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32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液槽主体,包括补液边和固定边,所述补液边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固定边的水平高度,所述补液边为波浪型结构;布液管组,设置在所述布液槽主体的正上方,包括第一布液管、第二布液管和联结筒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布液槽主体内设置翻液轴组,在混合物从通孔排出前将其搅拌充分、混合均匀,避免有固体物挂渍造成机器阻塞卡机的情况;依靠布液槽主体上固定边、补液边之间的高度差,形成单面布液形式,可使布液时流量增大,达到更好的布液效果,波浪型结构的补液边会根据布液槽主体内液位的高度自动调节液体的流出量,使得液流更稳定、均匀。均匀。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


[0001]本技术涉及天然植物成分提取
,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

技术介绍

[0002]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在萃取过程中物料需要与溶剂接触充分才能达到良好的萃取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固液萃取,植物种类繁多,植物以各种各样的状态存在于萃取混合液中,易出现布液不均匀等现象、甚至造成机器堵塞,结构上的不足使得在机器堵塞的情况时清洗工作困难。现有的产品中采用双面布液,混合物与萃取液接触不够充分,容易发生固体物粘挂在设备上的情况,且混合物与萃取液接触不够充分,不能达到良好的萃取效果,增加了工艺进行的时间、导致生产周期长、产品获得率降低、安全性能不好、溶剂损耗率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萃取过程中出现固体物粘挂、造成极其堵塞、生产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布液槽主体,包括补液边和固定边,所述补液边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固定边的水平高度,所述补液边为波浪型结构;
[0006]布液管组,设置在所述布液槽主体的正上方,包括第一布液管、第二布液管和联结筒组件,所述第一布液管和所述第二布液管均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两个连接端通过所述联结筒组件连接,两个自由端均安装有圆筒和法兰;所述第一布液管和所述第二布液管通过布液管支撑座与所述布液槽主体连接;
[0007]翻液轴组,设置于布液管组内并与其同轴心,所述翻液轴组包括翻液轴、叶片、支撑架,所述翻液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叶片,所述翻液轴靠近两轴端处设置有所述支撑架连接,并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布液管和所述第二布液管连接;所述支撑架为十字形结构,相邻两架脚可允许料液通过此处进入所述布液管组并接受所述翻液轴上的所述叶片进行搅拌。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布液槽主体内部靠近两端口处开设有排液孔。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液槽主体为矩形材料卷曲而成,所述布液槽主体的截面为“U”型结构。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液边为正弦波浪型曲线槽边。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补液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板与T形板和方形盖板连接,所述T形板有两个,两个所述T形板设置在所述布液槽主体的两端,并通过双头螺柱与挂耳连接,所述挂耳与所述方形盖板连接。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液槽主体的外部布置有曲边筋板和直边筋板,所述直边筋板有两个,平行设置,分别自所述布液槽主体底面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布液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布液管长度;在所述第一布液管和所述第二布液管上均开设有若干小孔。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小孔等距排列。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结筒组件包括联结筒、联结筒支撑座、联结筒罩;所述联结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布液管和所述第二布液管的连接端连接,所述联结筒设置在所述联结筒支撑座上,所述联结筒的外部设置有所述联结筒罩,在所述联结筒罩与所述挂耳之间连接有所述方形盖板。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布液管的端口处还设置有圆盖。
[0017]本技术提供有技术中在萃取过程中出现固体物粘挂、造成极其堵塞、生产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0018]综上所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由补液边和固定边构成的布液槽主体、布液管组以及翻液轴组,在布液槽主体内设置翻液轴组,在混合物从通孔排出前将其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在短布液管端口处设置有圆盖,将其取下可对翻液轴和布液管组进行清理,避免有固体物挂渍造成机器阻塞卡机的情况;依靠布液槽主体上固定边、补液边之间的高度差,形成单面布液形式,可使布液时流量增大,达到更好的布液效果,波浪型结构的补液边会根据布液槽主体内液位的高度自动调节液体的流出量,使得液流更稳定、均匀。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示轴侧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的布液槽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的翻液轴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如下:
[0025]布液槽主体1、补液边11、固定边12、排液孔13、曲边筋板14、直边筋板15、T形板2、固定板3、挂耳4、方形盖板5、布液管组6、第一布液管61、第二布液管62、小孔63、法兰64、圆筒65、布液管支撑座7、联结筒组件8、联结筒81、联结筒罩82、联结筒支撑座83、翻液轴组9、支撑架91、翻液轴92、叶片93、圆盖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的布液槽,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进行详细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包括:布液槽主体1、布液管组6以及翻液轴组9(如图1、图2所示);
[0029]布液槽主体1包括补液边11和固定边12(如图3所示),其中,补液边11为波浪型曲线槽边;补液边11的水平高度低于固定边12的水平高度,可使布液时流量增大,达到更好的布液效果;在使用时,布液槽主体1用于液体自布液管组6中搅拌后的状态缓冲区,调整液体状态至平稳,水平高度较低的波浪型曲线槽边补液边11依靠其波浪型曲线结构可以根据槽内液位来实现对液体流出量的自动调节控制;
[0030]在布液槽主体1的正上方设置有布液管组6;布液管组6包括第一布液管61、第二布液管62和联结筒组件8,第一布液管61和第二布液管62均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两个连接端通过联结筒组件8连接且连接处位于布液槽主体1中心轴线上;第一布液管61和第二布液管62通过布液管支撑座7与布液槽主体1连接;
[0031]翻液轴组9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液管61、第二布液管62内并与其同轴心,翻液轴组9包括翻液轴92、叶片93和支撑架91(如图4所示),翻液轴92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93,翻液轴92靠近两轴端处与所述支撑架91连接,并通过两个支撑架91分别与第一布液管61和第二布液管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液槽主体(1),包括补液边(11)和固定边(12),所述补液边(11)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固定边(12)的水平高度,所述补液边(11)为波浪型结构;布液管组(6),设置在所述布液槽主体(1)的正上方,包括第一布液管(61)、第二布液管(62)和联结筒组件(8),所述第一布液管(61)和所述第二布液管(62)均包括自由端和连接端,两个连接端通过所述联结筒组件(8)连接,两个自由端均安装有圆筒(65)和法兰(64);所述第一布液管(61)和所述第二布液管(62)通过布液管支撑座(7)与所述布液槽主体(1)连接;翻液轴组(9),设置于布液管组(6)内并与其同轴心,所述翻液轴组(9)包括翻液轴(92)、叶片(93)、支撑架(91),所述翻液轴(92)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叶片(93),所述翻液轴(92)靠近两轴端处设置有所述支撑架(91)连接,并通过两个所述支撑架(91)分别与所述第一布液管(61)和所述第二布液管(62)连接;所述支撑架(91)为十字形结构,相邻两架脚可允许料液通过此处进入所述布液管组(6)并接受所述翻液轴(92)上的所述叶片(93)进行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液槽主体(1)内部靠近两端口处开设有排液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槽主体(1)为矩形材料卷曲而成,所述布液槽主体(1)的截面为“U”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成分萃取器循环布液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边(11)为正弦波浪型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少威刘凤山王诗文康惠勇刘君刁正阳张泰铭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晨光植物提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