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28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实现了减小装卸站占地和提高了阳极装卸效率;在铝厂阳级组装车间中的阳极装站和卸站,设置一个与悬链输送线并排设置的承载轨道并联支路,在承载轨道并联支路中不设置牵引链条,积放小车在承载轨道并联支路中可被动的被牵引行走;在前、后两积放小车之间,设置载荷梁,在载荷梁下通过吊链吊接长方体阳极;在阳极装站和卸站以外的悬链输送线上,前、后积放小车一前一后,纵向吊接着长方体阳极进行输送,当前小车进入到阳极装站和卸站时,后小车进入到承载轨道并联支路中,被停止器阻挡停止后,使前、后两积放小车变换队形为并排状态,载荷梁由纵向变成横向。荷梁由纵向变成横向。荷梁由纵向变成横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链输送线,特别涉及一种在阳级组装车间中设置的实现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以及悬链输送线中阳极组横向积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厂阳级组装车间主要任务是处理电解车间产生的残极阳极组,并同时组装新的阳级组,供电解车间生产使用;阳极组装车间主要工位有:组装工位、电解质处理工位和残极炭块处理三工位,同时还包含有炭块库和成品库;阳极组装车间是将电解车间残极冷却工段运来的残极,在装卸站设置到输送链上;在卸站车上设有卸站车、卸站托盘支架,工作时,叉车将装有残极的托盘放在装站托盘支架上,装站车抬起托盘,将其运到装站悬链下,由导杆扶正装置,将残极导杆扶正,使残极导杆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将残极导杆运到悬链上的夹具中,然后,装站车将托盘交给倾翻车,倾翻车把托盘送到设置在倾翻线中部的收尘罩处,倾倒托盘残渣,再将托盘送到卸站线,卸站线上的卸站车接过干净的托盘,运行到卸站悬链下,将新组装好的阳极下放到托盘上,再送到卸站托盘支架上,等待叉车运走;现有的装站和卸站上的悬链输送的阳极,是纵向积放两排,每排三套阳极,共六套阳极,同时进行装载或卸载;这样的积放输送模式,存在装卸阳极效率低,占用场地大,悬链链条长和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通过在阳极组装车间的阳极装站和阳极卸站中,设置横向积放输送工位,实现了减小装卸站占地和提高了阳极装卸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是:在铝厂阳级组装车间中的阳极装站和卸站,设置一个与悬链输送线并排设置的承载轨道并联支路,在承载轨道并联支路中不设置牵引链条,积放小车在承载轨道并联支路中可被动的被牵引行走;在前、后两积放小车之间,设置载荷梁,在载荷梁下通过吊链吊接长方体阳极;在阳极装站和卸站以外的悬链输送线上,前、后积放小车一前一后,纵向吊接着长方体阳极进行输送,当前小车进入到阳极装站和卸站时,后小车进入到承载轨道并联支路中,被停止器阻挡停止后,使前、后两积放小车变换队形为并排状态,载荷梁由纵向变成横向,实现了长方形阳极在阳极装站和卸站的横向积放,减小了阳极的占地面积,同时还提高了六套阳极的高效率进装载或卸载。
[0006]一种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包括顺次连接在一起的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卸站承载轨道、卸站出口后装站入口前承载轨道、装站承载轨道和装站出口后承载轨道,在顺次连接的上述轨道中,设置有动力牵引链条,在卸站承载轨道的一侧,并联有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在装站承载轨道的一侧,并联有装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在卸站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阻车器,在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阻车器,
第一阻车器与第二阻车器是并排设置的;在装站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阻车器,在装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阻车器,第三阻车器与第四阻车器是并排设置的。
[0007]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上,分别设置有前积放小车和后积放小车,前积放小车与后积放小车,是沿着动力牵引链条的前进方向,一前一后设置的;在前积放小车与后积放小车之间,吊接有载荷梁,在载荷梁的前部下端连接有前吊链,在载荷梁的后部下端连接有后吊链,在前吊链的下端与后吊链的下端之间,吊接有长方体形阳极;在前积放小车的前端,设置有前小车前铲,在前积放小车的后端,设置有前小车后铲,在前积放小车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爪,前小车前铲与升降爪是机械连接在一起的,前积放小车顶部的前小车行走轮,是设置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中的,前积放小车通过升降爪与动力牵引链条连接在一起;在后积放小车的后端,设置有后小车后铲,后积放小车顶部的后小车行走轮,是设置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中的。
