲下行推动芯棒缩回至下二冲的内腔,产品压制成型后,上冲上行,中模下行,产品实现脱模。本技术改善了产品主要装配部位的毛刺,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圈上冲带芯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中模,中模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的下一冲,下一冲的顶端插入至中模内腔的中部,下一冲的内腔插入有中空的下二冲,下二冲的顶端伸入至中模内腔的中部,下二冲的顶端突出于下一冲的顶端,下二冲的内腔插入有芯棒,芯棒的顶端低于下二冲的顶端,中模的上方设置有上冲,上冲伸入中模内腔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凸台,凸台插入下二冲的上部与芯棒的顶端抵触,中模的内侧壁、下一冲的顶部端面、下二冲的顶部端面、上冲的底部端面和凸台的根部侧壁构成了用于成形产品的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雁宇游进明周广祥贝启亮李嘉翔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海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