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吸湿床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29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菌吸湿床单,属于床上用品领域。包括面层置于底料内,且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连接,面层为吸水层,包括面织物层、蓄水层、内粘合层,内粘合层为绒布层,蓄水层静电贴合置于内粘合层上,织物层覆盖置于蓄水层上表面,蓄水层由上而下依次为导流层、高分子吸收层、防渗透层,面层多层结构之间采用线进行压扎缝合,缝合路径呈锯齿结构,底料边缘对折盖合置于面层边缘,底料为编织物,内嵌置有铜丝结构,进行抑菌杀菌。进行抑菌杀菌。进行抑菌杀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吸湿床单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抑菌吸湿床单,属于床上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床单在长期的使用之后需要及时清洗,由于人体在睡觉过程中与床单的长时间摩擦接触,导致床单上会遗留下汗液皮肤碎屑以及空气中的其他物质,不及时清洗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同时在梅雨季节,空气湿度较大,床单很容易受潮,一旦受潮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晾晒床单,非常麻烦。
[0003]公开号CN208339311U公开了一种吸潮除菌床单,包括床单主布面,床单主布面的下方设有第一棉布层,第一棉布层和床单主布面之间的空间内设有多个吸潮除菌包,第一棉布层下方设有第二棉布层,第二棉布层与第一棉布层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柔性垫,上述结构中的床单结构除尘结构独立设置,不能够和床单形成一体,且吸潮能力有限,清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提供的一种通过设置吸水结构,对湿气进行吸附收集,配合抑菌层进行抑菌的床垫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包括面层置于底料内,且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连接,面层为吸水层,包括面织物层、蓄水层、内粘合层,内粘合层为绒布层,蓄水层静电贴合置于内粘合层上,织物层覆盖置于蓄水层上表面,蓄水层由上而下依次为导流层、高分子吸收层、防渗透层,面层多层结构之间采用线进行压扎缝合,缝合路径呈锯齿结构,底料边缘对折盖合置于面层边缘,底料为编织物,且中部混合编织有铜丝,底料内表面前置有凝胶,防滑垫铺设置于底料内,且位于面层正下方,防滑垫底部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防滑凸点对应贯穿底料,面层和底料之间设置有抑菌层,抑菌层点粘合固定,面层边缘、防护垫边缘设置有穿线孔,缝合线贯穿穿线孔缝合固定;
[0006]所述面层表面对应的缝合线形成沟槽,沟槽底部的穿线孔贯穿面层;
[0007]所述蓄水层表面设置有绒毛,且为透气结构,表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08]所述防滑凸点为球状结构,且凸出防滑垫2

3mm;
[0009]所述防滑垫为竹条编织而成,竹条之间通过编织绳连接;
[0010]所述面层设置有弧形突起,突起均匀分布;
[0011]所述抑菌层内填充有活性炭结构。
[0012]有益效果:
[0013]一、能够对湿气进行吸附,提高面层的干燥度,便于清洗;
[0014]二、内嵌置有铜丝结构,进行抑菌杀菌;
[0015]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的断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的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
[0020]1、面层;2、底料;3、抑菌层;4、防滑垫;5、防滑凸点;6、缝合线;10、蓄水层;11、面织物层;12、内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根据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抑菌吸湿床单:包括面层1置于底料2内,且边缘通过缝合线6缝合连接,面层1为吸水层,包括面织物层11、蓄水层10、内粘合层12,内粘合层12为绒布层,蓄水层10静电贴合置于内粘合层12上,织物层覆盖置于蓄水层10上表面,蓄水层10由上而下依次为导流层、高分子吸收层、防渗透层,面层1多层结构之间采用线进行压扎缝合,缝合路径呈锯齿结构,底料2 边缘对折盖合置于面层1边缘,底料2为编织物,且中部混合编织有铜丝,底料2内表面前置有凝胶,防滑垫4铺设置于底料2内,且位于面层1正下方,防滑垫4底部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5,防滑凸点5对应贯穿底料2,面层1和底料2之间设置有抑菌层3,抑菌层3点粘合固定,面层1边缘、防护垫边缘设置有穿线孔,缝合线6贯穿穿线孔缝合固定;
[0023]所述面层1表面对应的缝合线6形成沟槽,沟槽底部的穿线孔贯穿面层1;
[0024]所述蓄水层10表面设置有绒毛,且为透气结构,表面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25]所述防滑凸点5为球状结构,且凸出防滑垫4 2

3mm;
[0026]所述防滑垫4为竹条编织而成,竹条之间通过编织绳连接;
[0027]所述面层1设置有弧形突起,突起均匀分布;
[0028]所述抑菌层3内填充有活性炭结构;
[0029]使用时,通过面层1进行吸水蓄水,通过抑菌层3进行除菌,防滑凸点5用于底料2的固定贴合,避免滑动错位,达到床单整体防潮除菌的目的。
[0030]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吸湿床单,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1)置于底料(2)内,且边缘通过缝合线(6)缝合连接,面层(1)为吸水层,包括面织物层(11)、蓄水层(10)、内粘合层(12),内粘合层(12)为绒布层,蓄水层(10)静电贴合置于内粘合层(12)上,织物层覆盖置于蓄水层(10)上表面,蓄水层(10)由上而下依次为导流层、高分子吸收层、防渗透层,面层(1)多层结构之间采用线进行压扎缝合,缝合路径呈锯齿结构,底料(2)边缘对折盖合置于面层(1)边缘,底料(2)为编织物,且中部混合编织有铜丝,底料(2)内表面前置有凝胶,防滑垫(4)铺设置于底料(2)内,且位于面层(1)正下方,防滑垫(4)底部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5),防滑凸点(5)对应贯穿底料(2),面层(1)和底料(2)之间设置有抑菌层(3),抑菌层(3)点粘合固定,面层(1)边缘、防护垫边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荣瑞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