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62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包括有后模仁,且后模仁上端设置有模腔,模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啤行位、第二啤行位;第一啤行位包括有行位镶件一,行位镶件一两端装设有行位一,且行位一装设于行位座一上端,行位座一上端装设有行位拔块一,且行位拔块一两侧装设有行位碰块一;第二啤行位包括有行位镶件二,行位镶件二两端装设有行位二,且行位二装设于行位座二上端,行位座二上端装设有行位拔块二,且行位拔块二两侧设置有T台,并且T台上端装设有行位碰块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保证第一啤开模时后模行位不动,注塑完第二啤产品后再正常开合模,避免行位插伤第一啤产品,提高模具量产性、减少模具修模动作的优点。减少模具修模动作的优点。减少模具修模动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双色模
,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双色模模具结构常规做法后模部分需做到一致,做完第一射产品之后前模部分不动,后模部分转盘旋转180
°
后注塑第二射产品。如产品上有倒扣需做后模行位结构时,第一射开模后模行位如跟常规做法一致也一起开模的话,旋转180
°
注塑第二射产品时行位需合模与第一射产品插碰穿,由于是两套模具,受加工误差及模胚本身公差等造成行位插伤第一射产品,造成模具无法正常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该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保证第一啤开模时后模行位不动,注塑完第二啤产品后再正常开合模,避免行位插伤第一啤产品,提高模具量产性、减少模具修模动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包括有后模仁,且后模仁上端设置有模腔,模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啤行位、第二啤行位;
[0006]第一啤行位包括有设置于模腔侧端的行位镶件一,行位镶件一两端装设有行位一,且行位一装设于行位座一上端,行位座一上端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行位拔块一,且行位拔块一两侧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行位碰块一;
[0007]第二啤行位包括有设置于模腔侧端的行位镶件二,行位镶件二两端装设有行位二,且行位二装设于行位座二上端,行位座二上端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行位拔块二,且行位拔块二两侧设置有T台,并且T台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行位碰块二。
[0008]其中,所述行位一上端装设有铲机一。
[0009]其中,所述行位碰块一侧端装设有压块一。
[0010]其中,所述行位二上端装设有铲机二。
[0011]其中,所述行位碰块二侧端装设有压块二。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包括有后模仁,且后模仁上端设置有模腔,模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啤行位、第二啤行位;第一啤行位包括有设置于模腔侧端的行位镶件一,行位镶件一两端装设有行位一,且行位一装设于行位座一上端,行位座一上端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行位拔块一,且行位拔块一两侧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行位碰块一;第二啤行位包括有设置于模腔侧端的行位镶件二,行位镶件二两端装设有行位二,且行位二装设于行位座二上端,行位座二上端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行位拔块二,且行位拔块二两侧设置有T台,并且T台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行位碰块二。本技术第一啤开模时,由于行位拔块一上端没有设置T台,无法驱动行位碰块一,从而行位一无动力,不会开模,确保第一啤时行位一及行位镶件一不会开模;第二啤开模时,由
