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云鹏专利>正文

高指标单绕组变极变速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21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极变速电动机,它解决了目前双速电动机存在的技术经济指标低的问题,它是由采用少数极为变前极,按60°相带分配定子绕组,多数极为变后极,变后极绕组按120°相带分配,并丢掉变后极部分槽线圈,合并变极前后相属符号,得到九条支路,每相由三条支路并联,构成变极前后绕组接线3Y/3Y,然后将丢槽线圈分别串联后接到变后极相应的三相三路并联绕组的末端,以构成电机绕组3Y/3Y+Y连接。(*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极数双速电动机,特别是一种高指标单绕组变极变速电动机。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技术与经济指标的高低,关健取决于绕组分分布系数Kd的大小,Kd大,指标就高,Kd小,指标就低。在1958年以前,设计单绕组变极变速电机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向法,用该方法设计出来的电机绕组分布系数Kd在高速时为0.955-0.96,低速为0.63-0.65,其缺陷是低速时Kd太低,且两种速度的Kd相差太悬殊,以至该法设计的电机体积大,性能很差,谐波含量也很高,很不受人欢迎。为了缩小高低速之间Kd的差距和提高低速的Kd,在1958年,英国人提出了极幅调制法来设计变极变速电机绕组,该法是在反向法的基础上运用正弦原理,将变前极绕组进行极幅调制之后,使一个正规绕组变成一个非正规绕组,从而使高速时的Kd降低了,低速时的Kd提高了,高速时Kd为0.74-0.893,低速时Kd为0.77-0.872,从而使电机的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该法自六十年代起到现在为止,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地运用,但由于它高速时Kd的降低,致使变极变速电机的经济技术指标仍远远落后于相应的单速电动机的水平,此外,它还有一大缺点是必须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指标单绕组变极变速电动机,它包括电动机定子和转子,其特征是电动机定子绕组采用双层绕组,定子绕组取少数极为变前极,多数极为变后极,少数极绕组按60°相带分配成A、B、C三相定子绕组,变后极定子绕组按变后极计算出每个槽所在的基波电角度,各槽中的电流方向按变前极方向不变,按120°相带划分变后极的相带分界线,标出变后极的相属符号a、b、c,然后再将变极前后的相属合并得到Aa、Ab、Ac、Ca、Cc、Cb、Ba、Bc、Bb九组合成相属符号,将变后极的部分槽线圈丢掉,然后将同一相属符号下所包含槽中的线圈分别串联;变前极绕组按相属符号Aa、Ac及Ab并联、Ca、Cc及Cb并联、Ba、Bc及Bb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马云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