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14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补强板,且第一补强板与第一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补强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补强板,且第二补强板与第二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补强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架设在承重柱外部,旋转双向螺杆,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并锁紧,再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底部和顶部的垫板分别固定在地面以及房顶上,该承重柱的补强施工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有效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成本。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成本。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承重柱抗震补强
,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的承重结构是支撑建筑的载体,承重结构的强度尤为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有地基、墙、梁板以及承重柱,对建筑的承重结构进行补强,提高建筑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增强建筑居住的安全性。
[0003]现有建筑承重柱补强方式,一般采用钢筋扎结在承重柱外部,再采用混凝土浇筑,该补强方式施工困难、耗费人力、施工成本高,对建筑内多个承重柱进行补强时,补强效率较低、施工周期较长,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补强板,且第一补强板与第一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补强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补强板,且第二补强板与第二支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补强板连接;
[0006]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的端部均连接有垫板,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和双向螺杆,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一补强板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四个第一牵引杆,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二补强板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四个第二牵引杆,所述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之间均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纵向螺纹槽,且纵向螺纹槽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表面设置有与纵向螺纹槽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配合与纵向螺纹槽构成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补强板与第二补强板均设置为弧形或两边垂直的角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倾斜角度相同。
[0011]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一牵引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四周,四个所述第二牵引杆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架四周,所述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设置的位置一一对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杆与第二牵引杆的端部均开设有横向螺纹槽,且横向螺纹槽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牵引杆的横向螺纹槽与第二牵引杆的横向螺纹槽螺纹方向相反。
[0013]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杆两侧均设置有与横向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两侧的外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杆通过螺纹配合与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构成螺纹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技术设置有第一补强板、第二补强板和锁紧机构,通过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架设在承重柱外部,旋转双向螺杆,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并锁紧,再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底部和顶部的垫板分别固定在地面以及房顶上,该承重柱的补强施工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有效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成本;
[0016]2、该技术设置有调节螺杆和纵向螺纹槽,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可以调节垫板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房间高度的承重柱补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第一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一补强板;4、第一连接板;5、第二补强板;6、第二连接板;7、调节螺杆;8、垫板;9、第一牵引杆;10、第二牵引杆;11、双向螺杆;12、纵向螺纹槽;13、横向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补强板3,且第一补强板3与第一支架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第一支架1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补强板3连接,第二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补强板5,且第二补强板5与第二支架2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第二支架2通过第二连接板6与第二补强板5连接;
[0025]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7,且调节螺杆7的端部均连接有垫板8,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
[0026]具体的,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牵引杆9、第二牵引杆10和双向螺杆11,第一支架1位于第一补强板3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四个第一牵引杆9,第二支架2位于第二补强板5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四个第二牵引杆10,第一牵引杆9与第二牵引杆10之间均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11,锁紧机构用与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连接以及锁紧。
[0027]具体的,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纵向螺纹槽12,且纵向螺纹槽1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螺杆7表面设置有与纵向螺纹槽12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调
节螺杆7通过螺纹配合与纵向螺纹槽12构成螺纹连接,使得调节螺杆7转动时能够在垫板8内部上下移动,用于调节垫板8的位置。
[0028]具体的,第一补强板3与第二补强板5均设置为弧形或两边垂直的角形,以适应于圆柱形或方形的承重柱。
[0029]具体的,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6均倾斜设置,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6的倾斜角度相同。
[0030]具体的,四个第一牵引杆9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四周,四个第二牵引杆10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架2四周,第一牵引杆9与第二牵引杆10设置的位置一一对应。
[0031]具体的,第一牵引杆9与第二牵引杆10的端部均开设有横向螺纹槽13,且横向螺纹槽13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牵引杆9的横向螺纹槽13与第二牵引杆10的横向螺纹槽13螺纹方向相反。
[0032]具体的,双向螺杆11两侧均设置有与横向螺纹槽13相适配的外螺纹,双向螺杆11两侧的外螺纹方向相反,双向螺杆11通过螺纹配合与第一牵引杆9和第二牵引杆10构成螺纹连接,使得双向螺杆11转动时,双向螺杆11能够拉动第一牵引杆9和第二牵引杆10向内侧移动,用于将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锁紧。
[0033]本技术具体补强承重柱时,通过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补强板(3),且第一补强板(3)与第一支架(1)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第一连接板(4)与第一补强板(3)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补强板(5),且第二补强板(5)与第二支架(2)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二支架(2)通过第二连接板(6)与第二补强板(5)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7),且调节螺杆(7)的端部均连接有垫板(8),所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牵引杆(9)、第二牵引杆(10)和双向螺杆(11),所述第一支架(1)位于第一补强板(3)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四个第一牵引杆(9),所述第二支架(2)位于第二补强板(5)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四个第二牵引杆(10),所述第一牵引杆(9)与第二牵引杆(10)之间均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承重柱的抗震补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纵向螺纹槽(12),且纵向螺纹槽(12)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杆(7)表面设置有与纵向螺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镕婵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知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