于行位拔块二两侧上端设置有T台,带动行位碰块二,从而带动行位二及行位镶件二开模,可保证第一啤开模时后模行位不动,注塑完第二啤产品后再正常开合模,避免行位插伤第一啤产品,提高模具量产性、减少模具修模动作;故本技术具有可保证第一啤开模时后模行位不动,注塑完第二啤产品后再正常开合模,避免行位插伤第一啤产品,提高模具量产性、减少模具修模动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在图1

2中包括有:
[0017]1——后模仁
ꢀꢀꢀꢀꢀꢀꢀꢀꢀꢀꢀꢀꢀꢀꢀꢀꢀꢀꢀꢀꢀꢀꢀꢀꢀ
11——模腔
[0018]2——第一啤行位
ꢀꢀꢀꢀꢀꢀꢀꢀꢀꢀꢀꢀꢀꢀꢀꢀꢀꢀꢀꢀꢀ
21——行位镶件一
[0019]22——行位一
ꢀꢀꢀꢀꢀꢀꢀꢀꢀꢀꢀꢀꢀꢀꢀꢀꢀꢀꢀꢀꢀꢀꢀꢀ
23——行位座一
[0020]24——行位拔块一
ꢀꢀꢀꢀꢀꢀꢀꢀꢀꢀꢀꢀꢀꢀꢀꢀꢀꢀꢀꢀ
25——行位碰块一
[0021]26——铲机一
ꢀꢀꢀꢀꢀꢀꢀꢀꢀꢀꢀꢀꢀꢀꢀꢀꢀꢀꢀꢀꢀꢀꢀꢀ
27——压块一
[0022]3——第二啤行位
ꢀꢀꢀꢀꢀꢀꢀꢀꢀꢀꢀꢀꢀꢀꢀꢀꢀꢀꢀꢀꢀ
31——行位镶件二
[0023]32——行位二
ꢀꢀꢀꢀꢀꢀꢀꢀꢀꢀꢀꢀꢀꢀꢀꢀꢀꢀꢀꢀꢀꢀꢀꢀ
33——行位座二
[0024]34——行位拔块二
ꢀꢀꢀꢀꢀꢀꢀꢀꢀꢀꢀꢀꢀꢀꢀꢀꢀꢀꢀꢀ
341——T台
[0025]35——行位碰块二
ꢀꢀꢀꢀꢀꢀꢀꢀꢀꢀꢀꢀꢀꢀꢀꢀꢀꢀꢀꢀ
36——铲机二
[0026]37——压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8]如图1所示,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包括有后模仁1,且后模仁1上端设置有模腔11,模腔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啤行位2、第二啤行位3;
[0029]第一啤行位2包括有设置于模腔11侧端的行位镶件一21,行位镶件一21两端装设有行位一22,且行位一 22装设于行位座一23上端,行位座一23上端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行位拔块一24,且行位拔块一24两侧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行位碰块一25;
[0030]第二啤行位3包括有设置于模腔11侧端的行位镶件二31,行位镶件二31两端装设有行位二32,且行位二32装设于行位座二33上端,行位座二33上端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行位拔块二34,且行位拔块二34两侧设置有T台341,并且T台341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行位碰块二35。
[0031]进一步的,所述行位一22上端装设有铲机一26。
[0032]进一步的,所述行位碰块一25侧端装设有压块一27。
[0033]更进一步的,所述行位二32上端装设有铲机二36。
[0034]进一步的,所述行位碰块二35侧端装设有压块二37。
[0035]需作更进一步的解释,本技术第一啤开模时,由于行位拔块一24上端没有设
置T台341,无法驱动行位碰块一25,从而行位一22无动力,不会开模,确保第一啤时行位一22及行位镶件一21不会开模;第二啤开模时,由于行位拔块二34两侧上端设置有T台341,带动行位碰块二35,从而带动行位二32及行位镶件二31开模,可保证第一啤开模时后模行位不动,注塑完第二啤产品后再正常开合模,避免行位插伤第一啤产品,提高模具量产性、减少模具修模动作;故本技术具有可保证第一啤开模时后模行位不动,注塑完第二啤产品后再正常开合模,避免行位插伤第一啤产品,提高模具量产性、减少模具修模动作的优点。
[0036]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模后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后模仁(1),且后模仁(1)上端设置有模腔(11),模腔(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啤行位(2)、第二啤行位(3);第一啤行位(2)包括有设置于模腔(11)侧端的行位镶件一(21),行位镶件一(21)两端装设有行位一(22),且行位一 (22)装设于行位座一(23)上端,行位座一(23)上端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行位拔块一(24),且行位拔块一(24)两侧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行位碰块一(25);第二啤行位(3)包括有设置于模腔(11)侧端的行位镶件二(31),行位镶件二(31)两端装设有行位二(32),且行位二(32)装设于行位座二(33)上端,行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