[0008]一种悬链输送线中阳极组横向积放方法,包括顺次连接在一起的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卸站承载轨道、卸站出口后装站入口前承载轨道、装站承载轨道和装站出口后承载轨道,在顺次连接的上述轨道中,设置有动力牵引链条,在卸站承载轨道的一侧,并联有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在装站承载轨道的一侧,并联有装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在卸站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阻车器,在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阻车器,第一阻车器与第二阻车器是并排设置的;在装站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阻车器,在装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阻车器,第三阻车器与第四阻车器是并排设置的;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上,分别设置有前积放小车和后积放小车,前积放小车与后积放小车,是沿着动力牵引链条的前进方向,一前一后设置的;在前积放小车与后积放小车之间,吊接有载荷梁,在载荷梁的前部下端连接有前吊链,在载荷梁的后部下端连接有后吊链,在前吊链的下端与后吊链的下端之间,吊接有长方体形阳极;在前积放小车的前端,设置有前小车前铲,在前积放小车的后端,设置有前小车后铲,在前积放小车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爪,前小车前铲与升降爪是机械连接在一起的,前积放小车顶部的前小车行走轮,设置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中,前积放小车通过升降爪与动力牵引链条连接在一起;在后积放小车的后端,设置有后小车后铲,后积放小车顶部的后小车行走轮,设置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中;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0009](一)前积放小车在前,后积放小车在后,在前积放小车与后积放小车之间,吊接载荷梁和长方体形阳极,组成第一阳极运送吊具,该第一阳极运送吊具,通过前积放小车上端设置的升降爪与动力牵引链条连接,被动力牵引链条牵引,行走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中;
[0010]前积放小车在动力牵引链条牵引下,进入到卸站承载轨道中后,继续向前行走;后积放小车进入到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中,前积放小车通过载荷梁,牵引后积放小车继续在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中向前行走;
[0011]当前积放小车行走到第一阻车器处时,第一阻车器通过与前积放小车的前端设置的前小车前铲碰接,使升降爪与动力牵引链条脱离,前积放小车停止前进;后积放小车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行走,当后积放小车接触到第二阻车器后,也停止前进;此时,前积放小车与后积放小车并列设置,载荷梁变成横向设置,使其吊接的长方体形阳极也转变为横向设置状态;
[0012](二)在第一阳极运送吊具后方设置的,行走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中的,第二阳极运送吊具的结构,是与第一阳极运送吊具完全相同的;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前积放小车,在动力牵引链条牵引下,进入到卸站承载轨道中后,继续向前行走;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后积放小车进入到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中,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前积放小车,通过载荷梁,牵引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后积放小车继续在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中向前行走;
[0013]当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前积放小车上的前小车前铲,碰接到停止的第一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前积放小车上的前小车后铲时,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前积放小车上的升降爪与动力牵引链条脱离,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前积放小车停止前进,第二阳极运送吊具中的后积放小车,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进,直到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包括顺次连接在一起的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1)、卸站承载轨道(4)、卸站出口后装站入口前承载轨道(2)、装站承载轨道(5)和装站出口后承载轨道(3),在顺次连接的上述轨道中,设置有动力牵引链条(6),其特征在于,在卸站承载轨道(4)的一侧,并联有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7),在装站承载轨道(5)的一侧,并联有装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8);在卸站承载轨道(4)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阻车器(9),在卸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7)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阻车器(10),第一阻车器(9)与第二阻车器(10)是并排设置的;在装站承载轨道(5)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阻车器(11),在装站并联支路承载轨道(8)的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阻车器(12),第三阻车器(11)与第四阻车器(12)是并排设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极组横向积放的悬链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在卸站入口前承载轨道(1)上,分别设置有前积放小车(13)和后积放小车(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茂孙涛李军胜郝建新闫建中卫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